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面臨七大風險挑戰

保險行業面臨七大風險挑戰

  2018年7月,中保基金公司在京發佈《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18》(以下簡稱“行業風險評估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保險行業加快回歸本源,發展穩中向好,產品保障功能凸顯,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報告分別從流動性風險、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風險、經營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公司治理及合規風險、聲譽風險等七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方面,對2017年乃至當前保險行業面臨的風險進行深入剖析。

  此外,從結構來看,本次行業風險評估報告分為經濟金融環境、行業運行情況、行業風險評估和專家觀測視角四篇。在回顧2017年度保險業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報告對行業運行形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闡述,並著重對當前行業經營發展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展開剖析。

行業運行穩中向好

  2017年,保險業務發展穩中向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66萬億元,同比增長18.16%;資產規模穩步增長,總資產16.75萬億元,淨資產1.88萬億元。風險保障水平快速提高,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4154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5%;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能力增強。行業迴歸本源,業務結構持續調整優化;資產配置更加多元,資金運用收益率5.77%;行業償付能力總體充足。保險密度、保險深度穩步上升,保險市場主體日趨豐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力度不斷提升。2017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3.7,相比2015年69.2、2016年71.2的水平進一步提升。

七大風險挑戰的考驗

  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雖然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從外部環境看,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錯綜複雜,各種風險和矛盾變化的不確定性可能給保險業帶來較大的影響;從行業內部看,保險業正處於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期、多年積累深層次矛盾釋放期和保險發展模式轉型陣痛期的“三期疊加”階段,一些重點領域和重點公司的風險逐步暴露。部分風險屬於“灰犀牛”式的風險,主要涉及少數問題公司;有的風險反映了監管空白、漏洞和短板,主要是跨領域、跨行業、跨市場的風險傳遞;有的是新業態新形式帶來的風險;有的是由行業、監管正處在轉型時期帶來的衍生風險;另外,保險監管還存在短板和漏洞,仍處於自我修復、不斷完善的進程中。

  報告力求把握行業風險演變的新形勢,對流動性風險、轉型面臨的風險、公司治理風險等進行了重點梳理,將過去一年乃至當前我國保險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挑戰歸納為七個方面:

  1.部分公司出現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雖然行業2017年現金流整體較為充裕,但個體分化明顯,局部流動性風險隱患顯現。部分人身險公司在業務結構調整期保費流入下降,同時退保金大幅增長,滿期給付總量仍處於高位,現金流出壓力持續上升。部分公司過去高度依賴中短存續期業務,資產負債錯配嚴重,現金流面臨嚴峻考驗。此外,部分過去經營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的公司業務存量餘額較大,考慮到這幾家公司將面臨較為集中的滿期給付壓力,需要警惕流動性風險。

  2.人身險業務轉型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部分公司主要在售產品停售,但多數中小公司缺乏開發保障型產品的經驗數據及精算能力,產品開發壓力較大。二是銀郵渠道集中給付型產品停售,保障型產品銷售能力不足,保費增速大幅下滑;個險渠道建設成本高、週期長,中小公司較難補齊渠道短板。三是負債久期拉長、長久期資產較少,行業整體市場風險和保險風險最低資本要求提高,同時民營資本流入大幅減少,人身險公司償付能力指標普遍下滑。四是伴隨著產品切換,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也逐漸向長期化、複雜化風險轉變,對公司風險管理、投資、運營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3.產險公司經營壓力較大

  2017年近八成公司處於承保虧損狀態。車險方面,市場競爭依舊激烈,高費用率持續,近九成公司車險綜合費用率超過40%。高費用問題帶來中小公司虧損局面難以扭轉,差異化經營策略屢屢受挫。非車險方面,保費收入快速增長,2017年增速達24.21%,自2013年至今首次超過車險增速;但非車險承保虧損加劇,經營問題較多。傳統非車險種費率走低,保證保險業務風險需持續關注,部分意外險產品背離保險本源。

  4.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面對利率風險挑戰利率市場波動對保險公司資產端與負債端均有較大影響。一方面利率市場波動加劇,保險公司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難度增加。同時,當未來利率進入下行通道時,保險資金將面臨較大的再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使得保單成本始終處於高位。保單高成本的壓力傳導到資產端,倒逼部分保險公司提升資產端風險偏好,增加權益資產、低信用等級債券等的投資,加大了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

  5.信用風險需持續關注

  一是債券市場主體評級下調與違約事件增加,風險企業性質、違約券種範圍不斷擴大,保險資金投資債券面臨的信用風險增加;二是隨著保險資金投資非標資產佔比提升,信用風險敞口有所擴大。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攀升帶來保險資金投資信託、債權計劃等非標產品的潛在信用風險提升。另一方面,部分非標產品蘊含違約風險,投資相對穩健的保險債權計劃的信用風險也值得關注。

  6.公司治理及規範經營方面存在較多問題

  一是公司治理薄弱。部分公司股東股權存在重大風險隱患,公司治理有效性不足,關聯交易風險突出,內部管控機制缺失。二是違規經營問題突出。2017年監管機構對機構罰款金額達1357萬元,行政處罰力度前所未有。處罰事項最多的為電話銷售欺騙投保人。三是經營數據失真,主要集中在車險和農險,此外存在部分由於指標口徑問題導致數據失真的現象。

  7.聲譽風險不容忽視

  一是項俊波案件嚴重損害保險監管形象。二是冒用保險機構名義的違法案件擾亂行業秩序,損害行業誠信形象。三是銷售和理賠糾紛投訴居高不下,對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量快速增加,創新型險種投訴日漸增多,行業面臨的聲譽風險形勢較複雜。

專家視角

  由專家委員會專家撰寫的八篇風險觀測專題文章,集中反映了對非車險經營虧損、商業車險改革、利率風險、壽險公司轉型、信用風險、長期股權投資估值等問題及對策的思考和研究。

  專家對2018年保險行業風險及應對策略進行了全面剖析及預判,專家認為,從長期看,保險公司仍然要防範低長期利率的風險。相比於2017年,2018年無風險利率呈下行趨勢,市場缺乏高收益的投資機會,人身險公司負債久期較長、成本較高且有一定剛性,面臨投資資產到期後再投資的風險。

  專家認為,銀行系壽險公司在轉型發展中存在戰略同質化高、資本補充難度大、業務結構調整難、產品銷售過於依賴母銀行等問題,專家從實施差異化戰略、形成市場化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機制、重塑公司業務結構、深化集團協同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非車險方面,專家建議在監管層面實施分類監管、推動強制保險落地、加強產品監管、提升費用透明度;在市場層面加強風險管理教育、定期修訂純風險損失率表、計提巨災準備金、嚴控中介費用;在主體層面堅持正確的發展戰略、經營理念和績效評價導向。此外,未來商車費改應從產品多樣化和費率市場化兩方面進行深化改革。

  專家認為,2017年以來,保險資金投資債券和非標產品面臨的信用風險整體趨於上升,以外部評級為基礎的保險資金信用風險管理存在一定的滯後,信用風險管理應該落實“償二代”要求,堅守底線,建立內部信用評級體系,進行多維度動態管理,利用大數據及AI技術,並制定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行業內資產負債錯配一直存在, 2018年監管發佈《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規則(1-5號)》,有利於行業加強資產負債管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