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軍進藏女兵 為家為國為信仰(一)

編者按:1950年,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沉浸在解放的喜悅中,全國人民正在為建設祖國而摩拳擦掌。此時,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部隊,為了解放祖國大陸最後一片土地,在雪山上跋涉,在荒野中行走,在激流中前進。

進軍西藏,是人民解放軍軍史上與長征並肩的艱苦大行軍,其中有一批女兵隨軍進藏。她們中有年輕學生、有妻子、有母親,為了能參加解放西藏的光榮任務,她們一路艱辛,卻無怨無悔。我的母親,就是其中一員。

妻子,母親,戰士

1922年,我的母親張文心,出生于山東長清。1938年,在我姥爺張耀南的指引下參加了八路軍,在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既當過兵,又從過政。

1943年,我的父親金紹山正任山東泰西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當時我的姥爺任山東泰西專署專員,母親為婦救會組織部部長。我的父親母親就在這一年結為夫妻。後來聽魏克叔叔說,父親母親的結合在當時被傳為佳話,大家都說“金紹山娶了張專員漂亮的大女兒!”

十八军进藏女兵 为家为国为信仰(一)

圖為母親張文心和三兒子金堅合影。

1944年,父母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因父親老家湖北,母親老家山東,故取名“金湖山”。在抗日戰爭年代,父親忙於戰爭,母親忙於工作,大哥幾乎就完全託付給了我們的姥姥、姥爺。1948年,我的二哥在河南杞縣出生,取名為“豫杞”,出生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他,也沒有享受到父母的親身照顧。

1949年五、六月間,母親從原豫皖蘇軍區電報隊已調到河南陳留地委工作。一天,十八軍軍長張國華的夫人樊近真來找母親,說:“他們都已經走了(指張國華軍長和我的父親金紹山已率部南下),咱們也馬上走,追趕部隊去。”兩人雖均已有孕在身,仍毫不猶豫地一起踏上了南下的路程。離開豫皖蘇這塊熟悉的土地時,母親心裡非常不捨,自抗戰末期來到水東地區,經歷豫皖蘇、淮海戰役,那麼多戰友犧牲在這塊土地上,豫皖蘇人民為了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犧牲。如今,為了解放全中國,豫皖蘇子弟兵又要輾轉萬里進軍大西南。

部隊過江後,一路勢如破竹,前進速度非常快。母親和樊阿姨兩位孕婦終究沒有趕上。當時,南方的天氣又溼又熱,從小就在北方長大的母親非常不適應,得了瘧疾(俗稱“打擺子”)。發著高燒的母親,不得已的情況下打針吃藥,知道對懷著的孩子有很大的傷害,母親當時差點就不想要這個孩子了。好在隨隊軍醫給予及時治療,病情才好轉,肚子裡的孩子最終也保住了。

1949年7月,母親向首長們報告了近兩個月的行軍情況,提出“回河南將孩子生下再說,不要再給部隊添麻煩。”當時五兵團政治部王幼平副主任(原豫皖蘇軍區、十八軍政治部主任)考慮後說:“不要回河南了,還是回山東吧,那裡既有組織關係又有親人關係,更方便,老金在前線也放心。”就這樣按照首長的指示,王主任派人帶母親經上海轉回到山東,於十月份生下了第三個兒子,也就是我。因為當時父親正在進軍大西南的路上,所以母親給我取名“進軍”。

隨軍進藏

1950年1月,在山東的母親得知十八軍部隊接受了進軍西藏的任務,正打算帶著我們兄弟三人前往瀘州的她決定隨部隊一同進藏。但是,帶著幾個年幼的孩子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前進,太不切乎實際,母親只好將大哥二哥繼續託付給姥姥、姥爺,帶著幾個月大的我去追趕部隊。雖然姥姥、姥爺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們對母親說:“文心,你放心的去吧,進軍西藏的任務也有咱們一份。”

於是,母親抱著我,踏上了西去四川的路程,沿長江逆流而上。經重慶,到了當時部隊所在地——四川省名山縣。

到了名山,母親很快就被分配到53師供給處擔任副政委,負責部隊後勤工作。由於當時部隊在川西剿匪高度分散,供給處工作非常困難。同時,還要做好群眾工作,講清政策“首惡必辦,脅從不問”。有的老鄉家裡有被土匪裹脅去的親人,母親要進行勸說,把這些人勸回家。據說一個房東女兒,就是在政策的感召下跑回了家。

十八军进藏女兵 为家为国为信仰(一)

圖為部隊離開名山時的場景,當地百姓夾道歡送。

昌都戰役結束後,川西剿匪任務也進入尾聲。1951年春,大部隊踏上了進軍西藏的征程,父親已率精幹人員先期前往甘孜。離開名山,再往前將進入高原地區。高原氣候惡劣,我剛一歲多,母親不敢冒險帶我進藏,只好將我託人帶回十八軍後方基地——成都。我便也像哥哥們一樣,離開了父母。

十八军进藏女兵 为家为国为信仰(一)

圖為進藏部隊在二郎山上挺進。

1951年4月,川康簡易公路已搶修至雀兒山東側的馬尼干戈,母親她們就可以乘汽車西進。車出雅安經天全,進藏道路的第一道險關二郎山便到了。後來的日子裡,母親多次提起,仍然記得汽車盤旋於坑坑窪窪,坎坷不平的簡易公路上,五臟六腑好像要被顛簸出來。過大渡河時,鐵索橋在寒風中左晃右擺,恨不能將每一個橋面上的人甩下去。母親和其他戰友想象著當年22名紅軍勇士的英姿,身臨其境下更能體會到勇士們為革命不怕犧牲,奮勇向前的大無畏精神。

人從鐵索橋上過,汽車則需要用木浮船擺渡,用鋼絲索兩岸來回牽運。母親知足地說,這比155團、157團先遣支隊進藏時快多了,因為先遣支隊是將汽車拆開用藏族群眾的牛皮筏一件件運過河去。

十八军进藏女兵 为家为国为信仰(一)

圖為路過折多山。

十八军进藏女兵 为家为国为信仰(一)

圖為進藏路上炊事員在做飯。

過了河不久,就是進藏路上的第二座大雪山——折多山。司機開足馬力,由海拔3000米、4000米直至5000餘米,有不少同志出現了強烈的高山反應,說話氣短,呼吸困難。隊伍正要在平坦開闊的山坡上安營紮寨、埋鍋做飯時,突然間狂風大作,碎石亂滾,沙礫撲面。人難站、眼難睜、口難張。瞬間,剛剛架好的帳篷拔地而起,帶著長長的繩子,翻飛著拋向遠方。更糟糕的是,部隊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炊事員沒有高原做飯的經驗,米飯是夾生的。(中國西藏網 記者/孫健 講述者/金堅 圖片均由金堅提供)

後記:在母親節之際,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逝去的張文心同志及所有十八軍進藏女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