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我国古代的武科考试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一共存在1200余年,历代共考中武状元284名。在广东的历史上,自明末和清初共考取五位武状元,他们分别为:明崇祯顺德县朱可贞、清嘉庆南海县姚大宁、乾隆年间嘉应州(今梅州)五华县也出了武状元李威光,潮汕地区在清初相继考中二位武状元,他们为揭阳棉湖林德镛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林德镛像

和潮州古巷的黄仁勇,他们高中武状元后,授予护卫京城和保卫金门岛的重职,为保卫京师的安全和捍蔽海疆、保卫沿海人民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揭阳棉湖武状元林德镛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林德镛状元匾

林德镛(1686-1722)字白庵。广东揭阳棉湖镇(今属揭西县)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殿试武进士第一名(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

林德镛幼年失怙,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事母至孝,终日在外打短工糊口,逐渐养成狂放不羁、争强好胜的性格。他为人好豪爽有义气,敢作敢为,颇有名气。青年时期曾当过渡工,撑渡于棉湖至榕城之间,因他体魄健壮,臂力出众,船行快速,慢发早到,胜似飞凤腾江,众称“飞凤渡”,来往乘客很喜欢乘搭其船。

林德镛自幼年习武,膂力过人,能挽六钧之弓。又得江湖拳师指点,终于练就一身武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赴省乡试中武闱第二名(武举人),康熙六十年(1721)赴京会试中武进士第九名,殿试一举夺魁中武进士一甲第一名,高中武状元。朝廷授予头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并加哈哈珠子扈,康熙帝对林很为赏识,康熙六十一年(1722)林曾护卫康熙帝御驾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行猎,同年10月,不幸患风寒而逝,终年37岁。

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中有一段武状元林德镛参加传胪大典盛况记载:康熙六十年十月初五,帝御驾亲临太和殿行传胪大典,武状元林德镛头戴三枝九叶顶,由传胪寺从午门进入太和殿,和榜眼杨大立,探花高瀚在丹陛下两旁排立。紫禁城五凤楼钟鼓齐鸣,太和殿前鸣炮三通,文武官员行三跪九叩头大礼。内阁官员传胪三次,武状元林德镛至丹阶下迎榜。在午门外榜亭张挂大黄榜,赐林德镛等武进士及第出身,授武状元林德镛盔甲、鸣炮三通,皇帝还宫。武状元林德镛出观大黄(金)榜,送武状元林德镛归第。一路沿街夸官,倍显荣耀。

林德镛是潮汕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但因病未能施展他的才干,便英年早逝,后人对此甚为婉惜,林德镛登第之后,曾在揭阳城西门街建造状元府,今揭阳榕城状元巷旧址尚在。

潮州古巷武状元黄仁勇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黄仁勇状元匾

潮州武状元黄仁勇(1762-1817)字学智,广东海阳县归仁都(今潮安县古巷镇)孚中村人。清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为庆贺嘉庆帝登基特开恩科,黄仁勇殿试中式武进士第一名武状元。

黄仁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困,直到12岁才进私塾读书,但志向远大,胆识过人,他不但读书勤奋,又喜爱练习武艺功夫,他练武的时候用过的巨石,重达三百多斤。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仁勇县试考中文科秀才。他刻苦学习文化可见一斑。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黄仁勇四世同堂匾

仁勇娶邻村池湖杨氏女为妻,仁勇的岳父杨展,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武师,在池湖家中开设武馆,招收徒弟,传授武艺。他见女婿身体魁梧,膂力过人,便劝他弃文习武,料他日后必有所成。从此,仁勇在岳父的调教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刻苦学习武技,苦练了十年之后,终于练就马步弓箭,角力技勇于一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遂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科赴省应武举乡试,一举考中武举人。同年上京赴兵部秋闱会试,可是在这次会试中,未能登上科甲。但他毫不气馁,暂留于京城中一佛寺,继续苦练武艺。三年之中,仁勇博取百家武技之长,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武艺精益求精。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据《中国历代武状元》一书记载: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仁勇再度赴会试,夺得二甲第二名武进士,获得了进入殿试资格。冬十月,策试中式武进士立于太和殿前,嘉庆帝侍太上皇(乾隆皇帝)驾临紫光阁,阅视武举马步射,又观阅武举技勇。在殿试中,仁勇精神抖擞,武艺高超,技压群雄。最后在挥舞120斤大金刀时,一时失手,大刀脱手而出。悬空而落,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仁勇急中生智,急忙来个“望月平衡”,上身微俯,使了一个“魁星踢斗”架式,用后腿奋力一踢,同时又用个“鹞子翻身”转过身来,将金刀轻轻接住。此时满殿君臣齐声喝彩,赞不绝口。皇帝阅毕武试驾返乾清宫,当殿钦点黄仁勇为丙辰恩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武状元,授头等侍卫。

黄仁勇中武状元之后,授予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之职(官正三品)镇守金门,他再娶傅丞相之女为夫人,傅氏随仁勇赴金门镇任职。黄仁勇在金门镇任职达十五年之久,任职期间,坚守海岛,抵御外侮,保卫黎民,政绩卓著,屡受朝廷嘉奖和封赏。嘉庆十六年(1811)49岁的黄仁勇积劳成疾,身体不适,上疏辞职,解甲归田。

黄仁勇为官清廉,刚毅仁勇,尽忠职守,守卫着祖国边陲海岛的安宁,嘉庆帝恩赐诰封四世武功将军(从二品)。回乡6年后,即于嘉庆二十二年病逝,终年55岁,今其乡尚有状元府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黄仁勇状元第

和练武石(上刻三百一斤,呈梯形,两边有抓手)

潮汕历史上的武状元

黄仁勇练武石

和执事牌一副,还遗有“状元”和“天子门生”牌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