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東北人,建國初期的東北經濟有多牛,你總該知道吧?

前一段時間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觀點,裡面說:“戰爭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科技和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對此我一直認為是胡編濫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站在東北地區經濟變革這個歷史背景下,我有點相信戰爭對於經濟、科技和生產力確有推動作用,當然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尚未平復,這不妨礙我們用熱愛和平的眼光去尋找發展經濟的道路。

作為一個東北人,建國初期的東北經濟有多牛,你總該知道吧?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以工業為基礎的鐵蹄踐踏了以農業為基礎的我國東北,從某種意義上講,東北地區自1931年起至1945年止,進入了以重工業為主的殖民地經濟,統治者為了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大肆的攫取資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開發資源的過程中,也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如果套用現在的說法,國民生產總值在飛速提升。下面是一組數據:

1931年9.18事變前夕,東北城市化水平為11.5%,1942年達到23.8%,而中國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達到18.96%;工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國2003年才達到 57.5%。

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當年或近年的中國航空線總里程目前沒有數據,但是可以參考的是,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 萬公里。

1938年,偽滿洲國共發電16.3億度,而且有亞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發電,1943年,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發電能力每年22億度,而到了 1949年整個中國發電量才43億度。

1939年東北鐵路里程超過10000公里,1945年達到11479公里,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22000公里,

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

1943年時,東北以佔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佔全中國49.4%的煤,87.7%的生鐵, 93%的鋼材,93.3%的電,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

到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亞洲第一。

解放後,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佔85%,臺灣佔10%,連年內戰的“一窮二白”的中國其餘部分只佔5%。

而建國後,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制定了第一個5年計劃,決定在東北地區以蘇聯援建重點建設為核心,開展工業建設,在此期間,在黑龍江投資3.12億元,用於煤炭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煤礦13座;在吉林建設了當時全國第一大的熱電廠,並對豐滿水電站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全國第一的水電站;在遼寧的鞍山、本溪建成為全國最大的鋼鐵基地。

作為一個東北人,建國初期的東北經濟有多牛,你總該知道吧?

可以說,這些大規模的建設是國家在摸索工業化進程中邁出的第一步,這也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遼寧省的GDP曾一度領先全國,號稱共和國長子,吉林和黑龍江省也一度在前十以內。

下面是1954年全國各行政區的GDP排行,從這我們能看出東北經濟當時有多牛。

作為一個東北人,建國初期的東北經濟有多牛,你總該知道吧?

其實,對於“建國初期東北經濟為什麼這麼牛?”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

建國初期東北的快速發展是戰爭、資源與歷史共同造就的結果,是戰時工業的延續,領先全國走了工業化進程中重要的一步。

作為一個東北人,建國初期的東北經濟有多牛,你總該知道吧?

然而,站在發展的角度說,有些事根本就沒有終點,隨著資源的快速消耗,老工業基地建設式的“爆發”經濟終將走下舞臺,而隨著資源枯竭、人口流失、老齡化加劇,東北的經濟發展漸漸失去了基礎,也不再富有彈性,在如今以互聯網、雲計算、新材料、新制造為風口的經濟模式衝擊下,未來東北的發展之路等待著有識之士進一步破解,這片黑土地似乎也在呼喚著年輕一代,建設家鄉,人人有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