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靠什么消灭了东方六国?仅仅是依靠残暴和野蛮吗?

在司马迁的笔下,秦军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同时更是一支残暴野蛮、杀人如麻的军队。这支军队用他们的野蛮征服了东方六国,用他们的血腥帮助了大秦帝国的建立。

不可否认,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能够横扫天下,跟他们作战勇猛、不惧生死确实有很大的关系。但除此之外,还有多重因素造就了秦军的威名。毕竟,一支军队想要打胜仗,光靠四肢发达是远远不够的。在那背后,更多的是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支撑秦军强大武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秦国先进的兵器制造业。

秦军靠什么消灭了东方六国?仅仅是依靠残暴和野蛮吗?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军队要想胜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用手撕、用嘴咬,先进的武器是他们取得长期胜利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也不例外。

在西周以前,由于没有冶炼钢铁的技术,士兵的武器基本都是青铜器。但是通常情况下,青铜器的锋利程度、韧性及强度都比较差。所以攻击力并不是很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尤其是到战国时期,韩魏两国的炼铁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这也催生出类似魏武卒这样彪悍的队伍。

然而,由于那时候秦国并没有掌握先进的炼铁技术,所以作战依然靠青铜武器。那么,面对这样的“代差”,秦军如何能够跟其他国家匹敌呢?这个可以从考古出土的青铜秦剑中寻找答案。

秦军靠什么消灭了东方六国?仅仅是依靠残暴和野蛮吗?


在青铜武器冶炼过程中,有一道工序非常关键,就是加锡。但是锡加少了武器太软,加多了又太硬而容易折断,然而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添加量。所以在同等工艺下,铁制兵器的性能便由于青铜兵器。

但是,据专家对出土的秦剑青铜武器所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其中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这使得秦剑成为青铜剑铸造工艺的巅峰。无论是长度、硬度还是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起初被荆轲追的到处跑,但是拔出剑以后,只一击,便将这个武艺高超的刺客击倒在地。由此可见秦剑的攻击性能。

当然,如果仅仅是小规模生产出来的兵器是优良的,并不能保证秦军的战斗力。最关键的是秦国工匠把这种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运用到了大规模生产当中。

秦军靠什么消灭了东方六国?仅仅是依靠残暴和野蛮吗?


在兵马俑出土的大量文物当中,许多都是与军事相关的。其中,弩机和三棱箭头十分引人注目。在出土的4万多支青铜箭头中,随机抽取的一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箭头的三条棱的长度几乎等长,误差不超过0.02毫米。在对其进行金相分析之后,发现箭头的金属配比也几乎完全相同。

而且,箭头在设计时也非常讲究,它的形状近似于今天的子弹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增加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在两千多年前,秦人便凭借自己的经验接近了现在空气动力学的规律,不由得让人佩服。

同样,那一批弩机也是按照统一标准制作出来。也就是说,在所有的秦弩中,他们的零件是可以互换的。另外,兵马俑出土的其他兵器中,同一类兵器也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制作出来,即使是不同年份生产出来的兵器,也都几乎相同。

秦军靠什么消灭了东方六国?仅仅是依靠残暴和野蛮吗?


所以,秦国工匠用他们高超的技术,为前线士兵制造出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而此时虽然其他国家也掌握了炼铁技术,但是工艺却并不是很发达,所以制造出的武器并不能和已经在青铜制作上达到巅峰的秦国相提并论。这就保证了秦国在武器上也取得了优势。

除了兵器性能好,可操作性也非常重要。

在所有秦国兵器中,秦弩堪称最先进的武器之一。

首先秦弩的威力大、射程远,这一点在与匈奴骑兵作战过程中也同样有很大优势。另外,因为秦弩是扣动扳机发射,且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所以发射时稳定性就比弓箭高了很多。所以,面对秦军不断发射的箭雨,对方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方阵,都将损失惨重。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制造出来的兵器都是按照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制作出来的呢?毕竟那么多工匠,总难以避免有人想要偷懒。这个问题,很轻松的就被当时的秦国丞相吕不韦解决掉。

在《吕氏春秋》中关于器物制造有这样一条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意思就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来保证他们的诚信,如果器物出现了问题,就会追究他们的责任。而《吕氏春秋》的主编就是吕不韦。

秦军靠什么消灭了东方六国?仅仅是依靠残暴和野蛮吗?


吕不韦作为最高负责人,他的名字自然要刻上去,被称为相邦;他的下面是工师,相当于现在的厂长;工师下面是丞,相当于现在的车间主任;再下面就是工人。每一件兵器都会刻上每一级的负责人名字,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那么相应的负责人恐怕就在劫难逃。

所以,当东方六国还将秦人视为蛮夷、自我沉醉在“文明”之中的时候,秦人无论是在国力还是科学技术上都已大大超过了他们,那么被统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