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起風了

這一波新“國潮”與以往不同的是,成長於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背景之下的國產新潮牌們已經不是簡單地進行款式複製與模仿——它們立足於東方美學的核心價值之上,並融合了西方街頭文化與現代設計元素;

它們更有創意,更看重設計,有了品牌系統化運營的意識,同時質量也穩步提升。

“国潮”,起风了

2006年,彭磊、龐寬和劉葆、小猴站在北京鐘樓前,拍攝了一支向李小龍致敬的MV,因為上身穿著白色跨欄背心,於是腿上那色彩鮮豔的帶有兩條白色側邊條的運動褲便分外明顯。

同年,新褲子樂隊推出電子迪斯科大碟《龍虎人丹》。這是一張對新褲子極為關鍵的專輯,整張專輯從概念到視覺再到音樂結合得極為完整——合成器營造了復古的音樂風格;MV與街拍照從穿著到環境空間的搭配,也盡顯上世紀80年代的氣息。

那一年,他們隱隱透露著“野心”,但恐怕也並未想到,十餘年後由自己所帶動起的這股“國潮”熱浪,能夠如此來勢洶洶。

1

每當浪潮來臨的時候

“国潮”,起风了

在《龍虎人丹》的專輯封面上,彭磊和龐寬腿上穿的正是上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的“梅花”運動服,其時的貝斯手劉葆則穿了一件皮風衣、眼戴蛤蟆鏡,龐寬手中所舉的雙卡錄音機彷彿可以聽見來自上個世紀的魔音貫耳:“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

彼時,距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過剛剛過去5年,受到外來品牌衝擊的影響,國貨的日子並不好過。

2017年,在新褲子樂隊即將成立20週年的時候,主唱彭磊製作了一部近70分鐘的記錄新褲子成長曆程的音樂紀錄片,名字叫《北京新浪潮》。“新浪潮”三個字,恰到好處地解釋了新褲子在意氣風發的青蔥歲月裡,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国潮”,起风了

2006年10月1日,新褲子發行《龍虎人丹》專輯,開始偏向新浪潮和流行電音風格

《龍虎人丹》這張專輯一經推出,便大獲好評,樂評人稱新褲子為“驚醒麻木的唱片行業的時尚音樂頑童”。在那個大眾更偏愛歐美舶來品的年代,新褲子用一種戲謔的方式重構了國貨之復古美學,並催生出新世紀裡“國潮”的第一波浪潮。

“國潮”的種子,其實早在新世紀之初就已在搖滾圈裡埋下,pk14樂隊的主唱楊海崧、貝斯手施旭東等都曾是最早將回力鞋重新穿在腳上的人。其時,作為一款沉寂多年、毫無商業附加值的球鞋品牌,“回力”特別符合當時北京地下搖滾圈的反叛和獨立精神,關鍵是它還很便宜。

2008年,南鑼鼓巷還很靜謐。龐寬看中了這條衚衕中的街巷的文藝氣質,開了國內第一家專賣復古風格國貨的小店“Bye Bye Disco”,取自新褲子的同名歌曲。

這家店,後來在彭磊導演的電影《樂隊》中出過鏡,影片裡一身中山裝的龐寬對著兩個來店裡想買英國皮摟兒的女孩說道:“這裡只有國貨精品。再過幾分鐘,國貨教父就要親臨現場。”隨後,迪斯科音樂響起,龐寬現場來了一段尬舞……

“国潮”,起风了

彭磊導演的電影《樂隊》中,“國貨教父”龐寬出鏡。

“國貨教父”,是那一段時間媒體為龐寬冠以的稱呼,恰好與新褲子推出《龍虎人丹》之後引領的復古風潮相呼應。

於是,許是為了鞏固新褲子領風氣之先的視覺形象,許是為了推廣自家小店與國貨商品,龐寬捎上彭磊拍攝了一系列具有濃厚復古氣息的硬照——他們身穿“梅花運動服”、趿拉著回力鞋,在前門大柵欄老街、在摩登的迪斯科舞廳和髮廊前凹造型……

在2009年貝斯手劉葆離隊,新貝斯手趙夢、鼓手Hayato加入後,這一視覺傳統仍然延續著。

“搖滾樂手的真實,在於他們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帶入進音樂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龐寬曾這樣說道。

因為喜歡老的合成器、錄音機與老球鞋、衣服,龐寬開了這家國貨小店;因為喜歡收集玩具彭磊之前也曾在北京東四開過一家鐵皮玩具店,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鐵皮青蛙”是其中賣得最好的。

“国潮”,起风了
“国潮”,起风了

“國潮”的第一波浪潮與復古的懷舊情懷脫不開關係——“國潮”青年們在向上個世紀的“國貨之光”致敬的時候,更多地是在追憶自己童年的美好回憶——同時也應和著中國大國崛起的腳步。

2008年,北京奧運會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地舉辦著,中國奧運健兒在自家門口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國人的愛國熱情也空前高漲。

這一年,有著14萬組員的豆瓣國貨小組組長“豆豆維”(現陌陌副總裁、陌陌直播總經理賈維),聯手北京愚公移山酒吧一起舉辦了一個小範圍內的國貨派對,引發了轟動 ;這一年,南鑼鼓巷的其他店家也模仿起龐寬,開始販賣具有復古風格的T恤、帽衫、搪瓷缸、帆布包……一時間,跟風者眾。

然而,這股浪潮很快便歸於沉寂。甚至龐寬在南鼓鑼巷的國貨小店,也因為龐寬看不慣“復古國貨”被過於氾濫且世俗化而關閉。

“国潮”,起风了

龐寬在國貨小店

2019年夏天,與其他樂隊一樣,新褲子樂隊首次站上了綜藝的舞臺,未曾想一檔名為《樂隊的夏天》的綜藝節目帶給了他們從地下走向臺前的爆發。沉澱多年的新褲子,一舉拿下了最受歡迎的Top5樂隊之冠。

在節目最後一期的“巔峰派對之夜”上,新褲子唱起了20年前的經典曲目《我們的時代》,站於鍵盤後的龐寬依舊穿著一件復古的紅藍雙色“囍”字的T恤,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起自己的“年輕時代”。

2

與世界牽手的新國潮

比《樂隊的夏天》更早引燃炙熱夏天的,是一檔同樣出品自愛奇藝的名為《中國有嘻哈》(自2018年起更名為《中國新說唱》)的網絡綜藝節目。

2017年,《中國有嘻哈》橫空出世,迅速引爆全網。節目中個人風格鮮明、潮流穿搭搶眼的rapper(說唱歌手)們更是成了帶貨王,身上的潮牌穿戴備受年輕時尚愛好者的追捧。

“国潮”,起风了

潮牌,起源於美國街頭文化。上世紀80年代,熱愛冒險的個性設計師們,以Shawn Stussy為代表,在服飾中融入了衝浪、滑板、工裝、籃球、DJ等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街頭風格。作為亞文化的一種表徵,潮牌是年輕人群身份認同的符號與標誌,代表著獨立和與眾不同。

自上世紀80年代至千禧年之前,是潮牌的蓬勃發展期,當美國大兵把潮牌文化帶入日本原宿,誕生了藤原浩、高橋盾、長尾智明等教父級人物,推動了潮牌的多樣化發展。

這一時期,潮牌釋放出了出人意料的巨大商業價值。邁進21世紀,隨著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與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潮牌文化逐漸走入中國,首先接收到這一訊號的是“東方之珠”香港。由港星陳冠希創立的CLOT、余文樂創立的COMMON SENSE與MADNESS等,均成為國內潮牌界的潮流風向標。

“国潮”,起风了

正在拍攝潮牌宣傳大片的余文樂

潮牌是消費升級裡一個“特立獨行”的門類,其消費者大多數集中於90後、00後——他們是新崛起的消費者,敢於嘗試新鮮事物、願意為高附加值產品付出溢價,獨特性、設計感與文化磁場等彰顯個性的元素是吸引他們的主因。

在國內沐浴到陽光的嘻哈文化,對於潮流單品的推動作用,三年以來有目共睹。寬大的衛衣、隨性的窄腳褲,還有棒球帽、球鞋、胸前包等等標準的街頭穿搭,在年輕群體中間流行開來,更是幫助了本土潮流品牌的普及。

如果說在2017年《中國有嘻哈》中,rapper們大多還身著歐美潮牌亮相 ;那麼到了2018年、2019年的《中國新說唱》中,隨著“特步”強力植入,以及一身國產潮牌的艾熱穩紮穩打地奪冠,新一波的“國潮”正在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中蔓延開來。

2018年冠名《中國新說唱》的特步,推出了聯名產品和導師選手同款潮品,更在今年喊出了“不服就要說,不服就要唱,特步特不服”的口號,顯示了進軍潮牌界的決心。而創立於2010年的潮牌Kikc新近將品牌升級的門店落戶在了長沙的時尚中心——黃興步行街和悅方新天地ID MALL,Kikc×《中國新說唱》2019聯名款服裝一上市,便讓Kikc新門店一開店就是熱店。

據不完全統計,從“有嘻哈”到“新說唱”,在節目中露臉的國潮品牌,包括但不限於特步、Retrovegas、GRAF、MADNESS、邦BANG、PRBLMS、AirWay、GRKC等國貨品牌。

“国潮”,起风了

2018年,新疆小夥兒艾熱獲得中國新說唱》全國總決賽冠軍

國人對時尚潮流的認識,正在發生著轉變。當歐美潮、日範兒、韓流相繼在中國年輕人中各領風騷數年之後,隨著“中國製造”正逐步擺脫“世界工廠”低附加值的符號轉型“中國智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穿國貨、用國貨,甚至於將國貨從國內寄往國外的“逆代購”也流行起來。

這一波新“國潮”與以往不同的是,成長於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背景之下的國產新潮牌們已經不是簡單地進行款式複製與模仿——它們立足於東方美學的核心價值之上,並融合了西方街頭文化與現代設計元素;它們更有創意,更看重設計,有了品牌系統化運營的意識,同時質量也穩步提升。

“國潮”商品的質量曾經十分堪憂,龐寬關閉自己的國貨小店正是因為其時山寨橫行、同類產品不僅滿天飛而且質量也差。而如今,“made in China”早已不是印象中“便宜”“接地氣”,甚至有點土的刻板形象。

臨近新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國潮”翻湧而起的浪花,比以往時候來得都更加猛烈一些。

3

孰為“國潮”

5月9日,中經社經濟智庫、中傳-京東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佈了《2019“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品牌在下單金額、下單商品銷量的同比增幅均高於國際品牌,且在下單金額的同比增幅上,2018年中國品牌商品的優勢更加明顯。

隨著大眾消費結構的升級與變革,更多高品質、高價值的國產品牌商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尤其對於90後和千禧一代等新的消費主力來說,“國貨”和“中國風”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自公元8世紀的盛唐開始,東方美學與文化一直影響著世界。絲綢、瓷器、茶葉等引發的中國熱,曾於歐洲在17世紀至18世紀興起長達百年。然而這種文化自信,至近代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逐漸下降。

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40年,每個中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國於世界舞臺之上的重新崛起。這種經濟實力與世界影響力的提升,也使國人重拾文化自信,不再盲目迷信“洋牌子”,而是發掘與再創造傳統品牌的文化價值。

中國已經進入大力發展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優質品牌的新時代。

“国潮”,起风了

2018年5月10日,適值“中國品牌日”,天貓聯合50箇中國品牌聯動發聲,打造了一場“國潮行動”,也為當年6月份首波品牌跨界做了預熱。其間發佈了五大國潮消費趨勢:逆代購、老字號網紅、新東方美學、AI新物種、非遺匠心,並針對這五大國潮趨勢發佈了五組相關數據:

逆代購:近幾年外國年輕人愛買中國商品的人數增長了460%,2017年“雙十一”天貓國貨賣往的國家和地區達到214個,近一年天貓國貨商家遠銷全球的商品增長到14萬;

老字號網紅:故宮貼紙最火時一天被

搜索238635次,登陸天貓的中華老字號已超過1000個,購買“老上海”“老北京”相關商品的人數增長51.25%;

新東方美學:搜索“中國風”相關商品的用戶增長14.73%,近一個月購買老手藝潮服的90後用戶達到340萬,全國有383個城市的90後青年購買了漢服;

AI新物種:選擇智能洗碗機的90後已婚青年增長了231.19%,中國機器人的種類一年內增長了987種,搜索全屋智能家居系統的用戶增長了79.63%;

非遺匠心:“非遺文化”相關的商品銷量增幅達到263.6%,近一年具有匠心品質的中國品牌達到74個……

“国潮”,起风了

2018年,天貓推出“國潮行動”,推動國貨品牌走向全球

自2017年起,國務院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為中國品牌提供政策扶持。“‘國潮來了’行動推出的初衷,即響應國務院的‘中國品牌日’號召,從對中國品牌的節日性扶持轉向日常性支持。”天貓國潮行動小組透露道。

2019年,天貓國潮行動升級為“新國貨計劃”,目標是:在未來創造10個年銷售過50億元的國產品牌、200個年銷售過10億元的國產品牌,幫助200個老字號年銷售額過億元,全面扶持1000個新銳品牌高速增長。天貓海外也踏上征途,將與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和速賣通一起,幫助70萬國貨商家出海……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營銷事件,其背後卻實實在在有著“中國智造”自信的底氣。通過紐約時裝週加持、《國家寶藏》大型文創IP聯名、國貨大賞、國酒天團出海等活動項目,“國潮”正以一個新生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逐步被消費者所認知,成為中國品牌營銷升級的新陣地。

5月,根據阿里研究院發佈的《新國貨大未來——2019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在阿里巴巴平臺上,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

“国潮”,起风了“国潮”,起风了

在2019秋冬紐約時裝週上,來自中國的青島啤酒化身百年國潮C位出道。

“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語言的一種現象。然而在“國潮崛起”的當下,對於何為“國潮”,國人似乎還存在爭議。

從字面意思來看,“國潮”可解讀為“本土”與“潮流”的結合。從狹義上來說,解釋為中國本土設計師兼主理人創立的潮流品牌未嘗不可。不過嚴格來講,某些國產潮牌所內藏的文化底蘊並非來自中國本土。

也有人將“國潮”的“國”字理解為“國風”,於是究竟是“國風”還是“古風”也成了爭論的焦點。

無論是“潮牌”,還是“國風”“古風”,單純地以一面去理解“國潮”都可以說是片面的。要看到,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的文化基因,即“中國造”。在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已經不是一句寫於書面上的口號,它實實在在地落地到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從廣義上講,“國潮”可視為以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為核心價值,並且站在全球化的視角上,以中國年輕人的態度為出發點,將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用一種時尚的方式相融合。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國潮”以文化自信為基石、以品牌為載體,既是滿足年輕消費者追求時尚、張揚個性,又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自然迴歸和凸顯的流行現象。

因此,“新國潮”並不是簡單地借鑑西方設計或者機械地截取中國元素,其從根本上應是傳統和時尚、小眾和大眾、傳承和創新等的衝突化解與相互共生。

每當浪潮來臨的時候,你是否是置身其間的弄潮兒?

“以國為潮”。這一次,名為“中國”的潮流真的來了。

“国潮”,起风了“国潮”,起风了
“国潮”,起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