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

自2017年以來,山西作出了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的戰略決策。九曲黃河、古塞長城、巍巍太行,江山如此多嬌。可你知道山西境內的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山西: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


黃河三大古渡

在黃河北岸的山西省境內,從上流到下流,相繼有風陵渡、大禹渡和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自古到今,為晉陝豫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風陵渡】

風陵渡位於今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處於黃河從北到南,繼而從西折東的轉折處。自古以來就是河東、河南、關中咽喉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裡,走入秦晉。金人趙子貞《題風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大禹渡】

大禹渡在今山西省芮城縣東南端。相傳大禹治水時,休息於柏樹之下俯察河勢,並乘船東下,鑿開三門,導河入海。後人將此樹稱為神柏,並建廟以祀,其地則稱“大禹渡”。大禹渡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系山西南大門,歷史上是經濟文化發達之地,水陸交通要衝,是歷代驛道和鹽運的必經要道。

【茅津渡】

茅津渡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城南。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文化山西: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


長城六口

自古以來山西就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融與衝突的前沿,從戰國到明、清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在山西境內留下的歷代長城約有3500公里,分佈在全省9個市40餘個縣。其中,分佈於長城上的六個關口歷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平型關】

平型關位於大同市靈丘縣同忻州市繁峙縣交界的平型嶺上,形勢險要,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

【偏頭關】

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而得名。偏頭關歷史悠久,地處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為歷代兵家爭奪重地。

【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寧武關】

寧武關,是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屯兵於此,北可擋朔州、大同之銳,南可護忻州、太原之安,兩側可策應雁門關、偏頭關之急。

【娘子關】

娘子關為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故得今名。

【殺虎口關】

殺虎口關,位於山西與內蒙的交界處,是從內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轉下太行山所必經的地段,明時稱殺胡口。明朝時蒙古貴族南侵長城,多次以此口為突破點。


文化山西:黃河三大古渡、長城六口、太行八陘各是什麼?


太行八陘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數千年來,巍峨的太行山一直阻斷著晉冀豫三省間的交通往來,然而在古代卻有這麼八條通道,成為穿越太行山溝通晉冀豫三省的咽喉要道。

【軹關陘】

軹關陘的起始在濟源縣西十一華里處,關當孔道,因曰軹關。縱橫家蘇秦論天下形勢時,曾有“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的說法,語中的軹道就是軹關陘。

【太行陘】

太行陘又稱太行道,南起河南焦作沁陽,北接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

【白陘】

白陘即孟門陘,在山西省陵川縣東約三十公里處,是太行八陘中目前保存距離最長、最完整的茶馬古道。

【滏口陘】

滏口陘在今河北省武安縣之南和磁縣之間的滏山。是溝通豫北安陽和河北邯鄲與晉的孔道,自古便為重要隘口,直探華北大地。古人云:“由此陘東出磁、邢,可以援趙、魏。”

【井陘】

井陘在今河北省井陘縣的井陘山上。那裡的地勢“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所以被稱為井陘。井陘道連接著山西高原和華北平原,有著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飛狐陘】

飛狐陘,也稱飛狐口。該陘位於今河北省淶源縣北和蔚縣之南,是華北平原與山西高原、蒙古大草原間的要隘,還是關內通往關外的重要孔道。

【蒲陰陘】

蒲陰陘,在今河北省易縣西紫荊嶺上,山嶺有紫荊關。這條通道在古時就是一條現成的進軍路線,北方高原的騎兵,南下大同,經此可直逼河北內地。

【軍都陘】

軍都陘,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北之居庸山,是太行八陘中最短的。其此陘是古代出燕入晉北去內蒙塞外的咽喉之路,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見證了許多王朝的興衰。(黃河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