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对河北的教育,对全国的教育是好还是坏?

醉墨笙箫zmsx


河北的考生最苦逼,省内没有好大学却有着最好的高中,衡中整体拉高了河北省高考分数线,他地狱般的教学模式不敢苟同。就因为衡中的带动及竞争压力,现在整个河北省的高中都很苦,我们县高中冬天早上5:30孩子就要到学校,天黑着,冷的要命,晚上十点才能回到家,真觉得特别心疼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都是拿命在拼搏,偶尔清早或晚上在路上看到这样的孩子都觉得很可怜。正是花季雨季的年龄却被学习压的喘不过气,何谈什么幸福生活、身心自由。我的孩子也即将面临高中生活,我不希望他这样辛苦,能适当的放松自己,除了上学还要过好该年龄段该有的生活,我不希望他将来飞黄腾达,顺其自然挺好,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出人头地,多少人能做官发财,又问出人头地的人一生就快乐吗?我倒觉得普通人的生活挺好,幸福指数才是最高的,健康、开心快乐最重要。


北京-北行客


我是河北省一个小县城的高中老师,大学毕业后回高中母校任教。我一直都认为就是某水中学拖累了河北教育发展,坑苦了河北学生和老师。首先我承认某水中学的成功确实有他的特点和优势,极高的升学率,优秀的成绩。但是这些光环的背后是对学生的挤压,对全省其他学生和老师生存空间的挤压。关于某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我在这就不说了,网上有的是。我举个例子吧,十几年前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白天一天八节课,期中六节课是老师授课,两节自习,晚自习三节。现在是一天十节课,晚自习三节,全部由老师授课。上午第一节课7点半开始上!这就是所谓大课表制度。十几年前,我们这一中和二中每年还都有一两个清华北大,次一级的名校也有不少,现在别说名校,考上正经本一的的都是班里的顶尖学生了。学生和老师越来越累,成绩为什么越来越差了?十几年前我们一个普通班,我的同班同学有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有中北大学的,现在所谓实验班里都不敢报这些学校。希望河北能趁着这次高考改革,改变一下现状吧,不然河北考生700分都不一定上清华北大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飞翔的电风扇


我是高中老师,15年,我的一个学生高考后成绩不理想,交复读费到衡中复习,第二年考上大学后,又回来找我要档案,他告诉我:老师,你就使劲管学生吧,我在衡中复习,课堂上只要扭头说话,老师就会骂,骂得很难听;或者叫回家反省,那叫一个厉害!一节课老师能讲四十页内容,每天不停地在做题!如果考试成绩下降,就要家长来陪读,整天处于紧张之中,怕被叫家长!……不能否认衡中管理确实到位,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学生比一般高中好太多。普通中学的我们也认真管理,尽心尽力,但生源不同,学生领悟能力不同,成绩自然不同,每天早上赶去学校上早读,路上除了我们匆忙奔向学校,就是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争取最好成绩!假如衡中学生和各县学生水平相当,是不是还能有这样高的升学率?


用户181664436287


衡水中学就像魔鬼训练营,类似于富士康那样的血汗工厂,靠疯狂吸引全省分数高的学生报考,疯狂压榨学生的时间来获得好成绩。这不是真正的教育,对河北乃至全国的教育有害无益。

每年中考季,在我们唐山地区,唐山一中和衡水中学都在中考前开始“挖人”,就开始“电话营销”了,给平时考试分数靠前的学生打电话,让其报考这些学校,其中衡中尤甚。衡中把全省分数最高的学生集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时间进行精确的管理,即使在学生跑操前也要拿着书看,老师们也受到集体备课的大一统管理,师生捆绑在一起,进行题海战术,学生成了高考的机器,老师成了陪读,有的老师连谈恋爱时间都没有,这是磨灭师生的人性。有的学生连搞个人卫生的时间都全无,原本很讲卫生的孩子变得脏兮兮,原来很有礼貌的孩子变得面无表情。这不是教育的真谛。单从培养学生分数来说,靠着“掐尖”和严格的时间管理,其他学校也能办成衡中那样的学校。我不否认,衡中或者是衡水一中(打着私立学校的旗号与开发商合建的与衡中共享教育资源的产物),能把千千万万学子送入国内顶尖学校,但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它是不合格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德树人 。品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品质好,乐于奉献,才能成为社会的脊梁。衡中培养的往往是那种埋头读书的学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关心自己的分数,不关心周围同学疾苦,只会造就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使将来考上了名牌大学,也是创新能力不强。一个不关心周边人需求的人他的想象力也是枯竭的,这样人不会有大的发展。衡中试图把学生整齐划一,不能有任何异端。学生上课发呆有时就要受到纪律处分。学生违纪之后不是处分就是叫家长,家长有时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就是为了把学生领会回家反省。试问,你们教育者责任何在?有人说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学生有错他们根本不教育,放弃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衡中没有这些引领或者很欠缺这些触及学生灵魂的东西,你不上有的是人想上,不服从学校管理者卷铺盖卷走人是他们的管理技术,这无关教育。这是典型的霸权,典型的高压。

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一名身心健康、知礼守法的合格公民。衡中,无关教育,只关分数,给全省全国开了应试教育的倒车,贻害无穷。






贺永老师


对全国可能是好事,但是对河北绝对是坏事,下面用数据说话。

2017年,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174人,几乎包揽全省的名额。考上985有2000余人,考上211有4000余人,一本上线率97%,记大概两万人考上一本。全河北省一本的名额是六万,一个衡水中学就能考到1/3。下面是2017年,衡水中学的部分成绩单:

如果没有衡水中学,河北省的一本名额还是六万,但是这六万名额会均匀分布在每个县市。衡水一中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县市一本名额严重缩水,这意味着很多学生即使努力三年,也考不上一本。

衡水一中拉高了河北一本线。在普通高中,考550分都困难。550分在河北能上什么学校,只能上二本和三本。同样的550 分在天津和北京,能上211了。这对河北省的考生来说,是个灾难。



大朋高考


衡水中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河北乃至于全国来说都算得上是教育界的生态灾难,虽说衡水中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却使北方整个教育生态失衡。

衡水中学,监狱式管理的典型代表,在教育系统内可谓独树一帜,虽受到各界不同声音批判,但每年的高考战绩却年年告捷,每年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求学学子,追寻自己的大学梦。


如果吧优秀生源比喻成血液的话,那么衡水中学无疑就是“恶性肿瘤”,吸收周围乃至全身养料,壮大自己,但终究会吸垮整个“人体”。现实生活中,衡水中学周边的优质生源,绝大部分被吸引到衡水中学就读,剩余良莠不齐的学生在教育资源严重倾斜的情况下继续苦苦支撑,地方政府也乐见其成,对其进行政策扶持,打破了原有的教育平衡,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衡水中学周围的教育被整体吸垮。

地狱般的教学管理方式,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试想一下,一个连最基本的休息才勉强维持的学生,有什么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除了学习就是刷题,这就是衡水中学的日常。我们很难想想这样管理方式下,能坚持下来学生的心态变化,但我们可以感受的出,衡水中学里面的高中生绝对是最压抑的,苦熬三年,也许性格也因此改变固定。


教育生态的破坏,带来了更大的教育不公平。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拼资源和实力的社会,有资源、有人脉的人可以远进衡水中学“拜读”,知名度的打响,名师的进入,教育资源的倾斜,是其他原本就不富裕的其他中学教育资源更加紧张,农村的孩子也只能就近入读,师资力量的不对等,使这些寒门学子一开始便落后于人,教育不公平可见一斑。

当然,目前的衡水中学在衡水及河北省都是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远道而来的学子入学也因此收到了实惠,极大的刺激了怀揣大学梦的家长和学生们,虽然他们的梦圆了,但整个教育环境却因此而失去平衡,如此,又怎么能说衡水模式值得推广?


总之,衡水中学对全国教育来说是一件不好的示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这颗“肿瘤”迟早会扩散至全身。


心情保温杯


前天参加上海戏剧学院附中的一次家长会,其校长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衡水中学考入清华的一个学生回到母校,母校问他状况如何,他说:以前就知道学习,进了大学后,同学讲的知识还有生活等一概都不懂,感觉是不同世界的人。其母校答曰:正因为你过去只知道学习,才有机会体会你不知道的世界,如果你不知道学习,连机会都没有。所以衡水肯定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至于衡水模式是否成为中国模式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估计衡水校长也不敢这么想,这种模式帮助了一部分人获得机会,这些人肯定是感激的,作为一种现象也是教育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德累斯顿银行


衡水教育模式我认为针对全国是弊大于利,但他适应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人大附中也这样搞,只是在北京考题难度系数低的基础上加各种综合能力罢了,如果放到河南省,人大附中一样魔鬼!衡水模式好似把应该散养的羊集中到饲养场,因收购只按重量,什么跑、跳、毛长度、抗顶撞度一概不论,所以饲养场就是根据羊如何爱长肉出偏方,钻空子,肉多、重量沉就可以。衡水模式就是教师积极研究考试大纲,找出历年试卷与考试大纲的规律性,让考生天天反复碾压,而且抓尖招生,口碑不好才怪,

衡水模式就是应付中国应试教育的一个怪胎。但他对付方法符合国人思维,很灵!


看世界的天空


某水中学的问题远不止高考移民这一问题。看评论就知道大家对某水中学和某水市第一中学傻傻的分不清楚,这很正常,这与改校的招生宣传有关,就是故意模糊人们的视线。

1违规招生,省教育厅文件规定公办学校不许跨区域招生,改校便成立了私立某水一中,而对私立高中省厅也有规定,跨区域招生每年不允许超出几十人,那几千外地学生哪来的?

2虚假宣传,每年考上多少清北和985的考生到底是某水中学还是某水一中,为什么两所学校都在宣传?

3搞乱了河北省的教育,若干年前,河北轰轰烈烈的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可是近几年来大量的高中为了生存都和某水中学一样搞起了应试教育,他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在别人研究创新教育时提前一步开始了应试教育罢了。

4变态的管理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只不过强化了学生急功近利世界观的形成

5剥夺了本地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兴趣的可以调查每年考入清北的考生,看有多少本市的子弟。


往事随风47039


对于衡水中学模式的争论已经很多年啦,我曾看过一期猜访节目,采访对象就是衡中校长和衡中模式的反对者。

反对者是一位教育专家,反对理由,大家基本都清楚,不再赘述;

衡中校长坚持认为衡中模式没有问题,理由是:

1.衡中的学生并非高分低能,他们进入清华北大后,依然表现不俗,哪怕是进入职场,依然有很强的职场竞争力,没有证据表明衡中学生高分低能

2.他认为衡中并非军事化管理,而是一种激情教育,当然我也很难理解这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学生既然是来学习的,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

3.对于压榨学生,学生只有几分钟的吃饭时间,很多学生还因此得了胃病的说法,他认为这并非实际情况,而是谣传

节目中也采访了一些衡中毕业生,绝大多数还是感谢母校的,他们认为衡中培养了他们专注、坚持的品格,学习的能力,为了一件事拼尽全力的信念,这些都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最后,衡中肯定有衡中模式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衡中的前身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是衡中校长一手把这样一所四五线城市的普通学校将其打造成超级中学,这期间有多么不容易啊。

衡中模式并非普遍化,也没有必要将其妖魔化,存在的就有一定得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