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官员被李世民误杀 他后悔至极 制定一条影响千年的法律

李世民在玄武门果断射杀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胁迫父亲李渊让位于他。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好皇帝之一。他执政谨慎、待人宽厚,免除了隋朝以来的严刑峻法,代之以宽平的刑律,实施仁慈德政,中国人因此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和、宽仁时期。

一个官员被李世民误杀 他后悔至极 制定一条影响千年的法律


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一年,到了年底,李世民按照惯例查看死刑犯名单时,突生恻隐之心,便将290名死刑犯全部放回去过年。同时约定,第二年秋后他们再回来受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秋后,这290名犯人竟然一个不少地按照约定回来了。

按照现在的观点,这种叫“假释”。不过,就算是现在,假释的犯人也常有再犯新罪的人。290名犯人能够遵守约定,的确让人感慨。李世民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大笔一挥,下令将他们全部赦免。

一个官员被李世民误杀 他后悔至极 制定一条影响千年的法律


然而,李世民一生英明神武,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那是公元631年(贞观五年)的事情了。这一年,相州出现了一个叫李好德的疯子。此人行事疯疯癫癫,说话不经过大脑,常常讲一些荒谬狂妄的话。李世民得知后,下诏治他的罪。

这时候,大理寺丞张蕴古报告李世民,称:“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

唐朝的法律,对于精神病犯人比较人性化,哪怕犯下谋反、谋大逆等重罪,也不会株连他们的家人。而且在审讯时,一般不对其拷讯。李世民听了张蕴古的报告,便下旨对李好德进行宽大处理。

一个官员被李世民误杀 他后悔至极 制定一条影响千年的法律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张蕴古将李世民的处理意见告诉了李好德,还与他一起下棋玩耍,“仍引与博戏”。

没想到,这事被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发现了。权万纪李世民三子、吴王李恪的老师,敢于犯言直谏。他迅速弹劾了张蕴古,称:“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奏事不实。”是说李好德的兄长李厚德是一名刺史,张蕴古为他说话,是在庇护纵容,他在撒谎。

李世民最见不得有人撒谎了,当场大发脾气,说:“吾常禁囚于狱内,蕴古与之弈棋,今复阿纵好德,是乱吾法也。”当即下令,将张蕴古给杀了,“令斩于东市。”

一个官员被李世民误杀 他后悔至极 制定一条影响千年的法律


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后悔了。他对房玄龄说:“公等食人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都不谏诤,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

李世民自己觉察出,张蕴古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自己一怒之下将他处死,房玄龄等人并没有谏言,有关部门又不复核,导致悲剧酿就。在李世民看来,如果在判决死刑后,能有称职的官员、复核机制进行纠错,依然可以避免类似错误发生。

因此,李世民下诏:“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死刑复核制度。在那以后,这项制度一直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