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的作词、作曲造诣与阎肃相比,谁更胜一筹?

小囧囧


都厉害。

只不过意识形态不同。

阎肃很谦虚,有本事的人都谦虚。

据说, 一次电视节目采访阎肃,阎肃说:“春晚时 ,听到《我的中国心》第一句,‘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己多年未亲近…’,内心非常震撼 太厉害了, 这个词 ,我写不出来!”

内地还有一个厉害的,乔羽。

几乎每一首都是经典。

港台则也还有两个厉害的,罗大佑和方文山。

代表着两个时代。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千年前我用汉隶 写下唐诗 而今生 我又开始 为你填写歌词……


大悔忆智冰


我来回答。怎么说,两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无法比出高低,只不过两人的风格不同。

黄霑的作词作曲趋于自由、奔放,更有江湖上的那份无拘无束和洒脱,他的作词作曲有家国情爱,有儿女情长,如充满豪气的《沧海一声笑》、《谁是大英雄》,柔情万丈的《两忘烟水里》、《旧梦不须记》至今让人惊艳叹绝。黄霑先生是“鬼才”,他把中国音律中的“羽、徽、角、商、宫”倒弹,创作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沧海一声笑》,音色动听婉转,乐声悠扬澎湃,既领略武林争锋的大气磅礴,又感受侠客交心的坦荡潇洒。

闫肃老师的作品,是以弘扬主旋律,抒写时代为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忠诚为党,忠心爱国,服务人民。闫肃老师是我国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德高望重,一片丹心,一身正气,80多岁时仍坚持在文艺工作一线,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作品《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江姐》等作品整整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如果说,闫肃老师是处庙堂之高的话,那黄霑先生就是处江湖之远。虽然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心为艺术创作的共同点。虽然两人作品风格不同,但却都可以称得上为“宗师”。






月影人文摄影


闫肃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从不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花香云天外,高歌欢庆新春来。

黄沾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是喜是愁,也未平伏此中争斗,在我心中起伏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红梅命运在三九严寒岩石几乎不可以自生,所以天长地久精神的梅花香飘云天外。

闫肃写的红梅出彩写到大音希声境界。

浪奔浪流,也未平伏此中争斗。上海滩写出反者,道之动。

潮涨潮落的大周天通,天下万物生于有。

也未平伏此中争斗,起伏个够也是有生于无。

红梅赞,上海滩都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文笔意境。红梅赞,上海滩都是两个人各自鼎盛作品。

恍恍惚惚,红梅赞,上海滩歌词里有像,红梅香气,海的声音就是像。

有物,红梅精神,水的呛鼻就是物。

深远呀,其中有精,闫肃红梅的灵性,黄沾水的灵性就是精华。其中有信,信就是二人歌词里一诺千金的顶天立地。

闫肃与黄沾红梅赞,上海滩的文字都打通任督脉,所以艺术水平不相上下。

但要区别两人,也就区别闫肃是西游记二郎神,朝廷里当官。

黄沾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闫肃养尊处优,不会行走黄沾江湖。闫肃行走江湖,能力也是比美于黄沾。

黄沾性格老顽童,艺术口味重些,朝廷上也会胡说八道。

艺术道路殊出同归,两人相逢都付笑谈中的的大师级平起平坐大人物。


我写小说江山画卦


综合来看,我觉得是黄霑老爷子更胜一筹。

1、从作品风格和影响力来比较

如果将他们比作风格类似的诗人的话,我觉得黄霑更像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阎肃像唐朝的杜甫、宋朝的范仲淹。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原因如下:

黄霑老爷子的作品豪气冲天,挥洒自如,气概如大江大河。

阎肃老爷子的作品爱满人间,情真意切,深情似故乡父老。

单纯从作品影响力来看,我们无法去比较《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和《江姐》、《敢问路在何方》究竟谁更胜一筹,我们粗略的理解,他们这些作品都几乎做到了能影响范围的极限。每一首都普及到所在时代的几乎每一个人,鲜有人能说不识此作品。影响力的背后,也是能力的体现,深远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他们对人性的深入了解、对时代背景的充分研究之上的。

风格的感染力和作品影响力旗鼓相当,堪称中文歌领域内的泰山北斗,第一局1:1平。

2、从作词内容来比较

同时,作品中也要表达作者本身的意愿,从作品内容来看:

黄霑写的是大马金刀,犹如一个大侠,充满江湖豪气。

阎肃写的是楼船夜雪,仿佛一名战士,俱是大爱大勇。

我最喜欢黄霑老爷子的作品是《男儿当自强》,这首歌用了古代《将军令》的曲,整首歌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将男儿的热血描述的淋漓尽致,听众听完无不热血沸腾。

阎肃老爷子的作品中,最喜欢的还是《敢问路在何方》,这首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歌曲,是我们心目中西游记精神的精髓所在,那种英雄形象,拼搏精神激励了无数年轻人。

除了这两首歌,两位大师都还有非常多的代表作,作词水平也难分伯仲,第二局1:1平。

3、从作曲水平来比较

黄霑老爷子不仅作词功底深厚,作曲也是一流水平,对古今中外音乐类型颇为了解,不时地采用古曲、五声调式来创作作品(《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等),而这些作品显然都大获成功。

都阎老作词、编剧一流水平,然而作曲水平无法考证,至少不是一流水平。但此处未谈及编剧,故而只论作词、作曲的话,黄霑对战阎肃总比分3:2获胜。


大庸才


相比于内地的阎肃,香港的黄霑身份更为复杂。阎肃是作词人和剧作家,而黄霑不仅作词作曲,还是主持人、作家和演员,当年曾和金庸、蔡澜和倪匡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相对来说,黄霑更是一位多方都有成就的杂家。具体到作词作曲,黄霑的作品影响力在华语圈应该是在阎肃之上的。

说起演艺经历,黄霑是作为主持人出道演艺圈,他写的一首歌就成为后来的经典,而且是为歌坛传奇邓丽君所写,叫做《忘记他》,邓丽君曾用粤语演唱。

1979年,黄霑为香港电视剧《狮子山下》创作同名主题曲《狮子山下》。多年以来,这首歌已经并不完全是一首歌,它代表了香港人的精神,这些年经常被很多人提起。

1982年,黄霑参与作词歌曲《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当年在香港影响并不算太大,而后在1984年内地的春晚上,张明敏身穿中山装搭着围脖演唱了这首深情而有力的歌曲,一时间名扬四海,成为多年以来的华语经典,到而今依然能打动华人。

黄霑参与并见证了香港电影和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他直接参与创作。电视剧方面最有影响的,就是1983年他和顾嘉辉为TVB武侠剧《射雕英雄传》创作歌曲《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肯去承担爱》《四张机》等,传唱至今。

1987年,黄霑为电影《倩女幽魂》创作歌曲。1990年,他为电影《笑傲江湖》创作主题曲《沧海一声笑》,并与许冠杰、张伟文合唱。这首荡气回肠的古风歌曲,从一诞生到现在一直被广为传唱,很多人都认为它代表了武侠电影的黄金时代,甚至永远与大侠金庸联结在一起。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相对来说,作词人阎肃的演艺经历没有黄霑丰富,但人生阅历很曲折丰富,因此他也成为内地音乐人的代表人物。他写下过《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敢问路在何方》《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雾里看花》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也因为多年参加央视春晚幕后工作,为全国观众过年带来欢乐。

相对于黄霑作词的天马行空,阎肃的歌词更为正统,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抒发感情,语言通俗易懂,容易引发老百姓的共鸣。其中传唱度最高的,是《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

黄霑和阎肃两位老词人,如今都已作古。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更喜欢阎肃更为传统的歌词,而对于知识分子而言,黄霑的词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



郑捕头


绝代双骄,并驾齐驱,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鲍中伍


阎肃作什么歌?从未听说过这人!


坚守象岗山


黄霑的作词、作曲造诣与阎肃相比,谁更胜一筹?先说说黄霑的成就


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在文化娱乐方面非常的繁荣,而黄霑和金庸、倪匡、蔡澜这四个人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黄霑一生写过二千多首名曲,其中《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我的中国心》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黄霑

黄霑还是香港一大名嘴,主持过香港小姐等节目,黄霑的才华远不止这三部分,凭借主持电视节目的经验他开始写专栏,参与影视制作,不久之后他也开始写小说和剧本,并且自己做导演,也出演电影,做过话剧,还出版了三十多本书,他的书《不文集》创下香港书坛新纪录,可谓得心应手,样样精通。

90年代连获香港乐坛九大奖项:金针奖、最佳唱片监制、最佳作曲、最佳歌词、金曲金奖等多个大奖,2003年,63岁的他在香港大学修得文化研究的博士学位,那个时期,可以不夸张地说,香港的每个角落、每个人唱的都是他填词的歌,至今,他仍然是香港歌坛公认的“词坛教父”。

阎肃

大多数年轻人未必能如数家珍地罗列出阎肃的作品,但在成长中的某一个阶段,基本上都曾被阎肃填词的歌洗过脑,比如《西游记》里,那首已成经典的《敢问路在何方》,几乎人人都会唱,但过去很少有人知道,填词人就是阎肃。

正统的红歌里,阎肃写过《红梅赞》和《我爱祖国的蓝天》,实打实的流行歌曲,董文华唱红过《长城长》,那英唱红过《雾里看花》,都是阎肃填词,北京人都知道的,比如《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还是阎肃写的,阎肃写过太多歌,而且他驾驭的歌词跨度之大,风格之多变,放在中国当代词人的江湖谱系里,算上港澳台,也绝对是排的上号的存在。

最后

综合来看,我觉得黄霑更胜一筹,黄霑的作词、作曲和文学等等,样样精通,阎肃的主要是会作词,黄霑的作词作曲自由、奔放,更有江湖上的那份无拘无束和洒脱,两人的作品风格虽然不同,但在整个华语乐坛的影响力,黄霑老先生的影响力远胜于阎肃老先生。


音悦咖啡馆


不看评论我也知道说黄霑牛逼的肯定占大多数,我来反向说几句,闫肃老爷子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条条框框禁锢起来,让你站在条条框框内画东西,你给我画好,画不好,出局,画出框小王,出局,画的小,同样出局,社会体制的问题,我们不能把过加在做词人身上,作为红色作词人,把词做的怎么更歌颂祖国,有何错?就像五月四日在法国自焚用以反对胶州岛租借日本一样,当时很多评论者说,这些人很傻,做一些无谓的牺牲,但是正因为这类人走出来,才能推动正能量,不是么?黄霑词曲可谓一时无二,但是也并不是说有什么压倒性优势,不过一个体制内,一个体制外而已


可一人做一事耗一生乎


查了一下除了红歌 就一首敢问路在何方 实在不怪别人不认识 也许你会问红歌怎么了? 正能量就不是好歌吗 不好意思 同样是正能力的歌曲 我的中国人 万里长城永不倒 是全世界华人都在传唱的歌曲 !水平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