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很重要,不過這三種情況下,不要給寶寶喝水,會傷害寶寶

水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攝入足夠的水是必須的。很多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也認為應該多給寶寶喝水。不過寶媽們卻忽略了,在下面三種情況下,是可以不用給寶寶喝水的。

水很重要,不過這三種情況下,不要給寶寶喝水,會傷害寶寶

1、寶寶還沒有滿6個月

還沒滿6個月的寶寶不是吃母乳就是吃奶粉,母乳和奶粉中含有的水分已經能滿足寶寶的生命活動了,同時還能為寶寶的生長髮育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相反,如果寶媽再額外給寶寶補充水分的話,可能寶寶很容易就會出現飽腹感,從而吃不下母乳或者奶粉,其次由於寶寶的腎臟發育還不成熟,也會給腎臟帶來負擔。所以,在寶寶還沒滿6個月的時候,是不建議額外給寶寶喂水的。不過這幾種情況下例外,就是當寶寶感冒、發燒等情況的時候,是可以給寶寶適當喂水的。

水很重要,不過這三種情況下,不要給寶寶喝水,會傷害寶寶

2、飯前或飯後半小時

寶寶的胃容量其實很小,如果飯前喝了一杯水了,到吃正餐的時候其實已經吃不下了,這樣反而會影響寶寶對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而飯後半小時內喝水,也會稀釋胃液,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因此,如果寶媽想要喂寶寶喝水的話,建議在飯後半小時以後再喂。

水很重要,不過這三種情況下,不要給寶寶喝水,會傷害寶寶

3、寶寶劇烈運動以後

很多人都會認為,運動以後,口乾舌燥的,就應該立馬補充水分,才不會出現脫水現象。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劇烈運動過程中,心跳和呼吸速度都會加快,使得身體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代表體內脫水了,如果運動後過量飲水的話反而對身體不好。因為身體的血液在運動過程中,已經供給給體表及肌肉運動了,胃裡面的血液其實很少。劇烈運動後立馬飲水,就會加重胃的負擔,給胃帶來傷害。所以,在寶寶劇烈運動後不要立馬給寶寶喝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