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生產獲9項國家發明專利,他是怎麼做到的?

陳皮生產獲9項國家發明專利,他是怎麼做到的?| 廣東新農人⑥

陽光下,新會柑一抹青色點綴著廣東新會天馬村的陳皮產業園。新會陳皮歷史悠久,新會柑鮮果皮開三瓣狀,加上三年陳化,才能夠稱為新會陳皮。目前,新會陳皮成為廣東省特色農產品。

當地人區柏餘從事陳皮生產已超過二十年,摸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通過陳皮深加工,研發衍生出幾十種陳皮相關產品,獲得9項國家發明專利。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新會陳皮的產值,區柏餘正在大力建設麗宮陳皮產業園。產業園佔地面積200多畝,目前,已有超過20家中小企業進駐。

超過二十年的陳皮生產從業經驗,區柏餘深刻認識到新農人“新”該在何處。“唯有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才是未來農業發展之道。”

陈皮生产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是怎么做到的?| 广东新农人⑥

獲得9項發明專利 打造新會陳皮品牌

“我對家鄉的陳皮有著很深的感情,希望能打造新會陳皮品牌。”從小在新會小岡村長大的區柏餘,鄉親的柑果園讓他印象深刻。他說,過去新會人把陳皮用來煲湯或者製成藥材可以化痰止咳,但其實陳皮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上世紀九十年代,新會陳皮並不是一個起眼的角色。陳皮的各種實用價值還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陳皮滯銷加上黃龍病肆虐,柑樹被大量砍伐是當時的常態。彼時,區柏餘正在江門市麗宮酒店工作,他利用酒店平臺成立了陳皮研究工作室,研發陳皮生產至今已超過二十年。

“將新會陳皮深加工,拓展產業價值鏈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在研發過程,區柏餘也遇到不小的困難。比如,初期研發的陳皮月餅油脂含量比較高,後面做了改良減少了油脂含量。經過區柏餘及其團隊幾年的摸索,陳皮的市場終被打開,特別是陳皮餅和陳皮月餅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陈皮生产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是怎么做到的?| 广东新农人⑥

2004年,區柏餘創立麗宮國際食品有限公司,推出陳皮品牌——僑寶。“消費者對新會陳皮品牌的認可度是相當重要的,每年我們都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推廣。”區柏餘說。

在公司總部,專利證書和榮譽稱號擺滿了牆壁。目前,區柏餘及團隊研發的陳皮相關產品共獲得了9項國家發明專利。據他介紹,在新會陳皮深加工方面,公司多年研發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除陳皮月餅外,還有陳皮茶、陳皮酒、陳皮醬等。“比如,我們把新會柑與普洱茶混搭在一起,新會小青柑逐漸成為了網紅茶”。

打造陳皮產業園 與高校合作推進研發

“去年我們公司研發投入達280萬元,佔營收的4.3%。”區柏餘表示,每年公司在陳皮產業上的科研投入佔比4%-6%,在公司初創前十年更是投入巨大。

在公司的陳皮展覽館內,一道道製造陳皮的工藝回顧著新會陳皮的歷史。在區柏餘看來,工藝需要傳承,也需要革新。“創新,是未來新會陳皮在全國甚至全球成功的關鍵所在。”

除了生產、製造工藝的創新,區柏餘帶領團隊還與中山大學、廣州醫科大學進行合作交流。近期,公司與廣東省農科院開展合作建設試驗基地,改善新會柑的種植情況,將新會陳皮相關產品的質量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陈皮生产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是怎么做到的?| 广东新农人⑥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新會陳皮的產值,區柏餘正在大力建設麗宮陳皮產業園。產業園佔地面積200多畝,第一期建設超過10萬平方米,預計第二期完工後佔地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目前,園區內已超過20家中小企業進駐。

“我們希望利用產業園的生產、資金以及技術等優勢打造企業孵化器,解決進駐園區的企業初期發展的問題。”區柏餘認為,與當地的中小企業合作發展是雙贏,有助於解決當前陳皮市場良莠不齊等問題,並帶動中小企業營收和農戶增收。

目前,區柏餘帶領團隊建立陳皮試驗基地,大力拓展產業鏈,還從旅遊業入手讓更多的人瞭解陳皮的魅力所在。在麗宮陳皮產業園內,園區的部分區域被規劃種植新會柑,成片青綠。

超過二十年的陳皮生產從業經驗,令區柏餘深刻認識到新農人“新”該在何處。“唯有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才是未來農業發展之道”。

【採寫】彭琳 黃進 鍾烜新 發自江門

【拍攝】石磊

【剪輯】李赫 鍾烜新(實習生)

陈皮生产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是怎么做到的?| 广东新农人⑥

【作者】 彭琳;石磊;黃進;李赫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日報經濟部自營號~創新加速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