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三观”?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三观“太正”的人,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标准。

这样的人往往做事靠谱,和他们一起工作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三观“太正”的人经常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从心理学角度看,我们应该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原因如下。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

一、无法做到平等的沟通

对于那些三观“太正”的人来说,他们很喜欢站到道德的制高点批判他人,而每次他们在“说教”他人时,被教育的一方内心都是不悦的,但是他们自己却坚持认为这是为了对方好。其实,这只是一种变相的“自大”。

案例

有位来访者的孩子因为早恋和父母闹翻,她离家出走后父母费尽心思去寻找她,可是人回来了,关系却很难回到从前。孩子心里不愉快,做父母的也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但是咨询师认为,是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这对父母听到后一脸质疑:“我每天都叫她要专心读书,可一直没松懈过呢!”

其实,这并不是平等的沟通,只是一方的说教。真正的沟通应该做到把彼此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接纳对方和自己思想不同之处,而不是强行向对方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很多父母的三观“太正”了,他们总认为自己是过来人经验丰富,所以打着“我为你好,我比你懂”的旗号去教育孩子。

然而,教育的前提是认同,你都不认同自己的孩子,孩子又怎么会对你心服口服呢?这时候又有很多家人要提问了:“他的思想那么古怪,我也要认同吗?”一句话其实又暴露了家长的自大,你认为的“古怪”可能是他的奇思妙想,他愿意和你分享这些心情说明孩子是信任你的。请不要辜负了这份信任。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

二、相处会给人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三观“太正”的人往往都有一定的“精神洁癖”。他们对自己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同时他会也会不自觉地想要去改变身边亲近的人。所以,他们在同事,长辈面前也许是彬彬有礼的能力者,但是在伴侣面前就是一个令人感到压力的存在。

案例

一位即将奔三的女翻译,最近和男友的相处产生了很多问题。男友比她成熟,收入也高过于她,但是在和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五年的恋爱时间里,她没有一次吵架吵赢过她的男友。而且男友一直在给她传输一种生活非常现实,我们必须越来越优秀的思想,这让她经常觉得压力爆棚。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

咨询师认为,理想的感情应该让人觉得放松而不是充满压力和烦恼的。婚姻与家庭咨询的理论中,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亲密关系里的力量之争。在这段感情中,女方放弃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权利,她选择去迎合对方的三观,而男方则也习惯了这种在关系中的力量感和掌控感。其实,很多情侣都存在这样的相处模式:只有一方选择道歉。

有些情侣双方都能接受这样的模式所以也可以继续相处,但是有些人心里是一直存在压力的。三观“太正”的另一半几乎都是亲密关系中的绝对领导者,他们喜欢挑剔伴侣的缺点,喜欢把自己的三观强加给对方,他们的控制欲极强,但是他们往往在事业上也比较成功。这导致很多人选择一再迁就他们,不断地将自己的权利过渡出去,最后只能是“恃宠而骄”的结果。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

三、不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

三观“太正”的人最喜欢拿三观说事,他们喜欢贬低和自己三观不同的人。李荣浩最近被骂上了热搜,原因是他为《中国好声音》的学员选了一首抖音红曲《你的酒馆为我打了烊》。很多网友纷纷投来了质疑:“怎么能用网络歌曲?”、“作为导师,音乐审美太差!”

面对这些质疑,李荣浩不得不发了一篇长微博回应:“你不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坏的,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因为没有一个实际的、具象的标准去衡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别人和自己不同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又有谁比谁更高级一说呢?

心理学家: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三观“太正”的人

请远离身边那些,“三观太正”的人,和他们相处在一起久了对你自身就是一种能量消耗,他们无意识的嘲讽打击会让你越来越怀疑自己的价值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