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到最后,拼的都是父母的态度”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认同这句话。

两种教育方式对比

在穷爸爸与富爸爸这本书中,主人公有两个爸爸,一个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亲生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拿着稳定的工资,但是负债累累;他还有另一个爸爸,人生启蒙老师,他是夏威夷最富有的一个大富豪,只有高中毕业。

亲生父亲教育他的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努力,这样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得到更多的薪酬。


然而他的另一个爸爸却告诉他,不应该为钱拼命工作,而应该让钱为自己服务。

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态度。

大部分家长都是属于前者类型

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属于前者,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谋得生路,然而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人中龙的,只有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反对大家去学习,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教育的不同,会带来怎样的差别。

在我们国家,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阶级,改变自己的地位,是最为稳妥的方法,我是很支持这种教育方式的。)

作者的富爸爸希望他,能用自己的头脑,让钱为自己工作。


为了训练他这种能力,富爸爸叫他不拿一点工钱到他的书店里工作。

后来作者看到书店里有很多废弃的漫画书,就向管理员要了这些“垃圾”,然后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开了一间阅览室。

每个过来看书的孩子,都需要付一定的费用,然而这个费用,相对于买漫画书来说,绝对是特别低的。

他通过这种方式经营这家店,成功实现让钱为自己工作,即使他不在书店,他照样可以赚钱。

因为他用赚来的钱,抽出一部分,雇了一个人替他打理书店,钱发挥了作用。

这让作者很受益,在作者后期成长的日子里,他也越来越富有,而没有走他亲生父亲给他制定的那条路。

这是两种教育观念、态度,给孩子带来的结局差异。

因此很多时候,孩子未来的结果拼的都是父母的见识全局观,和个人习惯。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



如果父母的格局太窄,会导致孩子也不会有太大的格局。

很多人找对象,都希望找到一个优秀的对象,因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教育出好的下一代。

这也直接说明了,父母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和孩子未来的教育及成长有多么密切的关系。


菜鸟懂生活


教育拼的不是父母的态度,而是心血,但最后能否成才,依靠的不仅是父母,依靠的是老师和自己:

1、未成年阶段,孩子的学习,包括衣食住行

依靠的都是父母,无可厚非,这是父母应该尽的责任,而孩子的学习的确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管理得当,那么孩子的学习会优秀。

2、进入青少年阶段,孩子的学习不仅是拼父母的态度了。得综合来看,首先孩子本身的基础是否较好,对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进取心。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引导和教育他们,善于教育的老师会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性格,基础和面对的问题进行教育,打开孩子的思路,引导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引导他们自我塑造梦想,并未梦想而努力。开始启迪孩子的智慧,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3、进入成年阶段,这时候孩子的学习比拼的不是父母的态度了,而是父母的心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多数人已经进入大学学习的阶段,有的孩子已经离开父母到异地学习生活,父母在对孩子的管理上已经发生改变,对孩子的管理变成了关心和问候。这时候孩子的教育不是拼态度问题了,作为普通家庭而言,孩子的教育经费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农村的父母没有工作,依靠体力劳动来获取收入供孩子读书,所以这时候拼的是他们的心血。有些家庭不是没有学习的态度,只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了。很多人会说,大学不是可以助学贷款吗?是的,是可以的,但是助学贷款只能是学费,今天的社会,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你计算一下,四五年会花费多少?

4、父母很重视教育,对孩子有高要求和严管理,有态度孩子就一定能继续深造吗?花费用让孩子深造的也有,但是孩子的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遇不到有教育经验的老师,那么怎么深造呢?难道花一些费用,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进行深造了,以后会成才吗?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教育最多是拿到一个证书,但是对孩子本身而言,给予他们的收获不是很多。所以教育的最后,比拼的是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是否有

毅力和决心坚持到底,努力是可以成功的。

5、很多人不是他们的成绩不优秀,没有上大学,没有去北大清华读书,不是他们没有北大清华的学生聪明,而是他们的家庭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运气。决定一个人是否成才的因素太多了,所以没有机会读书的人,也不必抱怨你的命运,不必抱怨你的家庭,成才的路有很多,机会也还有很多,关键是你怎么去抓住。

6、每个人都有不同命运,有的顺顺利利读到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而有的人中途出现了小插曲,导致最后不能继续下去,也没有多大的关系,生命的精彩,拥有许多绽放的方式,不仅仅是学习。

7、我就是出现小插曲,一波三折才终于毕业的人,我因为家庭原因而辍学,后来遭受病痛的折磨又辍学,大学时候去异地读书,不适应环境过敏又辍学,又从新参加高考再一次读大学,真的不容易。每一次辍学,都会导致成绩下滑,变成倒数的,但是我不断努力和奋斗,经过一段时间,也会进步,最后取得想要的结果。

8、哪些辍学而没有继续读书的人,你们有的是机会,成年以后,读书不一定在学校,在家里也可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9、我把这些写出来,不是曾经的我有多可怜,也不是我可以继续学习有多幸运,而是通过我自己的生活,告诉遇到我的读者,生命中只要努力,会有收获,努力得越多,收获就越多。虽然不能完全按预定计划进行,但是奋斗的人,上天都阻挡不了你的成功。

10、给点小建议,正在读书的人,你们是多么的幸运,你们能在高等院校读书,不是你们真的有多优秀,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优秀的人,你们在这样的环境要更加的努力,才能不辜负你们的幸运。


委以心诚


非常认同这句话。虽然我们都说决定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综合因素。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想想看在孩子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学习。

这里所说的父母的态度,包括了对世界态度,以及对孩子自己态度。我记得原来教过一个省考备考学生,家里是来自甘肃的农村。问他为什么考公务员,他说到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想:女孩子嘛,考个公务员稳定,吃不了什么苦。你考上公务员,以后找个男朋友,我们的责任也就完成了。你看,父母对公务员这份职业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当然改名考生做事情非常认真,勤奋。我相信也是从小父母教育的好。

对孩子未来怎么发展,父母如果没有怎么想的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不起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上广深很多白领不愿意生二胎原因之一。生下来得好好培养,这就是白领对孩子的态度。我身边有个是人力资源软件开发总约我,年薪80万。但是他们却不敢要第二个孩子。他们觉得生下来就得负责。现在他们没有这个精力去培养。可怜天下父母心。

风清扬说申论,根植于公务员培训与面试的粉笔工,欢迎关注。



风清扬说申论


始终都是拼父母,而不仅仅是最后。

常言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是什么?其实就是父母,对小孩来讲,他仅仅是一个有潜力的个体,他的前进都是父母在推动。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不平等。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不平等。

父母的重视程度,影响小孩的持续性

小孩学习,在父母的重视程度。越重视,投入越多。从幼儿园开始的大量物质精力投入,到中小学的更多投入。不同父母差异很大, 有的觉得很烦,小孩的教育成了父母的参与教育;有的则乐于投入,和小孩共同成长。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已经投入很多了,效果不明显,其实其他家长投入更多。

父母的物质程度,关系小孩的发展水平

教育已经成为金钱的比拼,越有钱,得到的资源越好。有家长一个暑假投入几十万邀请名师讲课,有的家长买房车接送孩子去培训;有家长花650万美元送孩子去读斯坦福。

没有钱的只能看孩子的天赋和努力,发展到什么水平是不知道的,所以不可能真的砸锅卖铁去支持小孩的教育。

有的小孩学习是真的快乐,无忧无虑,父母只是让他多学知识。很多成教自考学生,读书就是混个学历,在家里也没事干,拿个本科文凭,毕业后比很多正儿八经的本科生过的还要好。


大学专业深一度


不认同这个结论,因绝对化了外因的作用;但也不否认其合理的一面。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2.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态度密不可分;

3.孩子的成长、面对困难的态度、与同学们相处方式等,都有父母影响的身影;

4.孩子的择业、择偶、择友,都有父母的信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的终生的,需要父母务必注意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是正面的积极的上进的!

孩子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投资项目。但须记得,我们只不过是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孩子才是项目经理。项目就是孩子的前途、人生。


Paul5637277


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不管是言谈举止还是行为准则。

教育的路上,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孩子缺乏的品质,需要家长督促指导和以身作则。

可是,再用心的父母,再优秀的父母,也难得代替孩子的思维方式,也左右不了孩子的成长历程,只能辅助和教导。

太多的例子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太多的例子说明了家庭教育的无可奈何。如果父母用心教导,结果很可能会更好,如果父母不用心教导,那么结果一定不会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您!


下了班以后


认同这个观点。昨晚看到一篇文章:“中学情侣开房事件”背后的警醒:给女孩底线教育,给男孩阳光教育。这里搬过来,与大家共享。看下图。第一部分:










考研学子地带


主要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学习是为了什么?我想大多孩子就会知道为什么。


用户真相


非常认同该观点。从哲学观点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习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一样的家庭,他们小孩的境遇是不一样的。有的出生在亿万富豪家庭,一出生就有了各种强力支持,包括人生规划。有的人出生于极度贫困家庭,教育是一种奢侈,即使国家托底,这样的儿童也往往被窘迫的家境所掣肘,被异样的眼光所鄙弃,他们往往会形成卑微的性格,甚至有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更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被步步落下。有的甚至被自己的父母抛弃,连命都保不住。家庭条件好的,容易在方方面面站得先机。家庭条件差的,步步被动。特别是在教育方面。


用户7425531062679


时代发展教育为本,每个人都要授教育。父母对子女教育永远是拼命的!亏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