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先生带您了解睢县地名之匡城乡(七)

轩辕先生带您了解睢县地名之匡城乡(七)

睢县行政区划图

轩辕先生带您了解睢县地名之匡城乡(七)

匡城乡区域图

郑寨:在城西南11.8公里,匡城东北1.6公里,东临周塔河,西近县城--匡城公路。明初,郑好由新郑徙此,筑土寨,故名郑寨。属纸坊村委会。150户,640人,汉族。居王、葛、刘、李、郑、史6姓。村东原有庙,庙地百余亩,和尚17人,解放战争时,庙被国民党长岗区区长张心顺拆除建炮楼。1948年睢杞战役时,粟裕大将曾于此指挥战斗。

英王:在城西南13.8公里,,匡城南2.5公里,英王沟纵穿村中部,北2.5公里有县城--匡城公路。宋绍兴时,金犯宋,王贵于汤阴县随岳飞抗金封英王,于此落户,以爵位名村。明属锦翠乡,清属朝郭里,民国属四区长岗,解放初属一区长岗,1958年属长岗公社,1974年属范洼公社,1984年属匡城乡。英王村民委员会驻地。210户,870人,汉族。居王、汪、李、孟等姓。村人王鸿钧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8年任睢县中共“二团队”政委,1939年任中共安徽宿县县委书记,病故于宿县任桥,年仅26岁;西藏军区组织部副处长王作矩亦系村人。

前许:在城西南14.5公里,匡城南2.8公里,西近祁河,北2.8公里有县城--匡城公路。原为原始土岗,元末,岗上建玄武庙,成村,名玄武岗。明末,许君甫避兵由许天寺迁此,村以氏名,称许庄。地处后许南,称今名。属英王村委会,80户,355人,汉族。居许、赵、韩等姓。

前解庙:在城西南12公里,匡城东南2.1公里,周塔河东岸。明嘉靖时,解氏析居于此,以地处解庙南,称前解庙。解庙村民委员会驻地。明属锦翠乡,清属朝郭里,民国属五区榆厢,解放初属八区尚屯,1958年属尚屯公社,1977年属匡城公社,1984年属匡城乡。132户,502人,汉族,居郭、郑、肖、贾、刘等姓。

后解庙:在城西南12.2公里,匡城东南1.8公里,周塔河东岸。据《解氏族谱》载:解氏原居山西薄州府万泉县,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直隶大名府东明县南六十里解阜口,明弘治时,六世长子解连登,率五子平寇后居此,于东南隅建天齐庙,明村解庙。嘉靖时,解氏又于村南建一新村,称前解庙。该村处北更为今名。属解庙村委会。101户,438人,汉族,居刘、解、沈、郑、安等姓。

李堂:在城西南12.9公里,匡城东南2.5公里,西近周塔河。明初,中原屡经战争,土地荒芜,李氏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移豫,行二据此建祠堂,称李家堂,简称今名。属解庙村委会。34户,150人,汉族。居李、张、唐、韩、宋等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