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壽命都不長?

撫琴薈長歌


中國從古至今共誕生了八十三個朝代,五百五十九位帝王,其中皇帝為397人,諸侯國的國王162人,從秦漢至清朝滅亡,壽命最長的皇帝是乾隆,享年八十九歲,壽命最短的是東漢殤帝劉隆,年僅兩歲。


歷史上能確認出生年月的帝王有209人,他們的平均壽命為39.2歲,也就是說古代皇帝很難活過40歲這道坎兒。


有的專家經過推算古人平均壽命為35歲,按照這個標準,皇帝的壽命還要高於普通老百姓,但古時候由於戰亂頻繁,再加上自然災害,很多人不到青壯年就戰死、餓死,這些人也被計算入平均壽命,自然就拉低了古人的平均壽命值。

如果排除戰亂、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的死亡,古人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57歲,這樣算來古時百姓還是挺長壽的,與之相比,皇帝的壽命只有39歲,就顯得短壽多了,按理說,皇帝作為全民供養的特殊人物,吃得好、喝的好、玩得好,人人都羨慕不已,為何還會如此的短命呢?


首先,皇帝是天底下最危險的職業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天下都是他的,有絕對的生殺大權和無數的美女,這如此的誘惑,難免會有野心之人謀權篡位,自古以來,皇帝的死亡率都是很高的,被迫自殺或死於他殺的帝王高達272人,比例接近一半,皇帝軟弱無能,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殺掉。


其次,皇帝的工作量過高

皇帝作為一國之主,任何大事小情都要親力親為,他們在做太子時就籌劃如何奪位,當皇帝后又要提防權臣勢力和手握兵權的大將造反,擔心外部蠻族入侵。

還要勤於政務,改革民生,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政事,長期的心力交瘁,必然會損害身體,耗損壽命。


還有,沉迷於女色掏空了身體

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個個貌美如花,皇帝與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是肉身凡胎,自然是難以把控,一個男人配成百上千的女人,皇帝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後宮的這些美人對皇帝是望眼欲穿,都想投懷送抱。

不像我等普通老百姓,男人想親熱一下,磨磨唧唧了半天,女人才七不耐煩八不耐煩的應付了事,男人長期的性壓抑,只好到外面去吃快餐、打野雞,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這件事一夫一妻的弊端。

而皇帝就不一樣了,後宮那麼多的美女,一天一人,一年不重樣都用不過來,他怎麼能心靜如水呢,天天都是新鮮的,真是死而無憾,身體不行了,就用藥物來維持,因為宮裡還有那麼多的美人在眼巴巴的盼著皇帝寵幸呢,皇帝哪怕搭上老命也要滿足他們的需要,這樣一來,皇帝的身體愈加虛弱,帶來的後果便是精氣損耗殆盡,影響壽命。


遺傳因素

古時候,皇族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往往採用聯姻的方式,正所謂姑表親、親上加親,通過幾多代人在小圈子裡聯姻,一些頑固病疾在他們的身體裡留存下來,許多的皇子皇孫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幼年繼位的小皇帝就是個病秧子,自然就長壽不了。


古時候,掌握實權的皇帝一般都不會短命,有的還很長壽,像乾隆,梁武帝蕭衍,宋高宗趙構等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傀儡皇帝和幼兒皇帝,權力被架空,一般都死的不明不白。

皇帝身邊圍繞著的基本都是人精,白天要和這幫老狐狸鬥智鬥勇,一不小心就可能踏入萬劫不復的地步,晚上還要和眾多妃嬪貼身肉搏,每天都要平衡大臣、後宮的各種鬥爭。


如果皇帝不管事,權力就會被架空,就會被廢掉,如果太管事,全國那麼多的事情也會把皇帝累死。

真是勤勞的皇帝累死在工作崗位上,懶惰的皇帝累死在後宮的溫床上。


當天下人的家長,當所有壞人的敵人,與天下最聰明的一群人共事(還是領導),並接受野心家們的虎視眈眈,兄弟子侄間沒有親情可言,成群的妻妾沒有一個善茬,還要像打卡上班似的伺候她們,美其名曰她們侍寢,但誰侍候誰還真不好說,伺候人的娘娘們成了太后、太妃,被人伺候的皇帝老爺子反而早死了,這就是有那麼多的人擠破頭都要當這個皇帝。






遺產君


縱觀中國曆代帝王,長壽的還真不多,究其原因,無非如下幾個類型和原因

一、操勞過度型

,如秦始皇,李世民、趙匡胤、趙匡義丶雍正、嘉慶等都屬中年。

二、縱慾過度型。

由於皇上妃嬪眾多,有的帝王又不節制,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耗幹,於是靠丹藥保持體力,結果內外一起抽乾,死的更快。

三、被謀殺至死

其實皇帝是個高危職業,歷史上死於被殺的皇帝大多了。如秦二世胡玄,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明朝的朱允文等。有的做了幾天或幾個月就被人殺死,尤其是金、元。還有的是末代亡國之君。

四、近親結婚

在帝王之家,由於政治需要,近親結婚盛行,每朝每代都有,尤其在漢、清。

五、醫療條件差和水平有限

在現代認為普通的病在過去往往成不治之症。如肺炎,肺結核,肝病,痢疾、傷寒,天花等,因醫療水平有限而病逝。


車工00


古代皇帝壽命真的不長壽嗎?針對這個問題,首先看一組關於古代皇帝壽命的統計數據。從秦始皇嬴政到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一共有335個皇帝。如果不考慮南北朝和五代時期,實際上皇帝共有235個。

這些皇帝中,壽命超過70歲的共有11個人:

漢武帝劉徹、東吳皇帝孫權、唐高祖李淵、唐玄宗李隆基、遼道宗耶律洪基、明太祖朱元璋、梁武帝蕭衍、唐女皇武則天、宋高宗趙構、元世祖忽必烈、清高宗弘曆。

(沒想到康熙帝居然沒有超過70歲。。。。)

如果壽命超過60歲的皇帝算長壽的話,一共有36人。

40歲到60歲的皇帝,共有77人。

20歲到40歲的皇帝,共有83人。

20歲以下的皇帝,共有28人。

其餘皇帝壽命不明。

這些知道明確壽命的皇帝,他們平均壽命為39歲。從皇帝的壽命,能夠得到很多有意思的規律。通常情況下,開國的皇帝壽命都比較長,而守成的皇帝壽命短;知識淵博的皇帝壽命長,見識淺短的皇帝壽命短。

長壽的開國皇帝往往異於常人,他們體格強壯,意志堅定。實際如果一個人壽命短,很難成為開國皇帝,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皇帝便是朱元璋。朱元璋家境貧寒,19歲參加義軍,40歲建立了大明王朝,其後在位31年,活得了71歲。在位期間,朱元璋雖然手段殘酷,但是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極為勤勞的皇帝。

朱元璋每天四五點就起來了,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工作強度堪比997。以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為例,一共八天時間。朱元璋處理奏章1660封,其中涉及3291件事。平均下來,朱元璋每天批閱207份奏疏,處理411件事,每五分鐘就要看完奏疏並給出批示。所以明朝後來皇帝幹不來是非常正常,不說才能比不上朱元璋,就這工作強度,一般人也承受不住,所以便有了內閣制度。

學者型的皇帝,往往受過良好的教育,懂得在舒適的環境中如何合理的飲食、比如唐玄宗、康熙、乾隆。

當然,長壽的皇帝也有例外,那就是武則天。她從來不會委屈自己,極具個性,而且壽命很長。武則天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而長子(太子)李弘猝死宮中,為此她的次子李賢心中十分恐懼,特意寫了一首《黃臺瓜辭》: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武則天還是不為所動,廢黜了李賢,並迫其自殺。最終,武則天成了一代女皇,將自己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她好男色,擁有很多男寵。為此老臣狄仁傑,特意勸告過武則天。哪怕到了八十歲,依然找年輕貌美的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

以今天人的平均壽命來衡量,很明顯這些皇帝壽命都不長。因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們平均壽命為74歲,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度是日本,平均壽命為80歲,平均壽命最短的是乍得,平均壽命為51.9歲。

從這些數據就能夠看出來,和今天人的壽命相比,過去的皇帝的確壽命不長。

但是如果以過去人的平均壽命相比,這些皇帝壽命實際上並不短。過去有句俗語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知道過去人的壽命是很難達到70歲的,人的壽命和現在有很大的差別。

先看看建國初年的時候,當時我們平均人口壽命是35歲左右,可見皇帝平均壽命是高於1949年人的平均壽命的。

如果回到皇帝所在的時代,人的平均壽命更低。這裡以廣東中山縣李氏家族為例,李氏家族是當地的望族,共有7500人。其中男子在元朝、明朝、清朝的平均壽命分別為37.7歲、32.9歲、34.8歲。

根據推算,夏商時期,古人的不超過18歲;西周到秦漢為20歲;東漢時期為22歲;唐代增加到27歲,宋代人的壽命達到30歲;元代為30歲;清代為33歲;民國35歲。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古代皇帝平均壽命37歲,遠遠超過當時的平均水平。

不光我們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低,全世界都是如此。公元前,歐洲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0歲,其後大概每一百年,人的平均壽命增長一歲。直到天花預防法出現,歐洲人的平均壽命才達到40多歲。

現在平均壽命最長的日本,古代的時候平均壽命很短。公元4世紀到18世紀,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19歲;17到18世紀的時候,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才20歲。

從這一點來看,古代皇帝能夠活39歲,真的比較長。


歷史是什麼


古代皇帝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雖說感覺壽命不長,但其實受醫療、飲食以及各類災害的影響,中國古代普通民眾的平均年齡恐怕也就是四十歲上下。

這麼一比,皇帝的壽命跟普通民眾差不多,看來皇帝也就那麼回事,所以得出了古代皇帝壽命普遍不長的印象。



但其實大多數皇帝基本都能活過社會上的平均壽命,只是被少數遭遇非正常死亡的皇帝拉低了平均值而已。

有一些傀儡皇帝年齡很小就被硬生生地拽上皇位,他們手無實權,又年少懵懂,往往被政治鬥爭所裹挾,稀裡糊塗地就死掉了。比如東漢好幾個皇帝都只活了十幾歲、二十來歲甚至一兩歲就死掉了。就是這些人拉低了皇帝群體的平均值。



當然,還有一些皇帝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早逝,如工作強度大、沉湎酒色過度、身患嚴重疾病不治等。

其實有些皇帝看似短壽,但那是跟現代人相比比較短,在當時還是遠超平均壽命的。比如整日熬夜拼命工作的雍正帝活了58歲,很多人覺得他是被工作累死的,但其實他這個年齡至少要超過當時平均壽命至少十年以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皇帝真是個高危職業。


達摩說


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壽命都不長?

首先,飛魚要說下這個問題是不準確的,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不償命,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史稱皇帝之後,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一共有559位帝王。

其中80歲以上的有6位,70歲以上的有11位,60歲以上的30位,其中公認的最為長命的清朝的乾隆皇帝,享年89歲,這等高齡即使在現在也是鮮有的。

那麼為何人們總認為古代的皇帝都短命呢?這是因為看的是平均值,據統計這些帝王的平均年齡在39歲,正是這個平均,讓現在人覺得皇帝都是短命鬼。

下面飛魚就來分析分析皇帝為何短命,其實無外乎下面幾種情況,且聽我細細道來。

荒誕無度而作死。

這類型的皇帝,一般都個特殊愛好,那就是喜歡犬馬聲色,他們的心思不在治理國家上,而在如何享受上,而且當他們享受起來的時候還無法自控。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明光宗朱常洛,這位皇帝在當太子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荒誕無度,等他做了皇帝之後,鄭貴妃就為他獻上了八個如花似玉的美女,朱常洛那是照單全收,結果在位僅僅29天,正值壯年的他就被自己給作死了。

本是傀儡被殺死。

君強臣弱,君弱自然臣強,當權臣的權力能夠左右皇帝的言行,亦或者架空皇帝的權柄時,這類皇帝就變成了傀儡,當然他們的結局自然也不會太好,因為權臣一旦權力滔天自然會想著取而代之。

這類型的皇帝,可以用秦二世胡亥來代表,秦始皇死後趙高就成為名副其實的權臣,指鹿為馬的他自然也不把胡亥放在眼裡,終於趙高的獠牙伸向了胡亥,把他給殺死了,胡亥年僅24歲。

政權交替被殺死。

王朝的更替,前朝的皇帝自然會成為當朝皇帝最大的忌諱,他們為了能在夜裡睡個安穩覺,往往會殺之而後快。

上圖為唐哀帝影視形象

這其中的代表是唐哀帝李祝,他是唐朝最後一任皇帝,是被權臣扶持而繼位的,他是沒有任何實權的,但是在位僅僅三年,就成為了唐朝的終結者,他死時僅僅只有17歲,短暫的一生,令人唏噓不已。

身體有恙而病死。

我們都知道,古代醫學不發達,飲食也沒有現在科學,皇帝先天的身體條件也決定了他能活多久,如果身體素質本就不好,倘若在遇上了天花、流感、癌症什麼的幾乎就死翹翹了。

漢殤帝劉隆就是其中的代表,因為他繼位的時候不滿百天,是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只是可惜的是,他的身體不好,在一歲的時候就夭折了,他自然也成為了壽命最短的皇帝。

我們拿出乾隆和劉隆做個平均,他們兩人的平均壽命就在45歲,所以說中國皇帝都短命這一說法並不科學,平均壽命短,也只是被一部分短命的皇帝給拉低了而已。

相比較皇帝而言,尋常百姓的壽命更短,這是因為生活條件所迫,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是無法對抗疾病,也無法抵抗戰爭的。

飛魚說:

皇帝也是活在當時社會中的人而已,在那個平均壽命都不高的年代,皇帝的短命並不足為奇,即使他們的生活條件比較好,亦無法跳出社會環境、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制約。

那麼,您還知道哪些拉低平均壽命的皇帝呢?


飛魚說史


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都不長,不足40歲。經過統計,60歲以上者30個左右,70歲以上者有11人,80歲以上者僅有5人。

皇帝擁有全天下最優質的生活環境、飲食醫療條件,為什麼大都短命呢?原因在於:

一、皇帝工作強度大,死於勞累

以秦始皇為例,平均每天都要看幾十斤的竹簡,處理幾十上百件重要事情,每一個問題都需小心翼翼,稍一不慎,就會造成重大損失。連那些號稱能讓人長生不死的方士,看到秦始皇如此勞累辛苦的生活方式後,也是大搖其頭,判斷他絕不可能長壽,嚇得趕緊溜了,說明了秦始皇的勞動強度明顯超過了普通人。

事實也是如此,一般帝王的日常工作就是聽大臣議事、看奏章、學習;遇到超勤奮的帝王,生活就會更勞累,比方說朱元璋、雍正,每天都要處理好幾百份奏章(朱元璋平均每天要處理400份左右)。以100份為例,假若每份1000字,就意味著皇上每天要看10萬字文章,看完了還要思考、還要批閱,想想我們每天的閱讀量,就知道皇帝是多麼的辛苦了。

再舉一個例子,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的那位。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這絕對是位懶皇帝,生活過得輕鬆自在,事實上可不是這樣的,據說他每天晚上都要熬夜批奏摺。

高強度的持續工作,是造成帝王壽命短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皇位競爭激烈,死於政變

越是利益大的地方,競爭就越激烈。古代什麼職位最搶手?當然是皇帝的寶座了。

皇室內部傾軋,外部大臣覬覦,看看歷朝歷代的帝王,哪一個不是過得心驚膽戰的。

以大家熟悉的《琅琊榜》為例,早上老皇帝還在和兒子下棋逗樂,轉眼間天就變了,大臣齊齊擁護太子,自己被迫做出屈辱決定,之後苟延殘喘了一年多就去世了。電視裡面很含蓄,實際上遠比這些殘酷,比方說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雖沒有皇帝稱號,但和後世的皇帝沒什麼兩樣),重病期間,他一向信任的寵臣把他圈禁在王宮裡,不給他找醫生、不給他吃食、甚至連水都沒有,最後被活活餓死,死後幾十天沒人問,屍體上生的蟲子爬的到處都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在皇帝寶座面前,誰也不敢掉以輕心,誰也不可託付,稍不留心,就可能被人毒死了、被人砍死了。

三、後宮女色眾多,死於酒色

容易得到的東西,大都不怎麼珍惜,比如皇宮裡的美女,皇帝臨幸不需要費多大勁,結果就造成了很多帝王年紀輕輕身子被掏空,一命嗚呼。

在美色方面,很少帝王能夠抵住誘惑,不管是英明的還是昏庸的。

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甄嬛傳》中的雍正皇帝為例。雍正在中國歷史上算是非常有作為的帝王了,勤政愛民,銳意改革,扭轉了康熙末年的頹勢,為乾隆盛世打下了基礎。《甄嬛傳》裡面的美女可著實不少,雍正也沒少臨幸。

這就面臨著一個問題,白天辛辛苦苦的批奏摺,忙得腰痠背疼的,晚上還要努力奮鬥交公糧,一天兩天還可以,時間長了,身體就垮了。看電視劇,雍正最後躺在床上連說話都費勁,按理說當時年齡也不算太大。

很多皇帝征服欲過強,身體吃不消了,就藉助藥物。歷來皇宮裡不缺那玩意,吃著吃著就廢了,比如說明朝的成化帝朱見深、明光宗朱常洛,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四、古代醫療條件有限,死於疾病

就算一個皇帝逃過了前面三個劫難,還會有一個客觀條件要了他的命——古代醫療條件差。現代人壽命平均70多,古代人呢?也就三四十。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醫療條件差,身體健康還沒事,萬一生病,就糟糕了。

一是醫學理論有限。中醫藥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雖說一直在進步,可是古代醫生的地位很低微,一心一意研究的人太少,研究的方法、工具也有限,使得理論發展很緩慢,往往是一個理論小高峰過去幾百年了,都沒什麼明顯進步。

二是醫生技術有限。中醫學習主要靠師傅傳幫帶,關鍵還要有悟性,光努力是很難成為一代名醫的。一方面是悟性高的人才本來就稀少;另一方面很多名醫不願意輕易授徒,去世後將一身所學帶入土裡,造成了很多年代名醫斷層。

三是御醫謹小慎微,不敢下猛藥。為了皇帝的安全著想,也為了醫生自己的安危,很多藥材皇帝是不能服用的,醫生也不敢開。《琅琊榜》裡面有個鏡頭,靜妃給皇上做了個安神湯,有人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說她有意毒害皇帝,最後還受到了皇后的懲罰。

很多有毒的救命藥,醫生根本不敢開,那些常用藥材養生還可以,關鍵時候救不了命,導致很多皇帝小病延誤成大病,最後治不了。

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小楊品史


瀏覽古代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歷朝歷代的皇帝年紀都不算長。歷史上的皇帝共有397位,平均年齡卻只有39歲。這個年齡放在如今,絕對能稱得上是英年早逝。那麼,造成這些皇帝短命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分析一下當時人們的平均壽命。在醫學技術落後,一場風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普通民眾還要面臨天災人禍的考驗,運氣更差一下,生在戰亂年間的就更不用說了。和這些人比起來,很少有皇帝會被餓死,然而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皇帝也不例外。


更何況,因為生活富足,皇帝對壽命的嚮往比所有人都強烈,因此許多皇帝在年紀上來後,都選擇了一切非常規的延長壽命方式。 放在現在,想要保持健康,大部分人會選擇運動,吃粗糧蔬果。然而在古代卻不同,人們沒有這樣的認知,太醫也只敢建議,不敢強行要求皇帝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皇帝選擇了吃丹藥,畢竟在他們看來,普通人的壽命對於自己實在太短,最後能成仙,壽與天齊。

然而那時候的丹藥中有不少重金屬汞的存在,這些皇帝不但沒能長壽,反而因為重金屬中毒早早離世了。 這也就罷了,還有不少皇帝過於喜歡美色、喜歡喝酒吃肉,連正常的睡眠時間都不能保證,難免會過勞死。 還有些皇帝是政務太繁忙了,心裡防著權臣,把所有事情都親自處理好,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忙政務,夜都深了,還認認真真的處理事情,這樣的皇帝也容易過勞死。 其實在古代當皇帝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如果什麼事情都不管,容易被後世評為昏君,如果事事都想管,偏能力不夠,或機遇不好,也容易心理壓力過大,最終鬱鬱而終。 這麼多的理由加一起,古代皇帝平均年齡低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簡史奇聞


自從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掃平六國稱帝以來,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封建共存續2132年,出現了83個封建王朝,不計算被追封的約422個帝王。這些帝王存活最長的是乾隆,活了89歲,就是放到現在也是長壽了,像東漢有很多兒皇帝,估計就由於政治的原因活不了太長的時間了,也是極大的拖了皇帝平均年齡的後腿,但整體上來講,皇帝的評價壽命,如果能活到親政的話其壽命總體上是能夠達到社會上的總體水平的,當然與皇帝享受錦衣玉食平均壽命應該比較長的想法有些偏離,之所以這樣,估計有如下原因:

皇帝的平均壽命雖然沒有預期的長,但但還是超過當時社會的平均水平的

整體上皇帝的壽命與同時代的普通人相比還是比較長的,據有人統計宋代平均壽命在35歲左右,宋朝帝王的平均壽命約50歲,當然與現代社會的76歲不能相比,但比同時代的人還是多活的18年,也就是43%的時間,可以說是很不錯了。

大量的兒皇帝拖了皇帝平均年齡的後腿

我國曆史上共有422個皇帝 其中小皇帝就有137位,佔皇帝總數的32%,小皇帝大多是以傀儡的形式存在的,生命危險相對較高。年齡最小的首推東漢瘍帝劉隆,出生百天就穿上了“龍袍”,堪稱“吃奶皇帝”,一歲時夭折,也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當然並不是每個兒皇帝都沒有長大,只不過大多數兒皇帝都由於傀儡地位,親政也面臨著困難,如果不能像秦王嬴政那樣弱冠之年就奪回權力,很大程度上就面臨著危險的,即使苟且活了下來,估計在心理上也受挫良多,抑鬱的較多,長壽的可能性不大。

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利,皇位的吸引力過大

在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的王朝也就一個超過了300年-宋朝,短度也就十幾年,如秦朝和新朝,除了改朝換代還有無數人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皇帝面臨著政權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威脅,大多數皇帝還是從內心希望能夠有一番作為的,需要處理的政務也多,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有較大的負擔。

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對於皇帝而言,各方面受到的拘束較小,漂亮的女人又是予取予求,難免在這方面沒有節制,對於身體的虧空較大。

醫療水平在現代社會之前,普通人和皇帝之間沒有質的區別

在西醫進入中國之前,中國從神農嘗百草開始,中醫一直是以經驗的方式傳授和提升,整體上提升不大,具體的表現就是從秦王嬴政開始,到清朝滅亡後和民國時代,人均壽命也就在30-40歲之間,後來解放後,藉助生產力的升高和醫學的進步,人的壽命才開始迅速的提高的。在古代,皇帝的治療手段與平民差距並不大,唯一的差距大約是人參還是蘿蔔的營養價值的湯藥區別,現代醫學來看,人參在某些方面有補充人體元素的作用,但對於緊急時刻的治病救人,並沒有顯示出應有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中國歷史上,整體來說皇帝的平均壽命沒有達到現代人的預期,但也超過了普通人的平均壽命。


被打扮的歷史


中國古代王朝,曾經出現過559位皇帝,大部分皇帝壽命都不太長,少數皇帝能活過60歲的,如漢武帝70歲,蕭衍80歲,康熙69歲,乾隆89歲。但是,整體上皇帝的壽命還是很短的。

原因如下:

1、壓力山大

皇帝雖然高高在上,大權在握,但是壓力特別大。如果是比較厲害的皇帝,倒是能控制朝政,下面的大臣也會老實聽話。如果是能力不怎麼樣的皇帝,太后,大臣什麼的,各方的爭鬥,如果皇帝無法處理這些事情,心理會特別煩燥!而且,皇帝要管的事特別多,特別雜,事多了難免焦頭爛額。

2、王朝更替

江山是白骨堆成的,歷史是用血寫成的。每一個王朝的更替都要死人,皇帝也不例外,一個末代的皇帝,連普通老百姓都不如。王朝覆滅,他只有死路一條。如宋末二帝,在走投無路之際,只能跳海自殺!



3、流血政變

一般開國皇帝都比較厲害,下面的將軍,大臣也不敢怎麼樣,但是如果皇帝是小孩子,下面手握重兵的將軍,就會想搞事。來個政變什麼的,小皇帝也要人頭落地。三國曹魏的小皇帝,就有被司馬昭幹掉的。



4、沉溺女色

至高無上的皇帝,享受不盡的財富,還在三宮六院。無數的美女的誘惑,自然讓皇帝沉溺美色,不能自撥。物極必反,長期這樣沉醉女色,再好的身體也會拖跨。



5、藥物中毒

很多皇帝想追求長生不老,吃丹藥,長生藥什麼的。其實人是不可能長生不老的,但是一些江湖騙子為了錢財,哄騙皇帝,給皇帝吃什麼長生不老藥,但是其實這些都是毒藥。天天吃亂七八糟的藥,皇帝不死才怪。


鳴哥聊歷史


皇帝的生活條件好,吃好喝好還有名醫為他們服務,按道理說皇帝應該比普通老百姓長壽才對,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許多皇帝英年早逝,這是為何?

1.縱慾過度

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皇帝后宮佳麗三千,有的皇帝后宮的數目遠遠不止三千,每天被眾多美女環繞,縱慾過度是皇帝短壽的原因之一。

在這方面最出名的莫過於漢成帝劉驁,漢成帝得到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姐妹後,對兩人愛不釋手。
為了滿足皇帝的慾望,趙飛燕兩姐妹給漢成帝服食春藥,由於長期縱慾和服食春藥,漢成帝被掏空了,公元前7年,漢成帝與趙合德在尋歡作樂時暴亡,年僅44歲。

還有清朝的同治帝,死時年僅19歲,也是死於縱慾。

由於當時朝政大權被慈禧太后掌握,同治帝如同傀儡,他甚至連自己的愛情都無法掌控。


同治帝喜歡皇后阿魯特氏,但是慈禧太后卻不喜歡皇后,並強迫同治帝寵幸自己給他選的妃子。

於是同治帝索性破罐子破摔,沉迷於女色之中,留戀於煙花之地,最後死於花柳病。

2.死於謀殺

皇帝是一份高收益的職業,伴之而來的是高風險,因為太多人都想當皇帝,所以許多皇帝被自己的兒子、親人、大臣、甚至宦官殺死。被謀殺也是皇帝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2.1被兒子殺害

宋文帝劉義隆因為太子劉劭與次子劉濬用巫蠱術詛咒自己早死,因此他決定廢掉太子。

愚蠢的劉義隆居然將廢立大事告訴了劉濬的母親潘淑妃。愛子心切的潘淑妃趕緊通知了兒子劉濬。

劉濬急忙告訴自己的好兄弟劉劭,劉劭召集心腹商議後,決定發動政變,殺死父親劉義隆。

公元453年3月16日深夜,劉劭帶領親兵入宮將劉義隆殺死,享年47歲。

2.2被親人殺死

最出名的莫過於宋太祖趙匡胤,他死的時候僅50歲,而且死之前身體健康,他的死因至今仍是謎。儘管如此,種種跡象還是指向了他的弟弟趙光義,是謀殺趙匡胤的最大嫌疑人。

趙光義素有奪位之心,而趙匡胤只想把皇位傳給兒子,趙光義看到用正常手段無法謀奪皇位,於是鋌而走險,殺害了趙匡胤。

還有北齊孝昭帝高演通過政變登上皇位後,沒有遵守他和母親婁太后的約定,派人將廢帝侄子高殷殺死。

後來高演英年早逝,他的太子高百年年幼,為了保全太子性命,高演決定將皇位傳給弟弟高湛,並且懇求高湛不要殺害高百年。

高湛繼位後,高百年的老師賈德胄向高湛告發,說高百年曾經寫了幾個“敕”字,而“敕”字只有皇帝才可以寫。

高湛大怒,召來高百年核對筆跡,發現果然像賈德胄說的那樣。於是高湛用刀頭上的環將高百年活活打死。

2.3被大臣殺死

有時候,皇帝的大權旁落,被大臣控制了朝政,皇帝的生殺全由大臣掌握。

漢質帝劉纘時,朝中大權由外戚梁冀掌握,梁冀十分驕橫,目中無人。劉纘儘管年幼,也十分痛恨梁冀,但是小孩子畢竟沒有心機,有一次朝會劉纘當著眾人的面稱梁冀為跋扈將軍。

梁冀懷恨在心,於是找人在皇帝吃的餅裡摻毒,將年僅九歲的劉纘毒死。

2.4被宦官殺死

唐代宦官因為掌握兵權,勢力很大,他們不但掌握皇帝的廢立,甚至還敢殺害皇帝。

唐敬宗李湛整天玩樂,荒於政事,還冷落了他的妃子。假宦官劉克明趁虛而入,勾引了李湛的妃子。

有一次,李湛打夜狐失手射傷了劉克明,劉克明嚇得半死,以為皇帝發現自己給他戴綠帽,於是劉克明鋌而走險,在李湛熟睡時潛入宮中將其殺死。

3.嗑丹藥死

古代有許多皇帝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吃所謂的丹藥,丹藥的主要成分是氧化汞、硫磺、氯化汞、鉛和砷。這些物質都含有劇毒,長期服用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唐朝有多達五位皇帝因服用丹藥死亡,他們分別是唐太宗、憲宗、穆宗、武宗和宣宗。


唐太宗晚年服用天竺方士煉製的丹藥,導致病情加重而死,年僅50歲。唐武宗服用丹藥後,脾氣暴躁,喜怒無常,最後才32歲就中毒而死。唐宣宗晚年同樣因為嗑藥而背上長出了膿瘡,最後不治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