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學:治療中風最全攻略,中醫人必學!

任繼學:治療中風最全攻略,中醫人必學!

每日一話,讓中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導讀

任繼學從病因病機入手解讀中風,並給出一份指南式的中風治療攻略。


病因

一是情志失調,情慾改變,多以怒、喜為主,怒則氣激,氣逆而血亦逆,上升於腦。

二是飲食失常,多以膏粱美食為主,膏者肥脂,肥能充填腠理,促使腠理致密,陽氣不得宣洩於外而為熱,血得熱則沸於上,或食鹹多,血得鹹則凝,飲多以酒為主,酒是五穀之精英,有大毒、質寒性熱,先滲於胃,然後入膽浸入肝、肝為血道,為凝血之本,調血藏血之所,故酒人肝膽、毒聚傷血、血為逆亂,氣亦必逆而上之。

三是久患消渴之疾,風頭旋,中風之病,氣血受傷而生逆變,亦有藥誤使然。

病機

在上述病因作用下,引起機體氣血變亂於下,逆亂於上,上為腦,腦為神髒,一身之統,上下相召為生理之常,下則氣血失和而生逆變,腦為之受擾,發生氣血逆亂,因逆致變,因變受損,因損致病,所以腦生病,其病機有二:

一是腦之氣街為患,氣機受阻,氣化欲行不速,引起氣不順為風,風動生熱,熱為火之漸,久而不解風熱傷及腦髓大經、小絡、孫脈;

二是“腦中血海”之血脈,絡脈、毛脈受損造成血絡、血道循環障礙。

輕則血失氣煦,血為之凝,凝則為癖,血癖痰生,熱結、毒生,腦絡脈棄塞,損傷腦之神機,神經失治而生缺血性中風。重則腦氣不能束邪。

內風統領熱邪火毒、竄擾腦絡,血脈、毛脈之膜原,而脈絡之內受風熱外鼓之力,膜破,絡裂、血脈不能束血,其腦氣不能固血,其血必濫於外,血液稽留,為積,聚而為瘀腫,血瘀水腫津必外滲,化水、生痰,毒自內生,毒害腦髓,元神受傷,神機受損,神經肌肉發生病變,堵塞神明,輕則機竅失靈,神機不流貫,神經不能傳導,重則血溢“瓊室”之內,腦健情質體受損,元神、神機、神經三者腦神之軸受損,竅絡、清竅阻塞不通,在病機上形成上下失應,陰陽不能互用而欲離,精、氣、神不能互生互化而欲脫散,發生昏憒,危則昏迷,不省人事,內閉外脫之險候、危證。

證治

本病多為急作,初則症見口舌歪斜,漸見半身不遂,言語澀滯,偏身肢體麻木,唇緩流涎或見呵欠不止,多喜睡為主。

但此病由發病始,九天之內,不論病之深淺,症之輕重,其病情是加重過程,此為正不束邪,邪氣漸進所使,若邪勝毒烈,腦氣大損,營衛失守,傷及元神,神機欲息未絕,症必見頭痛,神志昏憒,險則昏迷,危則內閉,外脫之候,概而言之病情輕、重、險、危之象預後善惡未定,必須藥力救治之。

待到病發兩候之時(十天),正氣來複之時,藥效已達,一助正,二除邪,正勝邪衰,病情輕者,漸趨康復,而險、危之候轉安,用藥得當,亦有康復之望。

  • 1分期論治

病在急性期治則是以為主,緣此病是標急本緩,邪實於上,新暴之病,必宜“猛峻之藥急去之”,邪去則通,陰陽,氣血得平,故治法必以破血化孩,瀉熱醒神,豁痰開竅,為指導臨床急救用藥準繩。

蓋此病不論輕、重之患,3~7天之內,瘀血痰毒,風熱在腦,必然引起神氣鬱而不伸,陽氣不能宣發於外,鬱積於內,而生瘀血熱,瘀得熱則散,瘀散痰消,毒自解,不藥熱自解,但也有部分病人,因正氣不支,邪氣失約,復感外邪,內外合邪而發熱,法宜清熱解毒,活絡化瘀,藥而治之。

病發72小時以內者,必先投三化湯加生蒲黃、桃仁、煨皂角水煎服之,得利停服。同時用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選而用之,靜脈滴注,一天兩次,療程28天。

同時口服抵當湯6小時1次,神昏病人鼻飼或肛門高位灌腸。除湯劑而外,亦可用醒腦健神膠丸,每次4~6粒,6小時1次,療程為14天。

病至15天湯劑改用補陽還五湯減黃芪加生蒲黃、蘇木、土鱉蟲、豨薟草水煎服,8小時1次,亦可選用中風腦得平每次7~8粒,8小時1次,療程14天。

  • 2隨證加減

本症在急救過程中,症見神志不清,重則昏迷者加服安宮牛黃丸,每次1丸,8小時1次。

症見煩躁不安著,加服黃連解毒湯送服局方牛黃至寶丹1丸,6小時1次。

症見風頭旋者(血壓高)於湯劑加羚羊角、玳瑁、萊菔子;再用吳茱萸、附子、懷牛膝、茺蔚子(益母草子)為面,蜂蜜調和,敷足心湧泉穴24小時。

症見脫證,血壓低者,加用參麥注射液,或參附註射液靜脈滴注。

症見頭痛如破者,藥用透頂止痛散[口畜]鼻即止,藥用川芎、辛夷、冰片、白芷、硼砂、真麝香,共為細面即是。

症見嘔血便血者,加服大黃黃連瀉心湯加白及、馬燈草水煎服,6小時1次。

症見真心痛即急性心肌梗塞者,加用參麥注射液,靜滴注,一天2次,湯劑加服四妙勇安湯治之。藥用金銀花、當歸、玄參、生甘草水煎服,6小時1次。

症見喉間痰鳴,如拽鋸者,藥用鮮瀝水一湯匙,兌入猴棗散一併灌之。

症見呃逆者,以防合併心衰,真心痛之患,此為“心主噫”,噫者心氣傷之象。加服平逆止呃湯,藥用炒刀豆、青皮、枳殼、旋覆花、半夏、鮮姜、枇杷葉、萊菔子,水煎服,8小時1次,氣虛者加生曬人參。

症見肺熱病即肺部感染,發熱者加服清肺湯,藥用羚羊、玳瑁、金蕎麥、虎杖、黃芩、杏仁、生石膏、金蓮花、七葉一枝花,水煎服。6小時1次,同時兌服瓜霜退熱靈七粒服之。

症見心衰者,加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治之,6小時1次。

症見神昏,不省人事者,加用醒腦靜注射液,靜脈滴注,一天兩次,湯劑用宣竅醒神湯(筆者方),藥用水牛角、羚羊角、玳瑁、石菖蒲、鬱金、細芽茶、白薇、梔子仁、清夏,水煎服,同時送服醒腦散,藥用真牛黃、真麝香、龍涎香、安息香、冰片、西紅花、猴棗、石菖蒲、蓮子心、膽星、煨皂角共為細面,每次2~3g,6小時1次。再用此散紗布包好放人兩耳孔中12小時取出。

症見吞嚥困難,飲水即嗆者,藥用會厭逐瘀湯,方見《醫林改錯》一書,再配合針刺療法,取天突穴、金津、玉液二穴(此二穴點刺)、翳風穴治之。

病至5~7天症見患肢腫脹者,藥用透骨草、三稜、莪術、片薑黃、防己、急性子,水煎燻洗。


圖文說明:作者/任繼學,排版/蔓荊子,校對/青橘學術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