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每到與閱讀有關的節日,很多媒體就會做這樣一個選題:請各自行業的大佬推薦一些書單。

推薦書目時很多大佬會說:讀書是件很私人的事,自己列出的書單僅供參考。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以前我不太明白讀書怎麼是件很私人的事,從我個人的視角看出去,總以為自己認為的好書也會被別人喜歡。

但最近跟一些書友交流多了,發現大家對同一本書的評價真是各不相同。一些人對一本書評價極高,而另一些人卻大呼看不下去。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閱讀期待是否與現實相符

我們每個人閱讀一本書前,都帶著一定的閱讀預期。不那麼老練的讀者,閱讀預期會被書名以及書封上的宣傳賣點所左右。

但有時你會發現,一本書的宣傳給你製造的預期,並不符合這本書的現實。當這種落差產生時,你對這本書的評價便不會很高。

舉個例子,剛上大學時,我就聽說了《百年孤獨》,很多人對它讚譽有加,俞敏洪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興沖沖地從圖書館借回來一本,看著書封上“百年孤獨”這麼詩意的書名,以及推薦語中“魔幻現實主義”幾個大字,我不禁期待:這大概是一個具有魔幻色彩的英雄冒險故事吧。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我懷著這種期待翻開書,看了幾頁後疑惑叢生:它好像跟我想象的不一樣;再看幾頁覺得更不對勁,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卻不太明白作者要表達什麼意思。書中盡是些奇奇怪怪的人、奇奇怪怪的事,也沒有發生什麼讓人激動的故事情節。

我堅持著看了幾十頁便繳械投降,感覺自己上了當——這本書有什麼好的!

後來,我看了馬爾克斯的好幾部小說,像《禮拜二午睡時刻》、《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霍亂時期的愛情》等等。這些小說都很好看,它們讓我恢復了對馬爾克斯的良好印象,但《百年孤獨》 我卻一直沒有再讀過。

直到去年,我因出水痘在家休息一週。那一週裡,我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和他的自述《活著為了講述》。這次,我不僅讀得很過癮,還確切地感知到這部小說為什麼那麼受讚譽。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為什麼時隔幾年,我對一本書的評價會如此不同呢?除了人生閱歷的增加、審美品位的改變外,我覺得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把閱讀期待調整到了更適合閱讀這本書的位置。

所以,閱讀前,我們都需要問自己,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並去搞清楚這本書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比如說,一個男生苦惱於如何追女生、如何談戀愛,如果他去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他必定會大失所望,因為這是一本講道理的書而非傳授技巧的書。

知識儲備是否能支撐閱讀這本書?

每個人的知識儲備不同,會導致對一個作品的評價不同。讀書是這樣,聽音樂、看電影也是這樣。

以前段時間熱播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就讓我明白,樂理知識儲備不同的人,聽到的同一首歌是不一樣的。

在一場改編賽中,痛仰樂隊改編了王菲的一首《我願意》,現場得分很低。樂迷中不乏這樣的聲音:痛仰的改編無高潮、太鬆散、沒勁。我自己的感官體驗也是這樣。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但在專業點評環節,歐陽娜娜和張亞東從專業角度分析了痛仰的改編,指出他們降半音的操作以及電吉他的妙用,指出痛仰的每一處改編都基於歌曲本身做了最好的處理。

經他們一點評,我才明白痛仰改編中的專業性。我也意識到我這樣的普通聽眾和專業音樂人之間的差別:普通聽眾聽歌只憑感覺,他們判斷一首歌好不好聽,全看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能否挑起自己的情緒;但專業音樂人能夠分析式聆聽,他們聽的是音樂裡的“門道”。這就是不同的知識儲備,所導致的人們對音樂的不同評價。

說回閱讀,我自己還有另外一個例子:

有段時間我讀《社會性動物》。這是一本關於社會心理學的書籍,我讀得興致盎然。但當我將書中的知識點複述給我老公聽時,他卻聽得意興闌珊。之所以有這種差異,也與每個人知識儲備不同有關。

我有社會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儲備,這本書不僅喚起了我腦海中已有的知識,而且新知識與我已有的知識建立了連接。我閱讀的過程,就好比將很多知識連點成線的過程。

如果我再閱讀心理學領域其它書籍,則能夠連線成網,形成一整套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還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我自然感到很興奮。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而我老公,由於沒有這個領域的知識儲備,他閱讀時就不能get到書中的亮點。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書?

以上,我從“閱讀期待”和“知識儲備”兩個角度,講了為什麼不同人對同一本書的評價會有很大差別,其實是想說明一個觀點:在閱讀之前,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書十分重要。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那麼,我們該如何挑選呢?

我有2點建議:

1、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並從目的出發選書

閱讀目的可以分為以下3種:消遣,解決特定問題,純粹求知。

  • 以消遣為目的的閱讀

以消遣為目的的閱讀,適合挑選暢銷小說、繪本、通俗科普等類型的書籍。這類書讀著不費腦子,是工作、學習之餘換換腦子的最佳讀物。當然,“通俗”的定義也因人而異。對有些資深讀者來說,《百年孤獨》也可以供閒時消遣閱讀。

  • 為解決特定問題而閱讀

如果你閱讀的目的是解決特定問題,那麼,我有一個提示:

閱讀未必是最好的獲取特定問題解決方案的途徑。

為什麼這麼說呢?

書籍,尤其是某些領域的經典讀物,它的優點是具有開創性、奠基性,但缺點是不具時效性。它們往往能夠提供一套理論、思維方式和認知角度,但未必有對於當下的具體問題的解答。

以營銷類書籍為例,比較經典的有《定位》、《影響力》、《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等,這些書都開創了一派方法論的先河,但在如今這個多變的商業環境中,書中提出的理論未必適用所有情境,書中介紹的案例也未必符合今日讀者的需求。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獲取最新知識、最佳方法論,不如選擇一些課程、資深人士分享經驗的文章或者最新的研究論文。

但我並不是說讀這類書就沒有用,只是說,讀這類書,從獲取書本知識到實際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閱讀的當下,你未必能完全明白書中的理論是什麼意思,只有在實際應用中多留意具體情境,並在具體情境中將理論轉化為解決方案,才能更好地理解並應用。

  • 純粹求知的閱讀

如果你閱讀的目的是純粹求知,那麼,最好建立起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

想要了解一個領域的知識,如果我們從該領域中隨便挑幾本書看,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就僅僅是一個巨大森林中的幾棵樹、一個知識網絡中的幾個點。

掌握這個選書方法,能讓你的閱讀效率倍增

如果想要見到這個領域的全貌,最好的方法是閱讀該領域的基礎書目。

什麼是基礎書目呢?

教材或者介紹該領域歷史、淵源、知識流派的書籍,都屬此類。

國外有很多教材寫得都相對通俗、有趣,可以作為入門一個新領域的基礎書目。比如心理學領域的《心理學與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比如社會學領域的《發現社會》、《社會學的邀請》,比如哲學領域的《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等等。

當然,雖說有些教材比較“通俗有趣”,但它們也不會通俗到流行小說的程度。所謂通俗,是指語言簡練流暢、結構清晰、案例豐富,不僅介紹乾巴巴的理論。但同時,這些書都有極高的信息密度,初學者需要慢慢理解和消化。

如果你閱讀的目的是求知,那麼就要主動克服閱讀過程中的困難,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正如梁文道在《我讀》裡所寫:

我在香港教課的時候經常佈置一些功課作業,我發現很多學生遇到一些看不懂的書或文章就會說作者太糟糕,很差勁,寫的東西根本看不懂。他們從來不去懷疑到底是作者寫得糟還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不夠。如果是自己理解能力的問題就不應該躲避,應該想辦法看懂它。所謂學習就是從不懂到懂的過程。

2、看評論、看作者、看目錄

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書。

選書最忌諱的,就是僅憑書名挑書,最好先挑選幾本同一類型的書,再從讀者評論、作者評價、目錄內容索引等幾個維度去精選最適合自己的。

  • 看評論

和賣書電商網站上的評論相比,我認為豆瓣的評分和評論更具有借鑑意義。因為豆瓣上彙集的資深讀者比較多,評分相對公允。他們的評論也能從比較分析的角度,分析一本書與同類書相比的優缺點在哪裡。通過這些評論,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瞭解一本書的側重點,從而更精準地評估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但看豆瓣評分時,需要注意一點:一本書的評分人數是否足夠多。如果一本書評分高達9.0,但評分人數僅有三四十人,那就要當心了,有可能存在刷分現象,或者因為樣本數不夠多,不能準確體現這本書的水準。此時,最好多從作者背景、文字評論等角度去評估一下。

  • 看作者

作者的權威性是一本書最好的背書。

能夠體現作者權威性的點有如下方面:學術背景、與書的主題相關的工作經歷、之前的出版經歷等。如果一個作者沒有該領域的專業背書,那麼最好慎選 TA 寫的書。

  • 看目錄

一個好的目錄,基本上能反映一本書內容的全貌,社科類書籍尤其如此。

看目錄,你就可以判斷這本書是實操性的還是理論性的,是否有你最關心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否能反映一個學科領域的全貌。

結語

閱讀預期和知識儲備不同,決定了我們對同一本書的觀感不同、閱讀收穫也不同。因此,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挑選合適的書籍至關重要。

根據消遣閱讀、為解決特定問題而閱讀、為求知而閱讀這3種不同的閱讀目的,我給出了不同的選書建議,並從看評論、看作者、看目錄的角度,幫助你從同類型書籍中挑選最合適的那本。

閱讀之前,做好選書的功課,能大大提升你的閱讀效率、增加你的閱讀收穫。

以上,但願對你有啟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