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乾陵玄宫即位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梁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鸵鸟 在翼马和华表之北,相隔大约200多米处,出现两只东西相对的鸵鸟,又被称为“鸾鸟”。鸵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仗马与牵马石人 紧挨着鸵鸟之北,排列着五对石马,其中三对石马的旁边,站立着一名牵马人。马身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拄剑石人像

接下来,神道气氛变得凝重,十对高约4米的石人,拄着宝剑夹道而立,被称为“直阁将军”,乃侍卫皇帝的将官。石人头戴平巾帻,腰束革带,宽袍大袖,并足恭立,蓄须直视,表情各异:有的紧皱眉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神态虔诚,有的面带微笑。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无字碑

碑身由一整块巨石雕成,高约7.5米,宽约2米,厚约1.5米,重量接近100吨。碑额未题碑名,正中有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总共九条螭龙,所以又称“九龙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刻画出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以及各式花草纹,线条精细流畅。

此碑原本无字,但是宋金以后,游人开始在碑上题字,经过元、明、清等朝代,碑上逐渐布满文字。其中,公元1135年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完整,以契丹小字刻写,旁边有汉字译文。因为契丹的小字早已绝迹,所以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契丹小字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述圣纪碑

碑顶、碑身和碑座正好分为七节,故此碑又被称为“七节碑”。石碑高约8米,重约90吨,顶部呈庑殿式,四檐下各有一力士头顶斗拱。碑文由武则天撰写,唐中宗李显书丹,记述高宗的文治武功,开创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六十一蕃臣像

在述圣纪碑和无字碑后的阙下,分布着两组东西相对的石人群像。它们整齐恭敬地排列在陵前,西侧有32尊,东侧有29尊,总共有61尊,乃唐王朝下属的少数民族官员、邻国王子和使节的形象。唐高宗入葬的时候,他们前来参加葬礼,武则天为宣扬大唐的国威,将他们的雕像立于陵前。如今,它们绝大多数的头部已被毁坏,留下众多的猜测。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石狮子

在乾陵陵园的四门之外,蹲踞着四对高大的石狮,以朱雀门前的最为雄伟。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表情威猛,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一般,增加了整个陵园的气势。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毕沅碑

在整条神道的尽头,树立着一块大清乾隆年间所立的石碑,由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唐高宗乾陵”五个大字赫然碑上。但是,他并没有提到埋葬在这里的武则天,或许有所褒贬吧?望着碑后的梁山,乾陵地宫的入口,就在314米外的东南坡上,那里从来没有被盗扰过,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墓道是由南向北呈28o的斜坡,宽3.9米,水平长26.3米,墓道用红褐色土夯筑,两侧墙上有壁画。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过洞为券顶土洞,长、宽、高随墓内坡度不同而异,一般高3.15米.长 3.72米,宽2.44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这是盗洞,据说是俢墓人的后代作为。因为他们知道墓道的准备位置。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小龛8个,龛为土洞,四角攒尖顶,长、宽各1.8米。小龛分别在第2、第3、第4、第5过洞近底部的两壁。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前墓室长4.54米,宽4.45米,高6.3米。东、西壁略呈弧形,顶为穹隆顶,顶悬挂油灯的铁钩一个。四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前墓室长4.54米,宽4.45米,高6.3米。东、西壁略呈弧形,顶为穹隆顶,顶悬挂油灯的铁钩一个。四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部。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名仙蕙,死于唐大足元年(701年),时年仅17岁。后与她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墓道全长87.5米,宽3.9米,墓室深16.7米。全墓由墓道、5个过洞、6个天井、甬道、8个便房、前后墓室组成,象征着永泰公主生前居住的多宅院落。墓道两则有巨大的青龙、白虎和身穿战袍、腰配贴金宝剑的武士组成的仪仗队。天井两侧的便房内放着各种三彩俑群和陶瓷器皿等随葬品。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便房,用于存放陪葬品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天井,相当于庭院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这里红色线标记的区域是盗墓口,盗墓贼怕从门里进入有暗器,于是从左上角挖洞进入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前墓室,四周墙上的壁画是仿制的,原始的已经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墓志铭,记录永泰公主生前身份以及故事。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后墓室,下葬时的金银财宝已被盗墓贼全部偷走,只剩下壁画,棺椁等。

乾陵,是唯一一座未被盗墓的帝陵,也是唐代唯一一座双帝合葬陵墓

乘车:可以在城西客运站坐西安-乾县的长途汽车,或路过乾县的车到乾县下。在乾县长途汽车站打车到乾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