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發現胃息肉嚴重嗎,會癌變嗎,要手術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胃息肉的醫學定義是指胃黏膜表面向內突起的乳頭狀組織

,息肉較小時一般沒有明顯症狀,多數病人都是在胃腸鋇餐造影、胃鏡檢查或其他原因做胃部手術時偶然發現。

“息肉”這一名稱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觀察到的隆起物,說白了,就是你胃裡長了個“皮贅”。高級點的說法,是指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細胞凸入胃內的隆起性病變。但具體為什麼會長出來這麼個東西,目前醫學界還不是很明確

胃息肉這個病在早期常表現為上腹隱隱作痛、腹脹、不適,少數人可能出現噁心、嘔吐,也有的人根本就什麼症狀也沒有。有時當息肉表面糜爛或潰瘍者可能導致胃出血,表現為黑便或肉眼看不到的大便隱血(需要做大便常規化驗才行),發生嘔血的較為少見。

做胃鏡發現胃息肉嚴重嗎,會癌變嗎,要手術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什麼檢查能明確胃息肉

1.化驗大便常規:合併黏膜糜爛或胃潰瘍的病人,多表現為大便潛血實驗陽性或黑便。


2.胃鏡檢查: 胃鏡下可以看見黏膜表面圓形或橢圓形突起的病變,大多數直徑在0.5~1.0釐米之間,少數直徑大於2釐米。在做胃鏡的時候,醫生有時可以直接從息肉上取下一點組織,在病理化驗,來分辨是哪一種類型的息肉,常見的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部分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在做胃鏡時將息肉摘除。


做胃鏡發現胃息肉嚴重嗎,會癌變嗎,要手術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3.鋇餐(X線鋇餐檢查): 該法對診斷胃息肉有一定價值,但不如胃鏡直觀、準確,如果恰好息肉非常小,可能難以在X線上發現,適用於那些不適合或者沒有辦法做胃鏡的患者。

做胃鏡發現胃息肉嚴重嗎,會癌變嗎,要手術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1、經胃鏡切除是胃息肉治療的

首選方法,主要有EMR即內鏡下粘膜剝離切除術、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紮法及氬離子凝固法等。

做胃鏡發現胃息肉嚴重嗎,會癌變嗎,要手術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年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增生性息肉的發生密切相關,Hp陽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去除Hp感染後,其中約40%患者息肉可自行完全消退。

什麼樣的胃息肉需要做手術呢?

(1)直徑大於2釐米的無蒂或廣基型息肉。

(2)息肉進行性增大者(就是在較短時間內越長越大)。

(3)病理化驗的結果為腺瘤性息肉伴異型增生、可疑癌變和癌變者(就是胃鏡取出檢查後,提示“不大好”)。


總的來說,胃息肉大多為良性,沒有症狀的不需要特殊治療。增生息肉因為一般不會發生惡性病變,稱為非腫瘤性息肉,經內科對症處理之後效果較好。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可達30%~58.3%,活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腺瘤性息肉後即最好手術治療。所以胃息肉的治療方法與它的分型息息相關,有此問題的朋友,應該定期複查胃鏡,一般三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胃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