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後給建文帝留一張底牌(耿炳文),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為何沒用好?

韓貞禹


古代皇位的傳遞中,大都是“父死子繼”或是“兄終弟及”。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卻讓孫子接了班。自然是有人不服氣,那就是朱元璋四兒子燕王朱棣。為防止朱棣造反,朱元璋特意留下一員大將耿炳文,那為什麼最後朱允炆沒有用好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剛剛從陝西考察回來的朱標因風寒病逝,年僅36歲。 明朝的繼承製度延續了歷朝歷代的“嫡長子繼承製”,朱標既是嫡出又是長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從吳王成為皇帝、朱標從世子成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朱標為人寬厚,每當弟弟們犯了錯,他這個當大哥的也總要維護他們。正因如此,朱標在諸位兄弟們之間威望極高,他若登基無人不服。 但朱標英年早逝之後,一切都發生了鉅變,圍繞儲位和皇位的爭奪,也愈演愈烈。老大朱標病故,老二秦王、老三晉王也先後亡故,這樣四子,也就是燕王朱棣,順理成章得成了諸王之首。而本身朱棣有很強的軍事能力,朱元璋對這個兒子也很是滿意。本打算立他為皇太子,不料朝中大臣們堅決反對,最後冊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但因為朱標長子夭折,所以他就成了朱元璋的皇長孫。在朱元璋看來,即便是朱標能當上皇帝,最後也是要交給朱允炆的。所以朱元璋感覺這個決定也可以,於是同意讓孫子接班。




朱允炆的性格跟他的父親一樣,相當地和藹。史載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

朱棣作為長輩,且立下了赫赫戰功,他自然是不甘心。所以朱元璋一死,他便立馬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以誅殺“奸賊”齊泰、黃子澄為由,起兵“討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能力越大的人往往野心也就越大,對於朱棣的心思,朱元璋是知道的。


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孫子,誰輸了朱元璋都不會開心。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員猛將,本意是想讓他震懾朱棣,讓他趁早放棄造反的念頭。此人名叫耿炳文,其父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鄉夥伴,也是他的元老重臣。耿君用立下過赫赫戰功,在與張士誠交戰時不幸犧牲,於是朱元璋便讓耿炳文接了父親的班。虎父無犬子,耿君用能打,耿炳文比他更能打。 耿炳文曾以8000人擊敗張士誠的10萬人,堅守重鎮長興十餘年。這也是為什麼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要封耿炳文為長興侯並世代沿襲。天下初定之後,耿炳文也先後隨徐達、傅友德等名將南征北戰,他對大明朝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在朱元璋的幾次大清洗之中,耿炳文被留了下來,成為少數活下來的開國功臣。他能夠活下來,自然是肩負著朱元璋的重託——震懾朱棣。


朱允炆也知道爺爺的良苦用心,所以朱棣一起兵,他就派出了耿炳文。此時的耿炳文已經是65歲的老將,朱棣則正是雄姿英發的年紀,在長期與蒙古人的作戰之中,朱棣的軍事能力也不輸耿炳文。開戰之後,耿炳文因為輕敵大意而輸了一場。但他清楚朱棣不敢打持久戰,他便堅守不出,準備打消耗戰。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天,朱棣見佔不到便宜便乖乖退軍了。

正面剛不贏,朱棣開始對乳臭未乾的朱允炆下手,他到處散佈耿炳文戰敗的消息。耿炳文的確沒佔到便宜,但也不至於像朱棣口中那般不堪,很明顯這是一個離間計。但朱允炆偏偏就信了,他覺得耿炳文既然打不贏那就別打了,他改派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擔任主帥。聽到這個消息,朱棣喜出望外,有這個草包在對面,自己已經穩贏了一半。 果然如朱棣所預測的,李景隆雖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卻屢戰屢敗,最後甚至還給朱棣開了城門。朱允炆的失敗的確和自己的優柔寡斷有直接關係,但“豬隊友”李景隆卻給他造成了更大的損失,以至於最後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朱棣登基之後,隨便找了個藉口把李景隆和耿炳文給殺了,開始享受勝利者的喜悅。


建文帝朱允炆優柔寡斷、聽信別人的謠言,把打仗當做兒戲,導致沒有用好耿炳文這一猛將,最後導致朱棣造反成功。


凱哥談史


朱棣與朱允炆的這場戰爭是朱家內部的矛盾,不能說朱元璋留下耿炳文就是為建文帝留下的一張底牌,因為當時耿炳文已經65歲高齡了,是否能鎮得住正值旺年的朱棣還得另說。

但是縱觀朱元璋後期,大明朝有本事的文臣武將也被消滅的差不多了,耿炳文的存在的確令人臆想,很多人就認為他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一張底牌。

我們應該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思考明朝時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單從軍事角度而言,到了大明朝,有兩點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是軍事間諜在戰爭中的應用。在元末農民起義戰爭中,軍事間諜的應用其實已經達到十分嫻熟的地步,無論是陳友諒還是張士誠方國珍等,在軍事間諜的使用上都十分純熟,這使得元末的戰爭更加趨於複雜化。如果一個軍事首領缺乏對這種複雜戰爭形勢的把控和決斷,就有可能在戰爭中失敗。陳友諒曾擁有60萬大軍,為什麼在鄱陽湖一戰中不敵不足40萬的朱元璋呢?一方面來自於與戰略失誤,另一方面則來自於軍事間諜的作用。

二是大規模集團式作戰。明朝的戰爭大多是大規模集團式的作戰方式,動輒就是幾十萬的軍隊出入。這樣大規模的集團式作戰,就必須有強有力的團隊配合意識,強有力的統帥隊伍,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以及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否則難以形成高效的作戰“驅動”。不可否認耿炳文是一位老成謀國的守將,但是相比較徐達、湯和等公爵一類的將領,耿炳文是侯,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從政治上來說,朱允炆是朱元璋親點的繼承人,理應為大明王朝的正統。然這只是其表,一些儒家的士大夫們也許是這麼認為,但是更多的人也許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是朱家內部的問題,為什麼要為皇室的鬥爭埋單呢?所以,這場戰爭從政治上來講,雙方似乎都有理,一個是靖難清君側,另一個是維護正統,但是本質上確是爭奪皇位的鬥爭,故而其實雙方在政治上都不具備絕對優勢。

從經濟上來說,朱允炆確實佔有比較大的優勢,他是舉全國之力對抗一隅,而朱棣只是藩王,在經濟上遠不如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在經濟上的優勢卻被軍事上嚴重的劣勢所衝減。

從軍事上來說,朱棣長期鎮守北方,跟隨徐達這樣的將帥征戰學習,自身的軍事素質十分過硬。而且,朱棣十分重視軍事間諜的運用,朱允炆身邊的大小太監幾乎為朱棣所用。而朱允炆呢,重用幾個儒家士大夫為最高決策人,他們不懂軍事,外行領導內行,齊泰黃子橙方孝孺在軍事上一竅不通,卻還要指揮決策,最終做出很多錯誤判斷,在關鍵的時刻,明知道耿炳文是守成之將,卻偏要換一個誇誇其談的紈絝子弟李景隆。殊不知李景隆搖擺不定,心無所繫,最後打開南京城門的就是他。在大規模作戰部隊運行的情況下,以文制武,這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帥隊伍,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制,無法形成強有力的配合作戰意識。故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從總體而言,朱棣與朱允炆之內戰,最終的決定性因素還在於軍事。雖朱允炆數量比朱棣多,但是質量嚴重不行,尤其是軍事統帥的力量存在天壤之別,這就註定了朱棣最終會成功奪取朱允炆的江山。這與耿炳文的使用有一定的關係,但是絕不是關鍵性因素。


青燈問史


我們看下耿炳文這個人,就能明白題目所問。耿炳文,明朝開國大功臣,長興侯!朱元璋後來不久,開始了對當時有眾多功勞的大臣痛下殺手,沒過多久文臣武將幾乎被朱元璋給殺光了,但有一個人卻活了下來,那就是耿炳文。朱元璋這位“老闆”之所以留下了耿炳文,那是在他層層篩選、深思熟慮後,選擇了耿炳文。



圖片耿炳文畫像

一方面,這和耿炳文的性格分不開。他不但能力強,重要的是他不搶功、不邀賞,這和史上很多狂妄自大的武將形成明顯對比。有很多將領,出言不遜、和朝中其他大臣處處作對、甚至敢違背皇帝旨意。而他謙虛謹慎、為人低調。朱元璋認為他沒有反叛之心。

再說,耿炳文的作戰能力。朱元璋是非常清楚這一點的,耿炳文擅長的是守,而非攻!這在當年和張士誠持續十年的對峙戰中有明顯的體現。朱元璋殺掉那些他自認為攻擊力強的武將,消除身邊的威脅,以防止反叛的出現。再加當時明朝邊疆相對穩定,這時候朱元璋要的是沒有攻擊性的、不易反叛的、能守城的將領,要的是能保護子孫的皇位、能保護大明的人。而耿炳文,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鑑於以上分析,至少能看出建文帝沒有用好耿炳文這張底牌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當時和朱棣的造反斗爭中,雙方作戰能力和策略有明顯的對比。朱棣作為燕王,長年北守征戰,軍事攻擊能力奇強,而耿炳文擅長的是守,論攻,不及朱棣!何況當時耿炳文已六十五歲,在這種反差下,自然打不出好的效果!

第二,那就是建文帝的原因,很多記載中均顯示:建文帝溫文爾雅,從另外一層意思理解,他沒有朱元璋或叔叔們的那種自信和堅強。他遵循仁政,他當時激進的削藩之策也是因為黃子澄和齊泰等人的錯誤進諫。耿炳文和朱棣反叛的戰鬥中,建文帝講: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這句話表面看沒什麼,實際上是致命的。這直接導致耿炳文無法真正的進入到與朱棣的對峙中。建文帝的優柔寡斷,直接導致了他的失敗。削藩之舉,他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註定了要和叔父們的關係破裂。這就充分證明了他政治經驗的不足。



結語:朱棣反叛戰中,雙方具體的軍事細節和策略不需要描述。朱棣的英勇善戰、耿炳文的擅守不能攻、建文帝的仁治思想是題中沒用好耿炳文這張底牌的直接原因。其次是當時朝中已無能與朱棣正面抗衡的人選。


行走者believe


耿炳文,明王朝的開國元勳之一,爵封長興侯。他和明初的很多勳臣一樣,也屬於“淮西集團”,而且跟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但是,與朱元璋的許多“淮西老班底”不同,耿炳文並不是朱元璋起兵初期的“老人”,而是在其父親耿君用陣亡後“接班”的。因此,他的資歷比起明王朝其他一些開國元勳顯然要淺得多。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他更像是朱元璋的“子侄輩”而不是“老兄弟”!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留下耿炳文

按理說,耿炳文資歷較淺、軍功也不是最卓著的,可為什麼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開國功臣時獨獨留下了他呢?很顯然,資歷淺、軍功並不靠前這兩點劣勢恰恰成了耿炳文的優勢!因為資歷淺、軍功也並不靠前,耿炳文沒有“囂張”的資本。加之性格比較內斂,在明王朝一眾囂張跋扈的“淮西悍將”之中,耿炳文顯得尤其低調!而這,正對朱元璋的胃口。



朱元璋晚年為何大肆屠戮開國功臣?原因很簡單,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懿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在一系列糾結之後,朱元璋最終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作為新的接班人。彼時的朱允炆身無寸功,而且非常年輕,朱元璋擔心將來朱允炆鎮不住那些囂張跋扈的“淮西悍將”,這才動了殺機、為孫子提前除害!很顯然,人畜無害的耿炳文並不屬於朱元璋擔心的那一類人。



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耿炳文和懿文太子朱標是親家,他的兒子耿璿娶了朱標的大女兒江都公主(永樂後降為郡主)。換言之,耿炳文的兒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姐夫!有了這層姻親關係,耿氏家族等於是被牢牢綁在了嫡長房的戰車之上。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保住嫡長房朱標一脈的皇位,耿氏家族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耿炳文必須為朱允炆站臺、看場子,他為的不僅是明王朝,更是自己和自己身後的耿氏家族。這一點朱元璋心知肚明,自然不會為難耿炳文。



而且,耿炳文這個人一直以防守著稱,和近代的傅宜生將軍倒是有幾分相似。在明王朝對北元的大規模作戰結束之後,進攻型的將領顯然已經失去了用武之地,明王朝更需要的恰恰是像耿炳文一樣擅長防守的將領,守住國門、守住京師才是第一要務,這或許也是朱元璋留下耿炳文的原因之一吧。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沒有用好耿炳文

在明成祖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之初,耿炳文當仁不讓,成為了建文帝朱允炆迎擊四叔的不二人選,被朱允炆封為了大將軍,統兵抗擊燕軍。正如前面所說,耿炳文這個人的優勢是防守,進攻並不是他的強項。面對來勢洶洶的燕軍,耿炳文顯然在進攻方面並不十分順利,漸漸與燕軍形成了膠著、對耗之勢。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燕軍以一隅之地與中央政府拼消耗,結局幾乎是必然的,他們根本耗不起!可年輕氣盛的朱允炆太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了,眼看著耿炳文進攻不力與燕軍陷入膠著狀態,他等不及了!於是,在周圍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攛掇之下,朱允炆最終用自己表大爺岐陽武靖王李文忠的兒子曹國公李景隆換下了耿炳文。



個人認為,朱允炆急於求成是一個原因,或許這其中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朱允炆並不信任耿炳文。耿炳文的兒子雖然是朱允炆的姐夫,但江都公主與朱允炆並非一母同胞。而且,耿炳文與江都公主之間又隔了一層,他對自己究竟能有多少忠心,朱允炆根本拿不準。尤其是耿炳文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居然和燕軍陷入了膠著、對耗,這就讓朱允炆不得不起疑心了,耿炳文到底想幹什麼?騎牆觀望、待價而沽?亦或是另有圖謀?顯然,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是朱允炆願意看到的……這恐怕才是朱允炆換下耿炳文的主要原因。



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外甥、明王朝的開國元戎、一代名將!朱允炆選擇他的兒子恐怕也是因為自己這位表大爺名氣實在太大了!可李景隆卻不是他爹李文忠,那就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朱允炆用他換下耿炳文時,敗局其實就已經註定了。這位扛著老爹名將招牌的紈絝子弟剛上戰場沒多久,就被自己的表叔——明成祖朱棣給收拾得體無完膚、幾乎全軍覆沒!朱允炆看家的老本就這樣讓李景隆全給葬送了。更讓人無語的是,在朱允炆走投無路之時,李景隆居然跟自己另一位表叔谷王朱橞一起打開了金川門、把燕軍迎進了南京城!朱允炆就這樣讓李景隆給賣了,最後在一把大火中結束了建文朝……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朱元璋安定天下後,開始屠殺功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的李善長、朱亮祖、藍玉等等一些武將,全部死於朱元璋之手。所有武將幾乎都被朱元璋處死,但朱元璋始終不動一人,那就是耿炳文。耿炳文是朱元璋時期,最擅長防守的武將,朱元璋有意將他留下輔佐朱允炆,為的就是以防發生叛亂。朱棣造反時,耿炳文明明還活著,對於這位極其善於防守的武將,朱允炆卻為何用不好,還把皇位弄丟了?其實原因在於,朱允炆根本沒給耿炳文時間發揮。

朱棣控制北平城後,開始向南京進攻,打敗宋忠。朱棣打敗宋忠的消息傳到朝廷後,朱允炆命令朱元璋時期遺留下來的武將耿炳文帶領30萬兵馬前去攻打朱棣。到達戰場的耿炳文,擺出三角形陣容,一方有難,另一方支援,可終究敵不過整天跟蒙古騎兵打仗的朱棣。朱棣用迅雷不及耳的速度直接整垮了耿炳文的三角形陣容,耿炳文大敗。之後的真定城之戰耿炳文又一次大敗。經歷兩次敗仗的耿炳文退縮回真定城內,開始發揮出他守城的特長。

朱棣連續三天不斷地攻城,但真定城固若金湯,始終攻不下。再這樣下去,朱棣的造反大軍就得土崩瓦解,朱棣整日茶飯不思,唉聲嘆氣,連黑衣宰相姚廣孝都束手無策。如果任由局勢這樣惡化下去的話,朱棣就得完蛋了。然而耿炳文連續打兩次戰敗的消息傳到朝廷後,朝廷炸開了部,大臣們議論紛紛。黃子澄建議,將耿炳文給換下來,主帥位置由李景隆擔任,建文帝同意了這個建議。讓李景隆帶上50萬兵馬前往真定城,將耿炳文換下。然後李景隆開始發揮出他軍事白痴的天賦,導致50萬主力軍全軍覆滅。

建文帝認人不精,聽信黃子澄的胡言亂語,根本不給耿炳文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直接派李景隆替代耿炳文,導致主力軍50萬全軍覆滅,無力在對抗朱棣。





永樂解史


1.首先,從耿炳文和張士誠的長興之戰來看,耿炳文在此堅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敵眾,大小十幾次戰爭,戰無不勝,使得張士誠的目的不能得逞。由此可見耿炳文實在是守城第一大將,幫助朱元璋拖住張士誠十年之久,讓朱有足夠力量對方陳友諒,進而取得全國的勝利,可謂功高勞苦。

2.其次,朱元璋晚年,殺了很多擅征伐的大將,唯獨留下耿炳文這個善守的開國功臣,也不可謂是巧妙安排,即避免了將軍篡權,造反,有給孫子建文帝留下看家的資本。只可惜建文帝卻給耿炳文的命令是攻擊,而不是守城,擅長守城的耿炳文又怎麼是常年廝殺於蒙古騎兵的朱棣對手。另外具可靠史料記載,在耿炳文出征時候,建文帝對耿炳文說:“千萬不要讓我背上殺叔叔的罪名啊”,如此優柔慈善之人如何能戰勝冷酷好戰的朱棣呢,所以建文帝註定要失敗的。


伍三一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耿炳文也算不上是朱元璋留給建文帝的底牌,因為在朱元璋的算計之中,大明江山應該在他的皇孫手上是一派安樂和諧,各位皇叔忠勇護國,哪裡用的上異姓武將。而朱元璋事實上也是這麼執行的,

洪武末年,諸公、侯且盡,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將,為朝廷所倚重。

這說明在洪武末年,耿炳文並不是託孤大臣,只是因為是碩果僅存的元功宿將,才得到了朝廷的倚重。朱元璋並沒有額外青睞於他。

朱元璋既然沒有這樣的設計,建文帝自然也用不好這員大將。需要注意的是,建文帝繼位後,當時的耿炳文已經年逾六十。耿炳文的年齡僅比朱元璋小六歲,可以說是建文帝爺爺輩的人物。武將對於年齡和體力都是有要求的,一個已經年逾六旬,體力智力精力都開始退化的老者又怎麼能打得過年富力強的燕王?

第二點,就是耿炳文在建文時期雖然披甲上陣,但是國家給予他的後援兵力並不完備。

“建文元年,燕王兵起。帝命炳文為大將軍,帥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時年六十有五矣。兵號三十萬,至者惟十三萬。八月次真定,分營滹沱河南北。都督徐凱軍河間,潘忠、楊松駐鄚州,先鋒九千人駐雄縣。值中秋,不設備,為燕王所襲,九千人皆死。忠等來援,過月漾橋,伏發水中。忠、松俱被執,不屈死。鄚州陷。而炳文部將張保者降燕,備告南軍虛實。”

在這一場決定國家生死命運的北伐中,竟然只有十三萬人到達前線。號稱三十萬,結果卻只有三分之一。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時的燕王與寧王朱權已經合流,燕王原本有精兵十萬,寧王有精兵八萬,耿炳文面臨這樣的兵力弱勢,壓力其實非常巨大。再加上當時的國家中央軍缺乏訓練。國家內部各路藩王的勢力又盤根錯節,黃子澄齊泰等人又多加掣肘。所以耿炳文的失敗並不是他不善用兵,只是這個建文朝廷本來就被朱元璋設計得離奇古怪,文不成武不就,燕王造反也就可以解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