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載凱歌行進 三門:挺進灣區時代

70載凱歌行進 三門:挺進灣區時代

三門灣畔,黃金海岸線蜿蜒綿長,海鮮鮮甜,山川秀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千帆競發。

與新中國同行,與新時代共進,三門縣國民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745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229億元。

七十載凱歌行進,從一窮二白到家底殷實,從百廢待興到繁榮興盛,三門人書寫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壯麗篇章。

三門這座濱海美城,在持續迸發的加速度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美麗城市——

從“山谷時代”到“灣區時代”

70载凯歌行进 三门:挺进湾区时代

每當入夜,三門大湖塘新區一帶,霓虹閃耀,三門縣行政辦公中心、總商會大廈等燈火通明。時光倒退70年,如今的繁華新城曾是一大片水田。

1949年解放後,海遊鎮作為三門縣政府駐地,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城區範圍侷限在山谷裡,主幹道僅4米寬、200米長。人們逐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建,石羊溪是三門早期商貿往來的核心。

改革開放以後,三門城市發展一日千里。2000年,三門提出“東拓西擴”戰略,沿著珠遊溪向東建設大湖塘新區和楓坑塘工業園區,向西建設沙田洋片區,拉伸城市框架。

但資源要素稟賦緊缺依然嚴重製約著三門的發展。16年前,浙江省委作出“八八戰略”重大部署,其中一方面就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山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三門率先響應,堅持陸海統籌,向蔚藍大海要發展空間。早在2005年,三門縣委、縣政府便提出“開發三港、建設三城”,即開發浦壩港,建設沿海工業城;開發健跳港,建設華東電力城;開發海遊港,建設濱海新城。

近十年來,三門縣城面積由2平方公里拓展到17.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升至58.3%,城市發展蒸蒸日上。1948年出生的韓星統睡過稻草鋪、擠過10平方米的公房,也曾為了看一場電影來回走路四個小時,如今搬入了大房子,轎車也換了一輛。老韓生活的變化,折射著三門基礎保障體系的不斷髮展健全。

2019年,沿海高速三門段正式通車,為三門發展崛起注入強勁動力。從內而視,沿海高速打通三門沿海三大開發平臺的循環鏈接,構建“三門灣半小時交通圈”,灣區平臺加速向高能級挺進;向外而看,沿海高速成為打通東南沿海的大動脈,令三門真正成為台州接軌寧波、上海的前沿陣地。

灣區建設,是開創海洋經濟新時代的必由之路,也是三門“三張金名片”中最厚實、最有分量的一張名片。2017年,台州市北部灣區管委會在三門成立,正式吹響從“濱海時代”跨向“灣區時代”的號角。

今年,三門以灣區建設為依託平臺和載體,統籌打造全域旅遊、海上大花園、鮮甜三門,全方位、全領域開拓海洋經濟。

三門出臺落實台州北部灣區發展戰略規劃,開展園區平臺整合拓展提升工程,創建浙江省三門橡膠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功舉辦台州北部灣區接軌上海合作發展推介會,杭州三門土地招商發佈會和百企千品“一帶一路”行暨印尼采購對接會;啟動建設中德(台州)產業園橡膠分園……謀定而後動,一張恢弘藍圖正徐徐展開。

灣區建設,正成為三門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看點,陸海聯動的需求和力度也變得前所未有——

大灣區突出接軌寧波、上海,三門緊抓甬臺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契機,建立三地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努力把三門灣打造成為甬臺溫臨港產業帶重要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重要交通節點、加速融入寧波都市區重要門戶。

大花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三門“百村萬院”海上大花園建設行動如火如荼。如今年,三門緊扣5G時代脈搏,在漁家岙村率先將5G技術應用到鄉村發展,打造具有鮮明IP的多彩漁村。另外,規劃面積1.03萬畝,總投資3.12億元的田園綜合體已完成規劃編制。

振興產業——

從“一窮二白”到“多彩事業”

70载凯歌行进 三门:挺进湾区时代

驅車沿S214~S224省道從珠岙鎮駛向海遊街道,沿途橡膠企業星羅棋佈。截至2018年年底,三門從事橡膠製品相關的生產企業有320餘家,從業人員超3萬人,工業總產值達110億元。

而在1949年,三門僅有39傢俬營小廠作坊,工業總產值116萬元,僅佔地區社會總產值的6.94%。一窮二白、底子薄弱,是解放初期三門產業的真實寫照。

如今,三門已形成以清潔能源、高端裝備、橡塑製品、健康時尚、新型建材、整車及零部件等六大百億產業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化產業格局和發展態勢。

橡膠產業的蛻變是三門工業70年發展的典型縮影。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天台、寧海等地橡膠產業的興起,帶動了三門珠岙、海遊一帶橡膠作坊的誕生。1976年,海遊鎮創辦塑料配件廠,成為三門第一家塑料製品業廠家。1978年,三門工業年產值僅1491萬元,佔社會生產總產值的21.6%。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珠岙、高梘一帶憑藉國道、省道過境的優勢,興辦家庭作坊式的橡膠製品加工廠,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83年,全縣工業產值開始超過農業產值。從1990年開始,三門橡膠產業的經營模式從“小作坊”逐漸轉向公司化經營,到21世紀,成為三門工業的重要支柱。

但工業企業規模小、產業層次低、空間佈局散等問題也制約著三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近年來,三門堅持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互動發展,建立六大百億產業集群培育“十個一”推進機制,組建三門第一聯合密煉中心等,多措並舉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走出了一條“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新路子。據悉,三門累計綜合整治“低散亂”企業694家,但工業經濟產值、稅收等指標不減反增。

走進沿海工業城,浙江省三門橡膠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三門灣科創廣場氣勢恢宏。三門縣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綜合體引進了創新服務機構20餘家,為各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產業鏈的科創服務。今年,沿海工業城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三門首次入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

每一次變革,都積蓄新的力量。

如今,三門生產的V帶系列產品銷售量佔全國市場的35%,交通設施產品產量佔全國60%~70%,參與制定了90多項行業或國家標準,“中國膠帶工業城”“浙江省橡膠製品專業生產基地”等多張名片熠熠生輝;三門擁有300多家衝鋒衣中小微企業、電商,產值30多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60%,是中國最大的衝鋒衣生產基地;三維聚酯切片、市域鐵路盾構管片、浙大網新油菜種業等一批項目落地,灣區發展後勁不斷蓄積,六大百億產業產值增長23.2%。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美。近年來,三門融合一二三產、農漁文旅一體發展,推動建設“鮮甜三門”品牌,同時全領域植入“鮮甜品牌”,讓“鮮甜三門”成為最閃亮的名片。

是山,就要壯闊。

2009年,三門在省內率先啟動農業“兩區”建設,已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7萬畝。2012年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2019年入選第一批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先行創建單位。眼下,三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並以“四好農村路”構築美麗縱貫線,把紅色亭旁之旅、綠色湫水峽谷、古色橫渡鄉村、藍色漁業園區串聯起來,打造多彩山海風光環。

是海,就要澎湃。

1949年,三門僅有漁船380艘,只能在近海捕撈。上世紀70年代末,三門建起全省最大的對蝦育苗廠,到1988年,成為全省5個對蝦養殖萬畝縣之一。如今,三門“中國青蟹之鄉”“中國小海鮮之鄉”的美譽響徹全國,三門青蟹、跳跳魚、縊蟶、望潮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三門青蟹品牌價值達到40億元,成為2018年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百強品牌農產品,獲得2019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區域品牌第69位,海產品類別排名第一。

2018年,三門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29.4億元,同比增長7.6%,增幅創5年來新高。到2022年,全縣鮮甜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和美安居——

從“靠海吃海”到“幸福鮮甜”

70载凯歌行进 三门:挺进湾区时代

每一天,三門都在書寫新的傳奇。

這背後,是拼搏進取的三門人,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以改天換地的精神,鑄就新時代的美好生活。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三門,被譽為“浙江紅旗第一飄”。1928年5月,包定等共產黨人領導發動亭旁起義,打響浙東革命第一槍,建立浙江省第一個紅色政權;1949年2月17日,三門解放,成為浙江省第一個解放的縣。

70年歲月崢嶸,三門大地不變的是赤誠的初心,不變的是鮮紅的旗幟。“赤膽忠誠、一心為民”的亭旁起義精神如同明燈,指引著三門人砥礪前行。

三門背山面海,沿海平原皆是唐宋以來圍墾海塗而成,塘堤低矮單薄,閘門設施簡陋,水害良多。上世紀50年代,三門人發揚起義精神,開始長達數十年的大面積圍塘。亭旁鎮各村支部帶領部分村民冒著冰雪嚴寒、翻山越嶺到蛇蟠島圍墾造田2萬多畝,為當地建造了一座“綠色銀行”。至1988年,三門共圍墾海塗87處,圍塗面積11.11萬畝。

在那段艱苦歲月中,三門人凝聚智慧,苦幹實幹創新幹,把興建水利轉變為發家致富的動力。上世紀80年代,三門把圍塘工程指揮部改建為海塗開發公司,實行塘地出租,養殖對蝦,做到開發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1988年,還吸引世界銀行灘塗開發項目考察團到三門,提供270萬美元低息貸款,建設對蝦、柑橘、棉花基地。

1997年8月18日,一場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席捲三門全縣,受災最嚴重的濤頭村,海水淹島長達46天,致使農作物全部淹死,土地鹽鹼化十分嚴重。

破而後立,被逼到絕境的濤頭人,想出了一條“種改養”靠海吃海的路子。浙江省第一個股田式公司和聞名一時的“濤頭模式”應運而生!如今村集體年均收入超過千萬元,曾經的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富村”。

也是那次颱風後,三門建成標準海塘,築牢沿海人民的“生命線”“致富線”。2019年,超強颱風“利奇馬”登陸台州,三門無人員傷亡,災區生產生活迅速恢復。

“濤頭村的土地改革,始終本著一個原則,那就是‘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多受益’。”濤頭村黨支部書記林後宜說。這背後,蘊含著一脈相承的“亭旁起義”精神。

信仰如炬照征程。近幾年,濤頭村抱團發展青蟹養殖產業,年產值可達1.7億元,也在三門掀起一股“種改養”的熱潮,縣內養殖面積迅速擴大。

如今,開拓創新的濤頭村又一次搶抓先機,接軌“一帶一路”,把“濤頭模式”帶到了海外,在東南亞、非洲建千畝海外養殖基地,開展“二次創業”。

三門人的生活多姿多彩。2016年,“三門祭冬”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花橋龍燈、楊家板龍、上鮑木偶戲等非遺項目獨具特色。同時,城鄉範圍內文化服務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農漁村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項目還被列入省級試點。

三門人的日子幸福鮮甜。依託三張“金名片”之一的亭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三門化紅色元素為百姓增收致富的源頭活水,自去年3月以來,亭旁承接1300多次黨性教育培訓和主題黨日活動,實現旅遊收入1000餘萬元。

在三門,像這樣創造“鮮甜生活”的農村還有很多。目前,三門縣160個漁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有300多萬元,漁民戶均收入近40萬元,去年帶動旅遊200多萬人次。三門縣共享“鮮甜”小康路被評為2019浙江省縣域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到2020年,三門城鄉居民收入比、農民收入與低收入農戶比有望縮小到2:1以內。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三門櫛風沐雨,前進的步伐更加堅定。

70载凯歌行进 三门:挺进湾区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