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什么有人叫徽京?有何依据?

随心87654321


一直以来,很多安徽的网民将南京称为“徽京”,借此调侃本省的“霸都”,也有很多江苏的网民称南京为“徽京”,以调侃省会远离江苏中心,影响力更多的都在安徽。与此同时,南京也常常被众多网友抬出来全方位的和合肥进行全方位的对比,非要分出谁高谁低。


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与合肥,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因为两个城市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缩小的。明知道两者的差异很大,却总有网民强行对比,原因是很多的。安徽网民拿“徽京”来说事,一方面是对一城独大的发展模式的抱怨,另一方面更是对江苏经济发达且相对均衡发展的一种羡慕。而江苏的网民拿“徽京”说事,也是对南京地理位置远离江苏几何中心,更远离苏北的一种调侃。安徽与江苏在历史上的确渊源很深,南京也一度是安徽,江苏两省共同的省会,加上当代的江苏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上也并非省会一城做大,所以很多安徽网民戏称南京为安徽的省会,也是有特殊的原因的。

大湖名城——合肥


明代建国之后,朱元璋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决定定都应天府(南京),明初也调整了元代的行省边界,安徽和江苏在明代直接隶属京师管辖,称为直隶。靖难之役后,明成祖迁都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成为老都城,应天府与顺天府一南一北,南京与北京的说法开始产生。北京周边成了直隶,南京周边则改称南直隶。

明代的南直隶

满清入关之后,废除南京国都的地位,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清代的江南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文化昌盛。清代初期,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逢科举考试,江南省上榜人数占了全国的近一步,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这样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省份,又是前朝的国都所在,反清情绪也相对高涨,因而非常有必要分而治之,为了维持满清的中央统治,清政府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

清代初年的江南省

在江南省分家的过程中,清廷充分的考虑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即江南省不管是西部还是东部,都是江南相对发达,江北相对落后。因而在分家过程中,清廷沿着南北方向将江南省分成东西两块。两个省都有淮北、江淮、和江南地区,西边的安徽成了内陆省份,而东边的江苏则是沿海省份。这样的划分在当时没什么大的影响,而到了当代,没有沿海的安徽和有沿海的江苏,发展明显就不一样了。


安徽、江苏分家

然而在江苏和安徽分家之后,安徽的官员一度赖在南京不肯走,这一赖居然赖了近100年,直到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才从江宁正式迁到安庆。这一段小插曲也就成了很多安徽网友调侃的话题,认为南京是江苏的省会,也是安徽的省会。

安庆谯楼——安徽布政使司的办公地

建国后,为了方便洪泽湖的管理,安徽与江苏进行了行政区的互换,原江苏的砀山与萧县划入安徽,安徽的盱眙和泗洪划入江苏,至此,安徽与江苏从原先的一家人,再到分家单干,再到相应县城互换,行政边界基本稳定。

今天的江苏

过去的几十年里,安徽和江苏沿着各自的发展模式,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风俗,都有自己的特点,已经没有太多的交集。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两省经济上也有差距,但是整体上差异不大。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江苏通江达海的优势迅速就体现出来,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产值,都位于国内各省前列。而安徽省则相对低速增长,逐渐与江苏拉开了差距,虽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后,安徽整体上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不过经济总产值依旧只能排在国内中等水平,人均产值则是国内倒数。

今天的安徽

南京市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并不像合肥那样居全省之中,江苏省在经济发展上走的是全面开花的道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带动城市化的发展的苏南模式。由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地级市之间的差距确实相对较小(苏北差距较大),而苏州则长期成为江苏的经济中心。

2019年前三季度江苏个地级市GDP产值

相比之下,当下的安徽各地级市,无论是经济总产值还是人均水平,差异非常大。GDP总值上,合肥几乎相当于身后的芜湖,安庆,马鞍山,滁州的总和。而人均GDP上,各地级市更是差异惊人,巨大的地域差异也成为众多安徽网友不满的重要原因。说到这里,可能一些网民会强行辩护,认为江苏省是沿海省份,所以能全面开花,内陆省份就应该重点发展省会,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江苏省发展的最好的地方也并非是沿海地区,而是沿江地区。

长江经济带

看看整个长江流域,但凡是发展的比较好的地区几乎都是沿江地区。上游的成都、和重庆,位于长江的支流和干流沿线,中游的武汉、长沙等地区,也是位于长江的干流或支流沿线,只有一个沿江城市的江西,也将大量的建设资金放在了九江的身上,下游的苏南地区就不必说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安徽,不得不说安徽省的沿江城市各方面条件也是得天得厚的,不过规划了多年的皖江城市带至今还没有合作发展的迹象,这也成了众多安徽网民疑惑与抱怨的重要原因。

2019年前三季度安徽省GDP产值

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安徽网民调侃合肥,一城做大,合而肥之,中部霸都,并非没有原因。为了证明安徽也应该全面发展,为了证明一城独大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徽京”的概念在网络上被反复提出。部分网友甚至声称南京才是安徽的真正省会,而合肥只是合肥省的省会。这些言论虽然听上去挺无奈的,但是其实天底下哪有不爱自己家乡的人,正是因为心系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才会抱怨和诉说,总是拿南京说事,说到底还是希望安徽早日能在经济发展上全面提速。

南京都市圈

事实上,南京在发展道路上也充分意识到了周多相邻的安徽地级市是自己最好的经济腹地,在规划多年的南京都市圈中,丝毫没有掩饰对安徽的重视,囊括了大量的安徽城市。至于安徽各地级市,特别是沿江和皖南与南京的联系如何,看看每天穿梭在安庆到南京(长三角)之间的动车就可以知晓,大量的人才在向长三角输送,在南京城随处都可以看到安徽人的身影,安徽人开的商店,从这个角度来说,“徽京”也并非是无事生非的调侃,确实也有实际依据。

三分巢湖

安徽网民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无可厚非,没有什么本质的问题,但是江苏和安徽的基础本来就不一样,所以安徽经济整体落后于江苏是很正常的。至于优先发展省会,也并非安徽的特色,中西部的省份几乎都是这个模式。做大做强合肥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缩小区域差异更是当务之急。为了发展合肥,也确实花了很多的心思,三分巢湖、引江济淮,米字型高铁枢纽,任何高铁和高速都要优先考虑合肥,集全省之力来发展一个城市这是客观存在。不过地域差异过大,确实应该引起反思,安徽并非江西和两湖,更非川陕和云贵,安徽省除了皖南山区条件稍差之外,各地发展的条件其实都是不错的,这和那些山区为主的省份是完全不同的。

引江济淮

优先发展省会,做大做强一个城市,然后拉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在于多大才算大,多强才算强?普通的老百姓都活在当下,看重的也是当下,当下如果不好,对合肥有什么尖酸刻薄的言论也是可以理解。安徽确实要强化各地级市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利用好长江水道,加强皖江城市在安徽崛起中的关键作用。眼下的安徽,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些年来,安徽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都开始明显提速,这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整个安徽还需要加强各地级市之间的合作,少一点无聊的攀比,多一点切实的努力。

被安徽三面环绕的“徽京”

江南省,一个历史上的行政区,时隔数百年之后再次出现在众多网民的键盘下,既是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也是对当下的一种无奈。眼下的“徽京”,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徽京”就在那里,深深的影响着皖东和皖南地区,如果某些城市或者某些人急需证明自己,抢回自己的经济腹地,让“徽京”早日成为一个传说,那就必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密切合作,早日让整个安徽的经济实力有一个本质的提高。所谓的都市圈,不能只有中间一个都市,遍地开花才是都市圈,才是城市带,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国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经济发展绝非是年终总结时,各个城市相互攀比的那一张表格和众多的数字。


文儒風


这个可以说明了吗



用户6703671850237


现在有人称南京是徽京,是一种调侃的说法。可历史上南京真当过安徽省的省会。

明朝定都南京,即使迁都北平后,南京依然是龙兴之地,副都地位。明朝视南京是国家根本,设南直隶,辖现在的安徽和江苏(含上海)二省。当时的安徽地区要去省城办事,都要去南京。清朝入关后,因其龙兴之地在关外,对南直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更何况南直隶经济发达,占了国家税赋的大头。清朝担心江南省(南直隶)被人利用反清,必须拆开。\r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江南省分家。江南左布政使司成立,1667年改称安徽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改称江苏省。江苏省成立了,但江苏巡抚衙门却没有设在南京,放在苏州。更有意思的是,安徽巡抚衙门没有放在安徽省内的任何一个地方,而是设在了南京……在行政划分上,南京隶属于江苏省,却成了安徽省的实际省会。安徽巡抚衙门就一直留在南京办公,安徽省内的事务,都要跑到南京来处理。包括国家抡才大典的科举考试,安徽省的乡试都要在南京贡院举行。为了区别,安徽考生所在棚称上江考棚,江苏考生所在棚称下江考棚,因安徽在长江上游,江苏在长江下游。

由于南京长期作为安徽的政治、文化中心,安徽尤其是晥东地区受南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古代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影响要远超经济的作用。因此有安徽人戏称南京是安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有点儿幽默,但是足以说明南京对安徽的影响力。后来民国时期首都又在南京,进一步的加深了南京对周围的辐射和影响力。


寒江笑


明朝初期,皇帝加大臣大多是安徽人,定都南京后,安徽人就大量进入南京攀关系,做生意,后来南京城的安徽人越来越多,就有人调侃称南京为徽京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