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文 | 薄荷


“壶摇炒河”前段时间上热搜,很多人的反应是:这都是谁?

开玩笑,这可是内娱市场四大偶像天团。

壶,指R1SE,来自于团员们拿壶庆祝的名场面。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摇,指UNINE,缘由是网友对排名不满,觉得除了1、2位实至名归,其他人都是摇号出道的。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炒,指火箭少女101,可以简单理解为火和少的合写。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河,指SNH48,SNH=塞纳河的拼音缩写,简称“河”。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最近,一档综艺《超新星全运会》集齐了这四大天王,连熟悉偶像市场的路人们都表示吃惊,这简直是世纪同框啊!已经消失的“酒”(NPC),很遗憾没能赶上这场世纪同框。

不过这档节目本身的话题声量并不算高,在骨朵热度体系综艺排行榜中起起伏伏,上上周榜中排在第2名,上周跌到了第7名。一方面是带话题带到飞起的《演员请就位》热度一直在线,再就是偶像类真人秀节目向来表现平淡,主要针对的受众也不是普通观众。

这样看来,“壶摇炒河”这一波扩散,可能是四大天团一次挺成功的向外安利。在这些新晋爱豆团体里,普通人对他们了解来源基本来自大众媒介,不管是粉还是黑的扩散效应都不是非常明显。

比起偶像经纪市场的错综复杂和风起云涌,大家更关心这些偶像的话题新闻。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于是前辈宋茜来到《超新星全运会》,#宋茜给女爱豆表演劈叉#的词条上了热搜,大家聚焦的点是,杨超越异于常人的关注点——“这裤子质量真好”,还有傅菁的颜,翟潇闻的脸。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翟潇闻式惊呆.jpg

韩流席卷内地的时候,男团女团对内地文化产生了潮水般的影响。到了现在我们的偶像身上,变成了以话题效应出圈……

01

现在的舆论环境里,流量带有原罪,偶像只有颜值没有业务能力,男团女团都平平无奇,不是“平平无奇古天乐”的那个平平无奇。

这中间一定有某种偏见,但是大家对于偶像的新鲜感,以及那个强需求时代,早就过去了吧?

曾经,“韩流”是个多么时髦的词,代表着娱乐杂志头版新闻和青少年的流行文化风潮,以及全年龄层面的韩剧热。

文化输出做到这个地步,国内偶像文化的接驳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虽然当时谁也未曾料想到日后会有这么一层效应。

当时国内也不是没有偶像团体,有飞轮海、棒棒堂这样横跨影视歌三栖的团队,还有主要从影视剧里出圈的5566、183club。和韩流文化一样,港台团体的影响力也很深远,反观内地的男团: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心跳男孩、中国力量、楚琪楚童、Apple5组合……就,跟大家都不是很熟。像是至上励合,团员都来到《创造营》再就业了,你说说国内古早偶像团体的日子多么难过。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唯一成功的男团TFboys,走的是日系养成路线,但是如今团员们各自有事业重心,时代峰峻不断增设的TF家族成员,里面有长得很像王俊凯的,可是再也没有下一个TFboys出现。

韩团H.O.T大红之后,更加被国人熟悉的韩团是Super Junior和EXO,这两个团体里都有中国人,未来也成为了拥有开山鼻祖地位的内地偶像。

国内的偶像文化归根到底,是从韩国采撷来的一颗种子,只是到现在也没长成大家都期待的模样。鹿晗、吴亦凡、黄子韬们还在舆论旋涡里打转,蔡徐坤、范丞丞等人就快速接下了“烫手山芋”,至于团内末位的团员们,可能跟现在的大家也不是很熟。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目前的四大天团,其实都面临着国内古早偶像团体的困境,没有自己的差异化特色,沿袭的依然是邻国的那一套,而且团员表现参差不齐,自动给出了被嘲的机会。它们中有三个都是限定团,解散之后,国民度不高的团员是不是要回家待业了……

不过有一点已经变了。

粉丝经济,流量当道,看起来再糊的咖,也有快速变现的能力,这是新世纪天团存在的一大奥义。

02

对于粉丝来说,四大团的确是目前国内偶像经纪市场中的翘楚,从官方资源到粉丝应援,论带流量能力和带货能力都很能打,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四个偶像团队是有一定知名度,还没到国民级男团女团的地步,更别说封王封后。

在某个知名论坛里,四大团粉丝控评的做法被网友简单总结为:都是糊,何必糊中比糊。

不管作为路人的你,觉得眼前的这个团有多糊和查无此团,粉丝一定会告诉你,他们是火的,只是你不知道。

正是因为路人们不知道,所以偶像团体的“火”,才被限定在圈层里面。虽然这并不妨碍偶像经纪产业内部创收,爱豆们在圈层里火出天际。

以R1SE为例,作为《创造营2019》选出来的亲儿子,在各种跨界资源上都是能打的,但是他们和同辈的UNINE一样,缺乏国民度。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如果说蔡徐坤正在经历归国四子曾经经历过的一切,那么大多数团队,其实是没有很多机会被大众认识的。

是的,国内偶像团体诞生时,一定少不了被质疑和被谩骂。往往是越骂越火,越火越骂,所以蔡徐坤和杨超越的热度经久不衰,虽然大家对他们的作品并不是非常了解。

这里可以对比一下前辈宋茜,作为曾经当红女团f(x)的队长,宋茜现在依然可以轻松劈叉,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技能,但是这个水平已经让节目里的小后辈和网友们惊叹了。

感受下宋茜在女团时代的样子: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这些动作,看得人神经元一紧,感觉脚后跟软组织都跟着痛了起来。

再对比多年后她在国内综艺节目里的表现,其实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虽然宋茜现在主攻影视剧,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才终于凭借《结爱》中的表现被大众认可,

但是她也没有丢掉做爱豆的基本功。

张艺兴作为唯一没有离开EXO的中国成员,现在的事业重点除了舞台和唱片之外,在大银屏和小屏幕上都有了代表作。

鹿晗、吴亦凡、黄子韬等人也一直在转型的路上。

国内的爱豆们啊,往往是身兼数职,修炼种种神功,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深耕的职业方向。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鹿晗《上海堡垒》一战,被骂得过于冤了

被输送到影视圈看似是大势所归,但是很多偶像事实上并不适合演戏,粉丝们也不想看偶像尬戏,只想看偶像散发出耀眼、动人、持久深远的光环。

除了舞台,还有什么地方能提供这种功效?

这是内地偶像们的终极病灶。曾经的神级爱豆和现在的新人,都没有人为他们写下这道题的正确解法。

走养成系路线的“河”暂时不在此讨论范围,它的运营模式相对不同,变现的主阵地在于线下,因此相比快消团事业危机要小一些。但它走不出复刻的标签。

03

那么,为什么韩国娱乐圈里一直不缺造星神话?这与韩国的全民偶像文化有关,更和娱乐市场的工业化成熟度有关。

以SM为例,这个庞大的娱乐帝国推出的男团女团不计其数,但是也被控诉“严苛”、“高压”、“恐怖政策”,艺人的经济状况和心理健康都有问题。

这要从韩国经纪公司的模式说起。

目前国内的整体经纪模式开始有了“分块运营”的趋势,即不再以单个经纪人或者团队为重,而是分为各个独立的部门,如影视部、公关部、商务部、执行管理部等等,一个艺人身边的工作人员被打散,整个公司通力运转为多位艺人服务。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

韩国的经纪公司则早早就采用了这种模式,且不存在说“机动因素”和“人情因素”,各个环节板块之间层级分明,必须要严格遵循规则来层层执行,比如一个偶像的一次活动,不论大小,都要按照流程报批、执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形成完善且高效的工业齿轮,加上动辄培训七八年的练习生储备库,那么批量产出高质量的偶像团队,相当容易。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包括“造人设”的概念,在韩娱体系里也存在已久,经纪公司会严格控制艺人的言行表现,在高压管控下维持他们对外的完美形象。

这也是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越来越多的偶像会发生毁灭性的人设崩坏。

坏处是,艺人们通常压力极大,超出常人能够想象的程度。在韩娱体系里,很多偶像艺人身处在链条底端。国内的偶像虽然也需要人设包装,但是没有复杂管理模式的牵绊,他们仍然是自由且野蛮生长的。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当然,国内的经纪公司也并非没有运作体系,某影视公司的老板曾经告诉星番,他们为了新剧做调查时发现,国内有很多练习生学校,孩子们也都很上进,但是没有好的出口,也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整个行业体系无法真正被完善。

国内的偶像经纪市场更像是临时提枪上阵,偶像元年突然到来后,短板和隐患才被暴露了出来。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哪怕是如乐华娱乐这样跟韩娱体系接轨的公司,在突然被暴露在大众视线后,也出现了共享经纪约问题,以及国内大众难以理解的一套偶像运作体系。

事实上,乐华娱乐相较于其他几家从选秀节目中被大家熟悉的偶像经纪公司,目标算是相当明确的,当其他公司还执着于在偶像体系里深耕时,乐华已经不再“撞南墙”,主动跟内娱市场接轨,积极输送艺人到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去。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人们都说,内地偶像最终都会流向影视圈,但是主动选择和被迫接受,往往已经代表着这些偶像的事业路线开始走向极大的分化。

但是这能为内地贫瘠的偶像经纪产业带来什么改变吗?

事实上,国内的偶像经纪市场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去年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是偶像元年,可以说是资本力量紧跟着节奏,让偶像经纪成为了风口上的一只小佩奇。目前的混乱战局似乎也在无声说明着这种后继乏力。

什么都已经见过吃过的这届群众,对于偶像的神秘感早已褪去,再加上偶像走下神坛本就在不断被打碎重新解构,资本又不遗余力助推快消团诞生,更是给人们增加一种心理暗示:

内地偶像,不值得。

惨还是内娱偶像惨

宋茜的转型已经足够艰难了,新人们难上加难,看不清前路是云是泥,走得好险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