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今年考上公務員,結果原單位要分批參公,你怎麼看?應該怎麼辦?

自卑毀人一生


當然是選擇去公務員單位上班。當時既然選擇報考這個單位,相信它就有十分吸引你的地方,而不是單純靠的是編制。

對於體制外的人來說,可能很難分清楚公務員和參公的區別,說的通俗一點就像是嫡親和表親的關係。那事業編制跟公務員性質還是不一樣的,相信題主是為了在體制內獲得更好的發展於是選擇靠公務員的,經過努力收穫成功,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之所以會糾結,可能是有下面這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待遇方面,如今原單位開始分批參公了,那麼之前所體現出來的事業編制同公務員的查詢就很小了,可以說忽略不計了。

二是人際關係方面,在一個單位中工作了一段時間,不論是對工作內容還是對一起工作的同事都非常熟悉了,而到了一個新的單位中,很多都充滿了未知數,讓人難免感到心裡沒有底。

三是工作經驗方面,到了一個新的單位是要從頭開始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實習期,工作成績也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獲得領導的認可,而在老單位的話,這些都不要考慮。

那麼為什麼建議去新單位上班呢?

一是公務員晉升體系更加的完善。雖然參公也是具備了公務員的晉升體制,但畢竟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還是不如直接轉換成公務員身份更加的保險。


二是原單位政策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題主也說的很清楚是分批參公,具體是什麼政策恐怕還沒有詳細的政策,自己是否能在第一批順利參公呢?這個也不好說。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參公順利,那考公務員之前的付出都沒有什麼太大意義了。在體制內,由於部門較多,管理起來比一般的公司更為複雜,一個政策是否可以順利推行下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其中遭遇領導變更,或者大方向發生了變化,那麼之後所有的都會發生變化。

在個人所在的地方,也聽說體制內的朋友要參公,可最後好多都不了了之,加上近幾年對編制管理越來越嚴格,參公的希望是越來越小的,所以比起一個有變數的方向和一個確定的方向,你選擇哪一個?


三是新的單位可以給與你新的技能。在體制內工作和在企業中工作有一點不太一樣,那就是你需要具備多種技能,我的一個朋友就在體制內工作,她經常會被調到別的部門去,剛開始在專業性較強的部門,後來由於辦公室缺人,於是被調過去搞黨建工作,後來又被借調去別的單位幫忙。在體制內,你的專業是什麼,已經具備什麼技能等不適特別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否快速勝任新的工作。

如果你離開原單位去新的地方工作,對自己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機會,可以讓你獲得更好的成長。

那麼要去新的單位應該做什麼準備呢?

一是按照規定時間儘早報道。既然題主的原單位現在開始分批參公了,那麼人事部門會非常忙碌,一些材料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比如是否要更換單位名稱,是否變更單位職責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議題主要儘早準備材料,避免因為這些因素造成一些麻煩。

二是瞭解新單位的工作內容,對於題主來說,從體制內的一個單位過渡到另一個單位,需要適應的時間應該不長,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通過認識的人瞭解一下新單位的主要工作內容,方便自己能儘快適應新的崗位。

最後想說的是,既然當時選擇了新的發展方向就勇敢走下去,畢竟未來的路還很長,你的職業規劃應該由你自己來完成。


西米鹿小鹿


就題主這個具體的問題,我們來淺談一下公務員與參公人員的優劣勢以及如何選擇工作方向。

一、公務員與參公的含義?

1.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並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2.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它是指對政府委託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二、公務員與參公的區別(優劣勢)

1.從編制上來看

按照國家規定,公務員全部是行政編,事業單位則是事業編,而參公則比較特殊,介於行政編制和普通事業編制之間的一種特殊事業編制身份。

參公事業人員仍然保留事業單位編制,沒有列入行政編制,本身不是“公務員”身份(廣東,浙江,山東等除外),因為受編制限制,個別省份及地區參公事業人員不允許與行政機關相互流通。

2.從名稱上來看

參公人員的名稱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從廣義上講具有公務員身份,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務員。

3. 從待遇上來看

參公人員錄用、考核、晉級、工資待遇、福利與本地區公務員基本相同,都是財政全額撥款,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約束。

4.從轉任上來看

一般來說,事業編不經過考試是沒法轉任到行政編的。但參公單位卻比較特殊,它能與公務員進行轉任。從公務員單位調到參公單位,編制就由行政編變成了事業編,反之亦然。

例如:在山東省,參公人員想轉任到機關當公務員要看這個單位有無多餘的行政編,而公務員轉任則無此限制,參公人員轉任比公務員轉任有難度,在某些情況下,參公人員轉行政編也要進行考試。

三、如何在兩者之間選擇工作方向

1. 看自己對當前工作的滿意度

題主原本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今年考上公務員,結果原單位要分批參公,於是就開始糾結了。其實題主重點糾結的點是原單位要參公,說明題主對當前的工作是相對是滿意的,如果不滿意,無論是否有參公這一項,都會選擇公務員。

2.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目標

如果對自己的工作環境要求比較高,想要有極大的晉升空間,那麼可以選擇公務員;

如果想要比較休閒的生活,有充足的閒暇時間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那麼選擇事業編,等待分批參公。

3.從兩者優劣勢來看,選擇自己傾向型的

目前不知題主屬於哪個省份?事業編制具體是省市級還是縣級編制?考入的公務員是哪個級別?所以還需要根據當地具體的政策走。

從地域上來看,公務員的確比事業編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並不能一概而論。比如:鄉鎮機關為我國五級政府的最低一級,鄉鎮公務員的工作,絕對談不上輕鬆,特別是剛入職人員。

上級的所有政策,幾乎全部由鄉鎮機關來落實,如計劃生育、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等,內容多而且雜。所以鄉鎮公務員的工作壓力還是挺大的。而事業編雖然在身份上不如公務員,但其工作內容相對單一,壓力肯定也不會像鄉鎮那麼大。

從轉任上來說,如果選擇公務員,在入職一段時間後,發現不適合自己,可以從公務員單位調到參公單位,而在參公調入公務員,就會比較困難了。

從待遇上來說,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資差別不大,並不存在公務員工資高於事業編的情況,而且事業編可以走職稱,在一定程度上,漲工資可能要快於公務員。

以上,無論哪種體制,工作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雖然都是體制內人員,但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比,我認為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一是晉升途徑更寬廣。公務員屬於行政編,有一套正規完備的晉升機制,從科員到副科再到正科以此類推,只要你不出現什麼問題,一般情況下都能熬到一個不錯的職位。即便沒有相應實職,也可以享受相關的待遇。相比之下,事業單位屬於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的晉升途徑相對來說非常的狹窄,即便是參公,事業單位的由於人員多,職位少,晉升的機會肯定不如公務員多,相應的晉升的途徑也相對較少。

二是福利待遇更好。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相比,在基本工資上面差別不是很大,但是涉及到員工福利待遇,公務員比事業單位好的不是一點半點,像崗位津貼、地區補貼、車補、年終獎、員工正常節日福利等方面,公務員一般都是比事業單位要高。

三是社會地位更好。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官僚主義在社會中根深蒂固,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千方百計的為了做官考公務員,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公務員在人們心中或多或少的有很高德社會地位。但是事業單位就不一樣了,事業單位雖然也是承擔公共事業管理職能,但是相對來說,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還是無法與公務員相提並論,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在事業單位上班還要繼續考公務員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題主還未真正的參公,只是聽說要參公,我認為目前已經考上了公務員,就不必去糾結要不要去,我的答案是肯定去。



一文66172293


公務員凡進必考,能考上公務員,都是有才之人,機會難得,應該珍惜。

原來的事業單位“分批參公”,這是不可能的。首先,事業單位參公,是由省公務員管理機構一次性審批,沒有將同一事業單位內部分批參公的。其次,根據遼寧省事業單位改革試點,事業單位今後不再參公了。

1、事業單位參公的審批程序:事業單位參公是否,是按其承擔的行政職能確定的。完全或者主要承擔行政類職能的事業單位,才能由同級政府組織人事部門的公務員管理機構,逐級向上申報,最終由省公務員管理局審批。事業單位參公的審批,是按其職能一次性核准。

單位參公之後,單位內所有在崗在編的幹部身份人員,都可以通過培訓、考試過渡為參公人員。因此,過渡為參公人員,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幹部,二是有編制,三是在崗。尤其是前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2、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不再具備參公屬性:參公不參公,是由事業單位行政職能決定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之後,將所有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類職能,劃轉到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今後,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類職能。因此,事業單位沒有了行政職能,就沒有了參公的依據,也就失去了參公的可能性。

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雖然承擔的是行政職能,但有政策明確規定,依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根據遼寧省今年7月份完成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即使是目前依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的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也取消了參公屬性。已經取得參公身份的事業人員,暫時保留參公身份和待遇,問題是單位已經取消參公屬性,個人身份保留就成了無根之水。保留的原因,只是參公人員職稱、崗位等待遇如何對接,其政策未明而已。


公事吧


所謂參公,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在談論我的看法之前,我們先看下參公人員與公務員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1.區別

參公與公務員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編制,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本質上還是事業編制,而公務員的工資福利都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屬於行政編制,與國家各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編制是一樣的;

2.聯繫

兩者最大的相同點應該就是薪酬福利這一塊了。根據國家規定,參公事業單位員工應按照公務員管理法進行管理,並進行公務員登記,這其中包括包括薪酬,福利,保險,退休待遇水平,職務調動、升降、任免、辭退等等,應全部和公務員標準一致。

然而,以上所謂本質的區別,即行政編與事業編的問題,在你原事業單位分批參公後,也擁有了相應的轉換渠道(之前,作為非參公單位,想轉行政編必須通過考試)。

比如:你原單位同事,即使沒考公務員,但他只要找到相應的黨政機關接收單位,並且原事業單位也同意調出,參公事業單位人員與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可以相互調動的,一旦調動成功,他也可以順利完成事業編向行政編的轉換,這與你通過考試獲得的公務員身份基本沒有差別……

雖然眼下可能讓你不太舒服,畢竟,自己辛苦考試獲得的公務員身份,別人只要找到願意接收的黨政機關,也可以和你一樣完成蛻變……

但我認為你的眼光可以放長遠一些:

1.首先,你通過考試獲得的公務員身份,別人可能也需要動用資源才能獲得,本質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某些地區,參公人員想轉任到機關當公務員還要看這個單位有無多餘的行政編,而公務員轉任則無此限制,這些也都是你的優勢點;

2.其次,建議少做這些橫向比較,多往前看。有了公務員身份,你可以直接進入國家及各級的黨政機關工作,這與在參公事業單位(即使作為黨政機關的下級機構)工作,無論在身份地位、發展空間、薪資福利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上的那些人和事。有關人力資源、職場社交、職業發展的問題歡迎隨時交流,共同進步。

<strong>


職場百態1020


不要後悔考公務員,公務員在一定程度上比參公事業單位有優勢,況且原單位參公後,不一定所有人都可以轉為參公管理。

1.考錄公務員是事業單位人員一條很重要的出路。

就目前情況來看,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還是有所區別的,雖然兩者都被稱作是鐵飯碗,但是整體比較而言,事業單位的飯碗還是沒有公務員的飯碗硬,所以也就有很多已經成為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要花費很多辛苦去考公務員。題主選擇考公務員絕對是正確的選擇,在事業單位,尤其是基層事業單位,想要發展晉升真的很難,而對於公務員來說,除了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好以外,現在又出臺了職級並行政策,也就是有了兜底的政策,即便職務上難以得到提拔,還可以在職級上有所晉升。

2.事業單位參公,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參公,也就是說你原單位不可能全部都轉為參公人員。

雖然社會上很多人感覺,事業單位參公以後,原來的所有人員都可以成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但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就像題主所說一樣,即便你們原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了,也僅僅是單位的領導或者那些通過過渡考試的人可以參照管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需要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的。所以說,你根本沒有必要後悔努力考公務員,如果你當時不考公務員的話,你也不一定能從眾多同事中脫穎而出成為參公人員,畢竟編制數在那裡擺著呢,要是全部人員都可以通過單位參公而轉為參公人員,對於眾多辛辛苦苦考試的人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平。

3.參公人員和公務員還是有所區別的,現在參公事業單位正在機構改革而逐步取消參公屬性。

雖然參照公務員管理和公務員在工資待遇、職務晉升等方面都一樣,但畢竟參公單位仍然屬於事業單位,參公人員所佔用的編制仍然屬於事業編制。如果事業單位不改革的話,參公人員和公務員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現在事業單位正在進行分類改革,參公事業單位同樣也在進行改革,很多單位又取消了參公屬性,這樣的話,原來的參公人員大部分會調入行政單位,但也有一部分會進行分流。像某些地區參公事業單位改革,很大一部分參公人員直接成為了事業身份。

總之,公務員和參公人員還是有區別的,並且即便單位參公管理,單位原有人員也不可能全部都成為參公人員。

“中省直遴選”專注體制內問題解答,歡迎加關注繼續交流。

中省直遴選


你既然已經考上了公務員,就穩穩當當的去公務員單位就可以了,而不用考慮原來事業單位分批參公的問題。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第一,你要了解事業單位與參公事業單位的區別。

因為你原來就是在事業單位,然後你參加了公務員考試考上了公務員,就說明你本身不想在事業單位繼續工作了,想離開事業單位的崗位去公務員單位工作。而參公事業單位本質上是和事業單位沒有什麼區別的。參公事業單位在人員管理,工資表現形式,工作職能上走的是公務員單位的途徑。雖然參公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執行的是公務員的工資,不執行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但其本質上還是事業單位。



第二,你要了解參公事業單位公務員也是不能和行政單位的公務員隨意調動的。

因為參公事業單位的本質仍然是事業單位,所以他們的參公公務員是不能直接調入機關單位的公務員崗位的,只能在同樣是參公事業單位的單位間進行交流。你比如要是其他的機關單位有遴選公務員機會的時候,你們參公公務員是不能報考公務員崗位的。而你只有做到參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的時候,才可以有機會通過調任方式到公務員單位擔任領導班子成員。通過調任方式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一般的年齡也控制在45週歲以下,所以也是要把握好時間的。


第三,你要了解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具體情況。

下一步的機構改革中,國家將不再保留參公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取消參公後,已經登記為參公管理的公務員員中,除省考、軍轉幹部、群團機關等六類人員可以在公務員崗位自由轉任外,其他參公事業人員只能暫時停留身份和待遇,劃轉到事業崗位,待國家相應的政策措施出臺後,確定其身份待遇。

所以,你瞭解以上三點後就知道,參公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單位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所以你就好好的去公務員單位工作吧。


人生—局棋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道題。如果換做我的話,我就安安心心去新的崗位當我的公務員。


參公事業編和公務員之間還<strong>是有差別的

1、參公事業編的本質還是事業編,而非公務員。

參公的意思是指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他們的工資收入、職務晉升以及退休待遇等都等同於公務員。

2、參公事業編轉公務員受限制

這點主要體現在崗位交流上:公務員可以自由轉任到任何參公事業單位或非參公事業單位任職,而參公事業編想到機關單位任職就會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年齡、任職年限,甚至有些地方程序上就是禁止參公事業編調任到某些機關單位的。

其實質意思就是指,機關單位想提拔本單位的公務員,但受限於本單位領導職數問題,該單位就可以把欲提拔的公務員推到其他黨政機關或放到某個事業單位任領導職務;而參公事業編任領導職務,一般只能在事業單位或者鄉鎮任副職,想一步到位到黨政機關任副職,難度挺大。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進行,參公事業編會逐步退出崗位編制

事業單位改革除了單位間合併、撤銷,人員變動也是事業單位改革一大難點和亮點,按照目前已公佈的指導文件來看,只有執法類事業編是大概率轉公務員的,其他事業編(含參公)到底怎麼改,還存在一定變數。

此外,參公單位會隨著職能劃分,也向兩極分化:一類轉為純事業編;一類轉為公務員。

所以從這點考慮,縱然題主原單位全部參公,也僅僅是過渡階段,最終歸為事業編還是公務員,還是不確定的。


總的來說,如果我是題主,我還是選擇正兒八經的公務員,起碼公務員改革已到位,不像參公事業編在未來還是存在變數;何況編制不穩,在單位上班,心也不定,幹起活來就容易犯錯。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3年鄉鎮街道基層工作經歷,3年市本級機關單位工作經歷;體制職場規則的觀察者、解讀者。關注我,一起了解體制內的那些事。

事業單位搬磚狗


個人觀點,還是公務員好些。雖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用咱們老百姓的話說都是吃公家飯的,能考上任何一種都不容易,但二者在一些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

從公眾認可度亦或社會職業排位上看,普通群眾更認可公務員,覺得進入了公務員隊伍就代表著擁有了政府的權力。當然這種認知是不對的。權力是百姓的,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但我們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還是很重的。

從各項待遇上看,公務員是優於事業單位的。主要是公務員是國家完全保障的,而事業單位則不同。有的是全額保障,有的是自負贏虧。雖然有些是參公,但參照和就是還是有差別的。比如,有的事業單位取消公務車後,發放交通補貼政策落實的就很不好。

再有一點,作為已從原單位考上公務員的你,還會考慮原單位參公問題,有些不可理解了。要知道,任何領導都不喜歡從他手下離開他的人。你覺得你留下,會有好果子吃嗎?沒人會覺得你是因為感情留下,都會懷疑你的動機。而且你再也不會得到重用。

所以,既然離開了,尤其是還考上了公務員。不要猶豫了,一往如前地住前走了。


都市邊緣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參公單位,即參照國家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使用事業編制,並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而參公,是列入參照管理範圍的工作人員,要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進行管理。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與公務員的根本區別就是,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而參公人員的編制為事業編制。

你原本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公務員,結果原單位要分批參公。關於這點,我是這麼看的:

1、公務員變成參公,是未來的趨勢

現在國家正在不斷壓縮公務員編制,比如,現在各地區的公務員,都變成了事業編制,變成了合同工,但參照公務員管理。除了一些公共崗位之外,其他不再保留公務員編制。現在醫院和學校都在改革,讓醫生和教師都變成參公。這是國家未來改革的重要趨勢。

2、公務員變成參公,會讓你的壓力變大

以前說公務員是鐵飯碗,只要考上了,你這輩子可能就是做公務員了。但是現在一般是合同工,三年一簽,這樣你為了繼續留在所在的崗位,就必須非常努力,這會讓你的壓力變大。這對提升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3、激發就業市場的活力

現在是雙向選擇的就業市場,其實,每個人的選擇都很多,當你覺得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做久之後,覺得不適合自己了,你也可以跳出來,去到民企去工作。以前公務員辭職是比較難的,現在就比較簡單了。公務員變參公,讓就業市場的活力提升,越來越多的參公人員,走向求職市場,走進民企。


現在已經沒有了所謂穩定的工作,每個人都處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之中,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讓你更好地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