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隸書復興,碑學與帖學書法之爭

隸書發展至東漢達到鼎盛,伴隨著楷書的崛起,行草的興盛,在魏晉時期走向衰落;南北朝全面進入楷書時代,隸書幾乎被人們遺忘;唐代隸書曾出現過暫時的繁榮。然而,從文字的實用性看,隸書已不是官方正體;從藝術性看,唐隸已無法再現漢隸的輝煌。宋代以降,帖學風起,隸書由此而一厥不振,不僅善隸書家銳減,藝術上更是平淡無奇,甚至連隸書的基本法理也難以保持,隸書在行草書光環的籠罩下而暗淡無光。清代是書法史上的重要轉折期,碑學書法的興起打破了帖學書法的長期壟斷,使古老的隸書獲得新生。在清代碑學書法興起的過程中,隸書充當了先鋒的角色。

清代書家隊伍逐步發生著變化。金石學家大多又是造詣頗深的書法家,許多書法家也涉獵於金石學。金石學著作中廣泛涉及書法的品評,闡揚金石書法的審美觀點,逐步形成了系統的碑學書法理論,匯成了一股崇碑潮流。輿論的營造,理論的總結,引發了書法審美價值觀念的轉變,尊碑抑帖,崇陽剛卑陰柔漸成社會風氣。金石文字的書法價值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許多厭倦了帖學的書法家轉而從金石文字中學習書法。許多人把注意力由行草轉向了篆、隸、北碑。

清代隸書復興,碑學與帖學書法之爭

鄭簠專以隸享名於時,影響後世。他取法《史晨》《曹全》,又融入楷行之法,終成自家面貌。他在帖學書法的重重包圍之中另闢蹊徑,在隸書上尋求發展,溯本求源,直追漢法,終於找到了傳統的根據,並在隸書的創作實踐中取得了成功,為清代書家樹起一面旗幟。朱彝尊稱他的隸書為“古今第一”雖有過譽之嫌,而稱其為清初隸書第一當不為過。正如錢泳所言:“國初有鄭谷口(鄭簠)始學漢碑,再從朱竹詫(朱彝尊)輩討論之,而漢隸之學復興。”鄭簠的率先垂範改變了隸書沉悶的局面。金農是繼鄭簠之後的又一位隸書大家,成為清代書壇的一個亮點。金農在鄭簠隸書成功實踐的基礎上推波助瀾,成為清隸高潮的前奏。他肆力古碑,隸書取法漢碑又能別出新意,高古脫俗,自謂:“石文自《五鳳刻石》,下至漢、唐八分之流別,私謂得其神骨,不減李潮一字百金也。”

清代隸書復興,碑學與帖學書法之爭

清初隸書畢竟處於復甦階段,存在著明顯的侷限性。由於隸書積弱已久,首先要恢復隸書的元氣,重整隸書的基本法理。因此,在隸書的創作上,繼承有餘,融會不夠,創新不足,藝術內涵還顯得幼稚和浮淺。雖然出現了一些專攻隸書的書家,畢竟人數有限,多數書家兼習隸書,難以達到藝術的高水平。碑學書法理論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完備的理論系統,對於漢碑隸書藝術價值的認識尚欠深入。清初隸書處於書風轉換的醞釀階段,尚不足以和帖學相抗衡,還不可能產生足以領時代風騷的代表人物。儘管如此,清初面對隸書長期衰落的狀況,終於踏上了復興之路,起到了率先垂範的作用,代表了書壇的積極因素和發展方向。

高潮期的隸書不僅表現在書家數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正確地解決了繼承與創新的問題,表現出偉大的藝術創造力。一方面清隸書傢俱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基礎和深刻的理性思考,直追隸書本源且涉獵廣泛,取法高古脫俗,善於從傳統精華中汲取營養,尋求創新的依據。另一方面又融會貫通,不斷深化對隸書藝術價值的理解,並貫徹到創作實踐中,賦予隸書以新的藝術內涵,在體現隸書共性的基礎上,形成了各自的審美觀,從不同的角度豐富隸書的藝術表現力,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清代隸書家大多都富於創造性,在堅持隸書基本法理的基礎上,融入篆籀、北碑、甚或是行草的筆法,並能達到和諧統一,使隸書在形式與內容上更具有時代感。清代隸書家在學習傳統中各有所得,個性特徵各不相同,在共性上又能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從而達到了多樣化統一,這正是書法繁榮的重要表現。

清代隸書復興,碑學與帖學書法之爭

清隸的復興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書法發展的規律。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書法的變革往往是以復古為前提的。帖學書法以魏晉為依歸,又能與時俱進賦予新的藝術內涵,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時代風格。碑學書法則突破了魏晉的界限,直追秦漢乃至先秦,復古之路更遠,且廣泛挖掘民間書法的藝術價值為我所用。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問題,這是書法文化發展的永恆主題。簡單的復古,機械重複傳統,只會停滯不前,書法不會有生命力。反之,如果脫離了豐厚的傳統精華,搞歷史虛無主義,就會步入歧途,終入野道俗格。只有紮根於書法民族傳統的沃土之中,又不斷地賦予書法以時代的精神,增添新的審美內容,書法這棵大樹才能根深葉茂,生機勃勃。碑學書法和帖學書法都是書法傳統的積澱,二者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完全可以互補。尊碑抑帖失之偏頗,帖學獨尊有失公允。碑學興而帖不廢才能迎來書法的繁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