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媲美長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眾做周知,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修建了萬里長城,同時還建造了另一個大工程秦直道卻鮮有人知,長城是抵禦匈奴的人工屏障,而秦直道就是前線官兵的後勤保障。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這條道有多牛呢?“飛將軍”李廣走過秦直道,去抗擊匈奴;漢武帝帶兵走過秦直道,去炫耀武力;王昭君含淚走過秦直道,去匈奴和親;曹操霸氣走過秦直道,去把蔡文姬從南匈奴迎回漢朝;李世民威風凜凜地走過秦直道,去征討突厥。不知道多少人走過秦直道,也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現如今,這條古道歷經風風雨雨的兩千年之後,山還是山,路還是路,保存較好的路段,如今雄姿猶在,氣勢恢弘。“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縣”,金秋時節,愛遊陝西欄目組邀請到戶外達人深呼吸老師帶我們徒步富縣秦直道車路梁段看看這裡的大氣秋景。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據深呼吸老師講,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有關秦直道的人文歷史這樣的:

秦直道始建於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將軍蒙恬和公子扶蘇率30萬大軍和數10萬民夫共同修建的。秦直道自陝西淳化梁五帝村(古云陽)北部的秦林光宮(即漢甘泉宮)北門始,沿子午嶺北行,經旬邑、富縣、榆林,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達拉特旗至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古九原郡),穿越14縣,長達700餘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普通亦有20米。主體歷時兩年半全線貫通,是當時咸陽至九原郡最近的一條行軍大道。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關於建造秦直道的目的存有多種說法,其中較為流行的說法包括“為了出巡便利”、“作為運兵通道”和“作為交通線路”等,最主流的說法是抵禦匈奴的軍需物資兵力通過秦直道快速運輸到塞北前線,是戰爭的後勤保障軍用路線。秦朝滅亡後,秦直道至隋唐時期依然繼續提供交通服務,直至清朝年間,秦直道逐漸荒廢,失去了作為交通幹道的作用。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西安出發未央立交上包茂高速,倒青蘭高速,張家灣秦直道景區出口下高速,走榮蘭線,3小時便可抵達富縣秦直道景區,導航搜“大樹堤”即可。行程較遠,還好一路服務區很多,大約50公里便有個服務區可以休息,路很好走。每年秋季富縣在此舉辦自行車騎行賽,我們這次去就是剛舉辦完自行車賽。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秦直道富縣段大約有125公里,秋景最美的當屬車路梁太白梁這段,戶外俱樂部還在此開發了幾條穿越線路,我們此行僅徒步了車路梁段5公里,賞秋景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受秦直道的這段人文歷史,這片黃土地的蒼涼厚重。普通遊客如果抱著遊玩成型景區的心態來這裡的話,還希望三思而後行,可能你會大失所望了,周邊沒有任何食宿配套,最近的鎮離景區大約6公里,是剛下高速的張家灣鎮,有飯館和個別農家樂,建議遊客在鎮上吃完飯再去秦直道。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我們登上子午嶺,踏上千年秦直道,在黃土高原的荒涼之間穿行,眼中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曾經的戰馬嘶鳴,旌旗獵獵似乎浮現在眼前,感嘆秦人先輩的聰慧與力量,在這蕭條景象的背後,我想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歷史滄桑背後的精神,是那種克服困難、創造奇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秋天很短,秦直道的秋天更短,最美秋景大約可持續兩週時間,如果遇風雨天氣,秋景轉瞬即逝,葉子落的很快,這週末是觀賞秦直道大氣秋景最後的時機,錯過再等一年。

可媲美长城的秦代又一大工程-秦直道

週末去哪玩,發現陝西好地方,這期愛遊陝西就到這裡,歡迎更多出遊達人提供目的地線索,我們一起發現大美陝西,遊遍陝西。

線路評級:(最低★,最高★★★★★)

人文指數:★★★★★

風景指數:★★★☆☆

餐飲指數:★☆☆☆☆

徒步指數:★★★★☆

親子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