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对人性的洞察


民国初期,大清刚亡不久,尸骨未寒。

很多民众自然还保留着大清习俗,留长辫子。

普通民众抵触情绪大、不改变习俗也就罢了,部队里留辫子肯定不行,冯玉祥要求部下全部都把辫子剪了。

冯玉祥对人性的洞察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即使在军令如山的部队里也有大量因此抗命的士兵。最后冯玉祥亲自提着枪监督,谁敢不剪就用枪顶着脑袋,硬是一个个把辫子都剪了,士兵们嚎啕大哭、捶胸顿足,跟死了全家一样惨烈。

当时冯玉祥部队不像现在一样都是有服役期限的军人,那时候没有退役一说,士兵和军官从单身一人到娶妻生子拖家带口都在部队里,部队与外部社会的联系相对紧密。因此剪了辫子之后一下这些信息就被传出去,说冯玉祥多么痛恨留辫子,多么坚决果断甚至凶残......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玉祥招兵买马。之前他强力剪辫子的事都传遍了,有心的人就听进去了,甚至有人觉得他反对清王朝非常果断,是进步代表,这次算是逮着机会了,主动剪了辫子以表忠心,希望能纳入他的麾下。

结果这些人他一个都不要,坚决让他们滚蛋。

是的你没看错,要不要这个人,剪没剪辫子是第一要务:剪了的坚决不要,没剪的才有资格进入下一个筛选环节。

这令他的下属非常不解:

你不是之前下死命令要剪辫子吗?结果人家主动剪了,来投奔你,你又设这么个门槛,为什么不要人家?而且这些留辫子的人进入部队不还得再剪嘛,多麻烦?

冯玉祥呵呵一笑:

辫子本来就不是汉人习俗,直到大清强行奴化驯化之下才变成习俗。对辫子强烈的执著本质上是一种屈附于权力和强势的奴性,辫子是奴性的具体象征物。具有奴性的人有几个好处——

  • 愚忠。只要权力足够震撼到他们就能让他们死心塌地,变着法地维护主子;
  • 凶残。对于和他们不是一个立场、或者可能挑战他们位置的人,他们绝对能下狠手,特别具有战斗力;
  • 简单。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基本等于把脑子主动交出去,管理起来很方便。

有了这三点,什么样的暴力机器打造不了?我们就是要他们听话、好控制、攻击他人、当炮灰没有怨言,这只有充满奴性的人才可以。

那些剪了辫子的,就缺乏这种奴性,而且心思也多,管理起来麻烦,战斗力也不如奴才,要来何用?

冯玉祥对人性的洞察

方唐作品

而且那些缺乏奴性的、有心思的人,还会看不起有奴性的,有奴性的人则会反击,进一步捍卫他们奴性的合理性,于是他们之间相互攻击,那我这个部队还要不要了?

下属无不佩服。

在这一点上冯玉祥对人性的理解很透彻。

冯玉祥对人性的洞察

很多时候,戾气是奴性的伴生产物。为了维护奴性的合理性,必须逼迫对方认可和接受,最起码让对方感到害怕、不敢说,这当然需要充满戾气地主动出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