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由於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的原因,成就了許多歐洲國家,西、葡、荷、意、瑞典、奧地利等這都是在世界歷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國度,英、法、德、俄則更是影響世界進程的大國,以前是,現在還是。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這其中德國的地位自不必多說,至今都是歐盟的核心領導國,更是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可是看這個國家的歷史,向來是分多和少,直到公元1871年年才形成統一國家,在此之前這片土地依次是為羅馬帝國北部的日耳曼人蠻荒之地、法蘭克帝國最後征服的領土、東法蘭克王國偏安一隅、神聖羅馬帝國四分五裂以及普奧爭霸的角鬥場。直到一個人物的出現,才徹底結束了這種要麼是某帝國的一部分、要麼是無數個王公小國的歷史,引領德國走向統一,並給德國的後世子孫“畫好了路線”,這個人便是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俾斯麥的生平和事蹟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我的這篇文章不是來介紹人物傳記的,而是看問題抓重點,分析一下俾斯麥取得如此成就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又是如何一步步完美實現的。

先來看他做到了什麼?

神聖羅馬帝國後期就好似我們的春秋戰國時期,名義上共同遵奉一位皇帝——神羅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實際上四分五裂、各自為政。唯一不同的有兩點,一是人家這位皇帝的“自有領土”比較強悍,就是奧地利;二是人家分裂出來的不是五個、七個國家,而是365個,裡面包括了王國、公國、侯國等等級別大小不一的勢力。可想而知,在那樣一塊不算大的土地上誕生如此之多的分裂勢力,那他們平均面積註定特別小,其中最小的只有30多平方公里而已。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這其中比較大的就是五個:奧地利、勃蘭登堡、巴伐利亞、尼德蘭、瑞士。其中尼德蘭獨立出去成為荷蘭、瑞士也借30年戰爭獨立出去,巴伐利亞向來獨善其身,唯獨奧地利即是皇帝直轄,又是一直以來的神羅內部第一強國。而東北的勃蘭登堡自從合併了波蘭的普魯士之後,一步步做大並升格為普魯士王國,當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之後,普魯士這個“神羅二哥”更是發生了質變。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正是在俾斯麥的運籌帷幄下,普魯士實現了開疆擴土、部分統一和稱霸歐陸。其實總結起來,把大象塞冰箱裡攏共就三步:

一、擊敗丹麥奪得兩個公國;

二、擊敗奧地利實現北德意志統一;

三、擊敗法國奪取歐洲大陸霸權。

本來他還有第四步、第五步的,只不過國內反對聲音加上去世的早,沒能繼續走下去,雖然後來的希特勒踐行了他的一部分策略,但是不僅路走邪了,而且學不來俾斯麥那份穩健。

對於起初那個在神羅僅排名第二的王國來說,要實現這三步並不容易,恰恰是俾斯麥運用了自己從宏觀角度看問題的眼光,和把國家“擬人化”摸透脾氣之後再動手的政治能力及外交手腕,才穩紮穩打實現了這三步。接下來我們就一一領教一番。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分裂,導致小國林立,大一點的都在東部、南部,小的就都集中在神羅的西北和中南。而北邊的鄰居就是丹麥,人家國土面積不算格林蘭的話雖然很小,但在歷史上丹麥早就是北歐霸主,一度把挪威、瑞典欺負的不成樣子,緊挨著丹麥的兩個神羅小公國自然很容易就被丹麥吞併。那麼作為神羅皇帝直轄的奧地利,自然就不高興,但由於離得太遠,奧地利連緊挨著自己鬧獨立的瑞士都打不下來,更別說跨越上百個獨立公國去長途奔襲丹麥了。

而身在北方的普魯士就有了地利之便,俾斯麥也正是看準了這一切,才開始實施他的策略。對於普魯士當時的國力來說,如果要單挑丹麥,就算了贏了也得自損八百。於是俾斯麥聯絡奧地利,意思是這樣的:“大哥,丹麥那小子搶咱倆公國,你能忍,小弟我可不能忍!我們普魯士必須得維護你哈布斯堡皇帝的權威。這樣吧,咱倆一起出兵,等打贏了丹麥奪回那倆公國,你一個我一個,怎麼樣?”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奧地利自然是飄飄然接受了,於是果真兩國聯軍擊敗了丹麥。可是別忘了那倆公國都跟普魯士在北方,離著奧地利山高路遠,俾斯麥根本就沒打算真的分一個給奧地利,但是奧地利打完這一仗之後已經留下了一小撮軍隊在本該分給它的赫爾施泰因公國。於是俾斯麥的外交手腕登場了,這次他不僅要把赫爾施泰因留住,還要將奧地利幹趴下。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在看地圖的時候,站的遠一點看的人要比趴在上面看的人更適合幹大事。俾斯麥就是喜歡從全局看問題的人,而且一個個大國環繞在普魯士的四周,在俾斯麥眼裡就好像是一個個有錢有勢有性格的人坐在他的四周一樣,只需要掃一圈就能明白他們各自的“小心思”。

俾斯麥打量了俄國一眼,依稀記起在克里木戰爭的時候,俄國曾經被奧地利打的不輕,於是對俄國竊語道:“俄兄,我想揍奧地利,你怎麼看?”俄國一聽有人願意為自己出頭,自然是喜出望外,冠冕堂皇的回答道:“如果你二人掐起來,我對你表示善意中立。”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明確了俄國的態度後,俾斯麥又看了一眼站在最遠處的壯漢英國,但鐵血宰相併沒有走過去打招呼,因為他深知英國一貫的“脾氣”,只要是符合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便可大膽行事。在當時的歐洲大陸上,法國無疑是霸主,緊隨其後的便是奧地利,英國期望有個強國出來壓一下法國,但發現在多年的法奧戰爭中,奧地利表現實在不行,這時如果普魯士能強大一些,對於英國來說,將更符合它的均衡政策。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於是俾斯麥立馬走到了法國身邊說到:“奧地利竟敢不自量力,跟您打了這麼多年,我決定對它出手。”法國自然是高興不已,也像俄國那樣來了一句:“沒問題,我中立!”說到這兒,俾斯麥還是不太放心,畢竟法國秉持的可不是什麼實力均衡政策,而是要徹徹底底的做歐陸霸主,不希望任何他國強大起來。於是俾斯麥又補了一句:“如果您真的能恪守中立,我知道您一直想要比利時和盧森堡,拿去吧,我們普魯士就當沒看見。”這樣一來,法國更是按耐不住心中的竊喜,勉強憋住笑後點了點頭走開了。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屋裡個子夠高的就剩下一個意大利了,他實力雖然不如前幾位,此刻正躲在角落舔前幾年奧地利給它留下的傷口,可這傢伙要是使絆子,也夠喝一壺的了。於是俾斯麥臉色一變,帶著一副深表同情的樣子走了過去,拍了拍意大利肩膀:“別難過了,我這幾天正琢磨著打它呢,要是我真的打贏了,威尼西亞送給你。“意大利一聽立馬來了精神頭,趴在俾斯麥的耳朵上說:“這可是你說的,空口無憑,咱去隔壁屋立個字據咋樣?”於是二人走出房間,私下協議就這麼簽下來了。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這樣一圈牌打下來,本來凝重的歐洲空氣瞬間變得舒緩了,在場的各位歡喜的觀眾,個個對普魯士樂見其成,只有奧地利被徹徹底底的孤立了。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咱是講人物的,戰爭過程就不再多佔篇幅了,總之普軍先是將赫爾施泰因的奧軍趕跑,之後揮師南下、一路凱歌,最終在波西米亞與奧軍主力決戰後大勝。奧地利一看再打下去維也納都丟了,於是請求和談,並簽訂了普魯士起草的合約。

合約的內容就三個意思,咱們還是通俗的表達普魯士的意思:

一、別再打赫爾施泰因的主意,那兒已經是我的;

二、把威尼西亞送還給人家意大利,以後別太囂張;

三、你給我退出神羅聯邦,你過你的好日子,我跟我們這群小兄弟一起過,別再插手。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就這麼著,一個“大家庭”的老大哥,被二哥給打的離家出走了,剩下的小兄弟自然就都到二哥麾下了。1867年,北德意志聯邦成立,普魯士國王任聯邦主席,俾斯麥任聯邦首相,所有聯邦成員的軍事和外交權利全部收歸聯邦集中所有,北德意志正式統一。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普奧戰爭過後,像意大利等國都實現了自己預期的願望,唯獨法國什麼也沒得到。首先,法國想要的比、盧二國沒能打下來,普魯士不僅不支持,還像它亮肌肉,意思是如果你再敢動它倆,給你好看。同年在英國舉行的歐洲各國倫敦會議上,除了法國以外,一至同意將盧森堡列為永久中立國,這就讓法國再也不能覬覦盧森堡了;其次,當時俾斯麥跟他談條件的時候,宛如兩國已經站到了同一個堡壘下,結果普魯士是大獲全勝,法國卻一無所獲,對於拿破崙的侄子拿破崙三世來說,簡直就跟吃了個蒼蠅似的;最後,從國家利益層面出發,北德意志聯邦的成立,實質上是普魯士一口氣吞併了二十多個諸侯國,作為常年的歐陸霸主,這一點實不能忍。加之原先隸屬神羅的萊茵河地區,一直是歷代法國統治者想要吞併的目標,只是苦於沒有藉口,這下好了,不跟你普魯士打跟誰打!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普魯士這邊並沒有急著稱霸,但是“北德意志”這個概念要比“小德意志”小,意思就是北德意志僅限於美因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而小德意志是指除了奧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區。也就是說在德意志的西南部,跟法國交界的萊茵河地區,還有數量龐大的德意志小諸侯邦國有待統一。對於俾斯麥來說,拿下它們易如反掌,可要是法國也覬覦此地,那不跟你打跟誰打?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於是在俾斯麥的宏觀世界裡,各位列強又紛紛坐到了他的會客廳裡。

俾斯麥環顧四周,還是選擇先走到了“老朋友”俄國面前,兩人各自寒暄一番,俾斯麥把替俄國出頭打奧地利的“艱辛”複述一遍,俄國表示非常感動,這個朋友沒交錯。當鐵血宰相拋出下一步打算揍法國的想法的時候,俄國表示了一貫的“善意中立”。

俾斯麥又信誓旦旦的走向角落裡的奧地利,奧地利發現後趕緊手扶著自己受傷的老腰像宰相深深鞠了一躬,那意思“你愛幹嘛幹嘛,不用跟我打招呼”。俾斯麥會意後客氣的點了一下頭,徑直走開了。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他這次來到了英國面前,上一次並沒有跟這位壯漢面對面,是由於宰相肚子裡非常明確英國的意圖。可如果自己這次要動的是法國,那麼英國會不會認為影響了它的“大陸均衡政策”而反對呢?經過一番攀談之後,俾斯麥發現不會,原來在英國眼裡,普魯士雖然做大了一點,但還是不夠強,如果敢於動一動法國的話,英國是非常樂見其成的。英國不僅訴苦一般的向宰相描述在非洲和亞洲,法國是如何跟它搶地盤的,還曖昧的保證了一句:“如果你倆真打起來,我定不會站在法國一邊。”

心裡徹底有了底的俾斯麥長舒了一口氣,深深的坐在自己的沙發裡,開始謀劃向法國開戰的具體計劃,同時還不忘抬眼跟法國的“世仇”,剛得了好處談笑風生的意大利點頭示意。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雖然此時的法國就像當年的奧地利一樣被完全孤立了,但是俾斯麥還是要找一個開戰的藉口,而且他希望最好是法國先開戰,這樣就不至於讓普魯士在歐洲列強面前顯得太張揚了。

緊接著,這個機會就來了。歐洲的王室向來是講門第傳承的,如果要找個人來當國王,無論跑到天涯海角都得找個跟上一任國王同一血脈的遠親來繼承王位。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就遇到了這般情況,它們找來找去找到了普魯士王室——霍亨索倫家族,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也愉快的答應了。但這件事對於法國來說,就好比晴天霹靂,兩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關係都非常緊張,此刻又快要由同一家族統治了,這還了得!於是法國派外交大臣前去普魯士討說法,俾斯麥正愁沒借口,乾脆將使臣罵到暴怒,一回國,法國就宣戰了。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又到了戰爭過程,還是用超級精練的語言一筆帶過:拿破崙三世把法軍一分為二,自己統領一波,麥克馬洪元帥統領一波,計劃著通過閃電戰快速佔領德意志南部諸邦國後再匯合,一起去打普魯士老巢。結果這些南部邦國畢竟跟普魯士同為德意志大家庭,早已跟俾斯麥簽了秘密同盟協約,法軍不僅電沒閃起來,反而被普軍中間擺一道,倆軍團再也匯合不了了。最終被各各擊破後,麥克馬洪元帥和拿破崙三世本人一起被俾斯麥生擒。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之後普魯士軍隊繼續南下,直到巴黎,並在宏偉壯觀的凡爾賽宮裡舉辦了盛大的建國儀式,宣佈除奧地利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國全體加入(包括南部的巴伐利亞),統一為德意志帝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夾在神羅和希特勒中間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威廉一世為帝國皇帝,俾斯麥一路從王國首相到聯邦首相,現在成了帝國首相。自此,歷史意義上的德國正式成型。

俾斯麥外交手腕大賞,從神聖羅馬“二哥”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