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其是大数据的时代,很多事情都可以数据化,数据好的好处在于,可能通过经常别人听说,某某同事,某某同学离婚了。好像身边很多人在离婚,那你知道我们国家一年到底有多少对离婚,根据大数据的统计,我国一年有大约140万件离婚案件,也就是说,在法院就已有140万个家庭破裂了。这还没算上在民政局协议离婚的呢。我们今天来看看离婚方面的大数据是什么样的,保证让你有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一、这么多的家庭选择了解体,那么你认为,离婚一般是男方提出的多呢,还是女方提出的多呢?

根据数据显示,女性在诉讼离婚的案件中作为原告的比例占73.4%,而男性作为原告的仅有26.6%。

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二、一般结婚时,男方和女方相差多少岁,结婚后的感情才比较牢固,这并没有标准答案,除了看性格还需要靠缘份,但现在有了大数据,就可以给你的标准。根据大数据显然,男方与女方0-3岁之间的,离婚率是最高的,所以应该找比自己大四岁以上的结婚,家庭才比较不容易破裂。

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三、婚姻是双方的事情,在离婚的案件中,并不是双方都同意离婚,单方同意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的比例占91.09%。双方均同意离婚的比例才点8.91%,所以啊从大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多数是一厢情愿。

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四、民间有个词叫作“七年之痒”是指夫妻之间的感情在七年时,会处于一个严重的危险期,一不小心很容易离婚。这个词还是比较有道理的,根据大数据显然,离婚的高发期,在双方结婚后的2-7年,一般刚结婚不会出现矛盾,当结婚到2年之后,就会相互看不上,直到达到高峰期七年,等过了七年之痒之后,就不太容易离婚了。

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五、婚姻过程中,男女双方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吵架,那么导致双方离婚的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外遇是罪魁祸首,也有人说是家庭暴力,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离婚理由最多的却不这两个,而是夫妻感情不和。

当婚姻法遇上大数据,原来七年之痒是有科学根据的

六、一提到家庭暴力,大家好像感觉这是男人的专属名词,但时代不同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对男性的家暴也是存在的,根据大数据显然有8.57%的案件是女性家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