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8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規定:

對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將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由年複利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調整為年複利3.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不再予以備案通過

這也是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在聊的話題。

等新產品是沒有機會了。

但是之前上市的產品,還可以按這個預定利率定價,就是隨時有可能下架

這不,有幾款產品就準備在10月底下架了。

一些保險經紀人也在趁此機會大力推薦相關產品。

畢竟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想要這麼高收益率也沒這個機會了。

焦慮之下,很多人就選擇購買了。

今天我們不去討論購買這樣的產品值不值的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4.025%收益的年金險不再備案通過了,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本文重點內容:

  • 什麼是預定利率?
  • 預定利率曾經讓保險公司虧慘了
  • 預定利率的調整歷程
  • 今年為什麼要調整預定利率?

一、什麼是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是指壽險產品在計算保險費及責任準備金時,預測收益率後所採用的利率,其實質是壽險經營者因使用了客戶的資金,而承諾以年複利的方式賦予客戶的回報。通俗來說就是保險機構提供給客戶的回報率。

養老金保險保費的釐定由預定死亡率(計算生存率)、預定利率(或預期投資收益率)、和預定費用率決定。

預定死亡率和預定費用率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唯一可以變化的就是預定利率

在其它假設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於年金產品來說,預定利率越高,消費者在投保這款產品的時候,所需要繳納的保費就越低

或者也可以理解成,同樣保費支出的情況下,預定利率越高,所能獲得的真實收益越高。

2013 年 8 月,保監會印發《中國保監會關於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規定:

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法定評估利率為3.5%。

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單,保險公司採用的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可適當上浮,上限為法定評估利率的1.15倍和預定利率的小者。

3.5%x1.15=4.025%

這就是最高預定利率 4.025% 的由來。

二、預定利率曾經讓保險公司虧慘了

1. 超高預定利率下的保險行業

1993 年,80 後還是小屁孩兒,最愛玩鐵環和跳繩。

當時還掀起一股存款熱,一有餘錢,爸媽就會存到銀行裡,畢竟 10 個點的利息,就跟變魔術一樣,錢躺著就能變多。

也是在這一時期,平安的馬明哲從臺灣取經回來,將公司重心由財產險壽險傾斜。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策略是有效的,而且效果特別明顯:

1993 年,平安總保費收入 5.5 億元。

1996 年時已經達到了

97.1 億元,超過三分之二保費都是由壽險貢獻。

與此同時,其他保險公司也開始傾向壽險業務,國內壽險的保費規模越來越大。

1996 年 5 月起,央行 8 次降息,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從 9.18% 一路降到了 1.98% 。

起初,保險公司和保險銷售人員還沉浸在迅猛發展的亢奮中,外界環境突然變化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危機感。

當時很多保險從業者甚至覺得,銀行降息後,會有更多人來買保險產品,是個賣貨的好時機。

只有少數清醒的人知道,大事不好!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調整靈活,最長存款週期也就五年,大多數人仍然選擇一年期。

這樣只要一年以後,就可以按新的存款利率調整,銀行損失不大。

保險產品不一樣,以年金險為例,它的預定利率在設計產品

時就定下來了,不管過了多少年,都不會變

保險公司收上來的保費,一大部分拿去投資。

賺回來的利潤在扣除運營費用後,剩下部分是給到消費者的回報。

預定利率則可以理解為保險公司對未來經營投資能力的預測。

隨著經濟形式變化,保險公司收入能力遠不及當初預測的那麼樂觀。

舉例來說,按照之前的經濟形勢,保險公司以為一萬塊錢每年至少能賺到 1500 塊錢,於是約定每一萬塊錢每年給用戶 1000 塊錢。

隨著經濟形式變化,實際每一萬塊錢投資拿回來的錢只有 400 塊錢。

但與用戶簽訂的是每一萬塊錢每年給用戶 1000 塊錢的協議。

這就意味著,每一萬塊錢,保險公司不只賺不到錢,還要倒貼 600 塊錢。

這就是利差損

要命的是,保單基本是長期的,合同約定給多少年,保險公司就要補貼多少年。

因為過份樂觀,在此之前已經成交了大量高預定利率長期保單。

保險行業的“利差損”噩夢就此開始。

2. 過高的預定利率,下滑的投資收益

1993 年到 1998 年,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普遍至高於銀行一年期存款。


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數據來源:《中國壽險業當前面臨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選擇》

90年代初期,當時對保險資金該如何運用還沒有監管約束,用在哪兒沒啥限制。

投資房地產、證券、信託的都有,經歷了一陣“亂投資”的時期。

沒過多久,房地產泡沫破滅,中國房地產萎靡不振,保險公司產生很多不良資產。

與此同時,監管也開始出手。

1995年6月30日,《保險法》正式通過,第一百零四條對保險公司資金用途做了明確規定:

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於銀行存款、買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營方式。保險公司的資金不得用於設立證券經營機構和向企業投資。

已經投資的高收益項目不景氣,新項目又不讓投,各方面因素作用下,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率長期維持在5%以下,

遠低於當時預定利率。

根據原保監會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2000年到2005年期間,保險資金整體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年份才4.30% 。

但1998年之前壽險預定利率普遍高於4.5% ,1996年之前甚至高於8% ,保險公司苦不堪言。


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3. 影響長遠的利差損

當時幾大保險公司,包括平安、國壽、人保、太保等無一倖免,其中平安人壽的損失最大。

2007 年,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在當時的投資環境和投資假設下,平安的保單隱含虧損已經超過200億元,峰值的虧損將在400億元左右。

從後面的情況來看,這個數據還是偏樂觀了。

2009年媒體報道,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平安的利差損將接近800億。

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三、預定利率的調整歷程

在意識到利差損殺傷力後,保險公司和監管部門紛紛行動起來。

保險公司將已經上市的相關產品做下架處理。

監管部門不再通過高預定利率的新產品,並調整預定利率。

尷尬的是,央行在此期間連續不斷降息。

相比之下,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之前設定的預定利率就又高了

所以,預定利率也在不斷下調。

直到1999年,調到了最低點2.50% 。


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數據來源:《中國壽險業當前面臨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選擇》

預定利率低,產品就缺乏吸引力,銷售情況不佳。

所以預定利率下調是把雙刃劍,在挽救保險公司的同時,也阻礙了保險行業的發展。

一直持續到2013年,保監會再次調整,對壽險產品中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其他普通型年金保單,預定利率最高可到4.025% 。

這一調整一直持續至今,直到今年8月30日,銀保監會根據近期經濟情況才又做了調整。

四、今年為什麼要調整預定利率?

其實早在今年初期,預定利率超過3.5%的普通型年金保險產品就已經不予備案了。

從當前經濟環境來分析,這次調整是在意料之中。

光是今年就有馬來西亞、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等大約 30 個經濟體相繼宣佈降息。

歐洲央行經過數次降息後,於今年9月將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為-0.5% 。

也就是說,去銀行存錢不僅不給利息,還要付給銀行費用

坤鵬論保:為什麼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也要急著下架?

從國內情況來看,央行基準利率雖然有升有降,但長期看是在降低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下調預定利率,可以避免保險公司再次上演規模性利差損的悲劇。

確保行業可以穩定發展。

畢竟是已經犯過的錯誤了,未雨綢繆是有必要的。

不過坤鵬論保認為,說4.025%預定利率將成為歷史有些言過其實,就像股市一樣,漲漲跌跌總是在所難免的。

行業發展也與人生經歷一樣,起起伏伏才是生活。

如果是一條直線,就意味著這個人已經嗝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