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打造AI盛宴

大灣區打造AI盛宴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潘雲鶴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Dame Wendy Hall(達梅·溫迪·霍爾)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科大訊飛多語種AI虛擬主播小晴

大湾区打造AI盛宴

中醫診療機器人

為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構築廣東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新優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第二屆中國(廣東)人工智能發展高峰論壇10月23日至24日在廣州南沙舉辦,國內外人工智能產業專家及行業精英呈現一場思維碰撞、成果分享的學術盛宴。本屆論壇是2019年中國最高規格的全球性人工智能盛會之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

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

開放創新平臺發佈

來自中、英、美等國家的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學者、產業界代表圍繞“AI & ALL”這一主題獻上了10場精彩的主旨演講,演講嘉賓包括: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英國皇家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前主席Dame Wendy Hall(達梅·溫迪·霍爾),中國工程院潘雲鶴院士及鄭南寧院士,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Pascal Fua(帕斯卡·福亞)等人。

主題大會現場舉辦深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儀式;發佈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對多個開放創新平臺進行授牌;一系列人工智能領域重大科技合作項目現場簽約。

本屆論壇的5場平行論壇分別於10月23日和24日下午舉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和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共同主辦了廣東省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專家諮詢會暨2019廣州人工智能工作交流會,專家們為廣東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建設的“南沙新區人工智能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現場揭牌。另外4場分論壇分別由各領軍企業舉辦,分別對各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作深入探討解析。

“在國際上多個主要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是領頭雁,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已經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帶動了人工智能復興。”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李德紘

“廣東可以建設開源的託管平臺,打造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與大裝置。廣東應通過發揮大灣區的優勢,補齊開源平臺短板,使人工智能在中國能更好發展下去。”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

AI帶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潘雲鶴

“我們相信,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產業一定能夠促進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走向一個高質量、高水平快速發展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潘雲鶴表示,中國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未來發展方向包括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應用領域包括了智能城市、智慧醫療、智能製造等。潘雲鶴透露,中國的數字經濟體量是全球第二,發展潛力巨大。那麼AI走向新一代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應該如何進行?潘雲鶴認為,中國工業智能化發展有5個層次,分別是工廠運行智能化、企業經營智能化、產品創新智能化、供應鏈接智能化、經濟調節智能化。

可信AI還有很長路要走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表示,生活已被人工智能滲透,然而人工智能是否可信?何院士認為,可信的人工智能必須具備與人類智能類似的特徵。人工智能已經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語音識別。但現在人工智能基於機器學習理論,行為存在不可預測性。他表示,可信人工智能應能自我反省、具有自適應性、透明性、可解釋性與公平性。他建議對環境建模,對智能模塊進行形式化描述。

打造世界最強算力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講述了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的便捷,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直升機上,電力工人不再需要辛苦爬竿進行檢修,整體檢修效率提高了80倍。他表示,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人工智能將會給每個人帶來生活上的劇變,同時給每個行業帶來變革。而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算力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華為的夢想打造世界最強算力,成為推動人工智能的革新力量。未來幾年,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全面的擴展期,助力廣東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全面助力廣東數字經濟與數字政府創新和發展。

未來無人駕駛要實現全自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聚焦無人駕駛。“人工智能追求的長期目標是要讓機器像人一樣去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無人駕駛方面則要實現全自動駕駛”。“實際上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是一個令人興奮而又望而生畏的挑戰,儘管我們現在取得如此大的進步,但是真正要讓無人駕駛步入尋常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我們還需要付出艱難的努力。”

鄭南寧在現場展示了無人駕駛智能車的基本技術框架,這同時也是在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一一實現的任務。鄭南寧認為,實現完全自主駕駛面臨的挑戰包括:複雜交通場景的“周密感知”、預行為理解、“意外遭遇”的應對、網絡安全和人-車的交互。

建設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提出,大灣區應發揮區域政策與產業優勢,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貢獻核心要素。人工智能經歷了三個階段,目前進入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第三階段,大量企業、投資界進入該領域,對產業發展會起催化劑作用。

他強調,我國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四大優勢:擁有強有力的戰略引領和政策支撐、海量數據資源、豐富的應用場景、具有潛力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長聚集。但也存在薄弱環節。

如何發揮廣東優勢補短板?高文認為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助攻關鍵核心技術,強化科技應用開發,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灣區優勢明顯,具有經濟實力優勢、體制機制優勢、區域優勢,對國際化人才有很好的吸引政策。”他建議,廣東可以建設開源的託管平臺,打造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與大裝置。廣東應通過發揮大灣區的優勢,補齊開源平臺短板,使人工智能在中國能更好發展下去。

美麗中國有很多人工智能的機會

“中國正在引領人工智能潮流,所以我來到了廣州。”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Dame Wendy Hall(達梅·溫迪·霍爾)表示,美麗中國有很多人工智能的機會,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機會,希望人工智能提高我們的生活。她表示,中國作為全球兩大人工智能大國之一,會在人工智能很多方面引領全球。“我們正在利用機器人、人工智能來賦能傳統中醫學。”

她非常認可人工智能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並認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具有廣闊的前景。但她也提到,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對社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時候必須更加小心細緻,思考如何能夠更加安全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作用於社會。她建議加強全球合作,同時培養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

港科大廣州校區將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

本次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元素突出。9月26日剛剛開工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下一步將開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專業,利用國際化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方式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透露,港科大在人工智能多方面取得了成就。

倪明選表示,廣州校區將實行新型教育培養模式、新學術架構。香港校區和廣州校區未來一樣重要,實現學科互補。“廣州校區不是香港校區的分校,會實現差異化發展。在廣州校區不會重複港科大傳統學科,而是會發力交叉學科,打破院系邊界。”據透露,廣州校區考慮設置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如機器人與自動化學科、智能製造學科、智能交通學科等。未來師資配置上,也將實行多導師制,打破傳統邊界,促進交叉學科發展。

他提出,新校區未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高端人才培育和產學研轉化,儘快實現研究成果轉化至關重要。為了整合產學研資源,未來霍英東研究院將併入港科大廣州校區。港科大廣州校區將是零排放的先進校園。“希望港科大為大灣區培育高端人才盡一分力。”

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大賽”中佔優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喻為一場大賽,那麼中國在這場大賽中佔優。”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表示,今年1月來到廣州,之前在新加坡高校工作二十年。之所以來中國,因為在人工智能行業方面中國擁有巨大優勢。中國重視教育,儲備了大量人才,這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中國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需求巨大。“在國際上多個主要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是領頭雁,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已經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帶動了人工智能復興。”比如移動支付已經普及,改變著生活,這些便利化應用會導致人工智能應用帶來大爆發,因為大家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

他表示,在廣州,人工智能正形成一種生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其中,政府政策支持至關重要。隨著大灣區建設推進,大量資金、人才、政策集聚在大灣區,大灣區正在搭建人工智能領域生態圈。廣州多個領域誕生出領頭羊企業,成為大灣區人工智能生態圈的一分子,推動更多人工應用落地,應用落地又反推技術發展,形成應用與理論的有機循環。

AI“黑科技”抱團亮相

“避擠”有神器 “光速”報地震

昨日,“第二屆中國(廣東)人工智能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行。今年論壇的主題是“AI&ALL”,意為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廣州日報記者在現場發現,本次論壇“黑科技”抱團亮相,讓參觀者目不暇接。多語種AI虛擬主播、“一臉走南沙”平臺發佈、地鐵出行“無感支付”…… 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科研機構及近20家龍頭企業展出產品,掀起了一場AI“黑科技”風暴。

打造智慧地鐵大腦

在24日上午的主題大會上,華為、科大訊飛、佳都科技現場發佈了行業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技術和產品。

其中廣州本土企業佳都科技現場發佈了新一代智能綜合監控系統。據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副總裁、佳都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介紹,這項監控系統可以充分運用到我們的日常出行中,成為智慧地鐵之大腦。

這款系統將更好地推動廣州地鐵乃至全國地鐵的人工智能化,成為智慧車站之依託。該系統具有全息感知、客流預測、場景管理、視頻巡檢、乘客軌跡、數字孿生等多樣化功能。

AI虛擬主播驚豔全場

本次大會,科大訊飛多語種AI虛擬主播小晴表現驚豔全場,配合現場主持人工作,讓現場嘉賓感受人工智能就在身邊。它能說多種語言、吐字匹配嘴型並且表情自然。這背後是科大訊飛的語音合成、人臉識別、人臉建模、圖像合成、機器翻譯等多項人工智能技術長期積累的結果。目前,科大訊飛多語種A.I.虛擬主播已經能說中文、英文、韓文、日文等十多種語言,而且永不知疲倦。

“一臉走南沙”平臺發佈

雲從科技分論壇上,“一臉走南沙”政務民生應用平臺發佈,全面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產業聚集發展,提供灣區一體化融合的泛在智能城市服務。

“一臉走南沙”人工智能統一服務平臺將為廣州南沙提供三大服務體系:即南沙微警可信身份認證的可信服務、基於人臉感知的智能公共服務、“一臉走南沙”小程序帶來便捷生活的社會服務。

為“一臉走南沙”平臺更好地落地運用,雲從科技運用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以豐富的跨應用場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產業化聚集,提升生活便捷性與安全性,助力南沙打造成全國領先的首個“一臉通行”的智能服務新城,區域數據融合、聯動高效全國領先的泛在·智能城市。

“避擠”出行神器來了

出門前先看看哪趟車不太擠,不用再被擠成沙丁魚!昨日,一款乘車神器簽約,在採集到公交車圖片後,可實時分析發佈即將到站公交車內的擁擠程度。將來可以打開軟件查看下趟車多久進站、車上多少人,從而決定要不要再等下趟車,方便出行。

“方案將以大數據分析公交擁擠程度”。昨日,廣電運通和旗下公司Denali System聯合舉辦了產品發佈暨合作簽約儀式,正式發佈aiCore System V1.3平臺。廣電運通副總經理魏東表示,在採集到公交車圖片後,aiCore平臺採用CNN卷積神經網絡算法實時分析公交車內的擁擠程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交公司車輛智能調度,另一方面可以把擁擠度分析結果通過信息發佈渠道發送給市民,方便市民出行。

5G智慧小屋24小時金融+政務服務

作為本土人工智能科技企業,廣電運通應邀參會,現場發佈“智慧金融+政務”5G智慧小屋、全新版本aiCore大數據平臺等軟硬件產品。在高峰論壇展區,廣電運通的“金融+政務智慧小屋”吸引了省市領導和眾多嘉賓前來體驗。這個佔地僅4平方米的小空間,可以在銀行網點、商場、社區服務中心等便民場所快速部署,它應用了先進的生物特徵識別和人機交互技術,能提供24小時的便捷金融自助服務和本地化生活服務,真正實現“政務+金融”一站式辦結,目前已經在廣州市開發區政務中心供市民使用。

智能傳感器提前

十幾秒預警地震

中醫診療機器人、分鐘級天氣預報、智能傳感器光速報地震……本次高峰論壇,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展示了入駐企業的一批創新黑科技產品。燕昊科技帶來的是智能傳感器,屬於國際首創,未來將可用在地震預警上,相比傳統傳感器最大的優勢在於地震波可以以光速進行傳播,跟地震波傳播速度存在時間差,可以提前十幾秒甚至幾十秒預警地震,大大提高地震發生地居民逃生幾率。

該智能傳感器有六大創新點:國際首創的衝量模式識別技術;國際領先的計算方式由無限解變為有限解;配置靈活,可按不同需求個性化定製;同時具備光纖測溫和光纖振動探測技術,電源噪聲控制技術精確到2mv;光纖分佈式精確監測到1m,國際首創的衝量模式識別技術。未來,該傳感器可以用於三大應用場景:預防災難性事故發生,海底動態監測、安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