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卻得到了“靈”這個惡諡?

趙武靈王雖然成功富強了趙國,但“靈”這個諡號說明他做國君也有欠妥,這個問題就源自他對繼承人的選擇。本來長子趙章即位勢在必得,誰知趙雍後來迷戀寵姬吳娃的美色,愛屋及烏偏愛了吳娃之子趙何,最終讓趙何代替了自己的哥哥,“廢長立幼”始終是手足相殘的導火索,然而在歷史上卻屢屢上演不曾衰落,尤其是趙雍這種豪傑本就有超凡的氣魄,當然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玩火,甚至還會認為自己十分明智有德。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卻得到了“靈”這個惡諡?

另外他對權力交接也嘗試了大膽突破,自己尚在盛年之時便主動交出王座,讓最信任的肥義對趙何盡心輔佐,估計是他開創了“太上皇”這一先河,只是“皇帝”這個詞還沒有被髮明創作,所以“太上皇”這個稱謂自然更無從講說,但趙雍自稱“主父”絕對算是一種改革,而且他自己依舊將軍權牢牢掌握,以便全心全意致力於領土開拓,惠文王趙何僅僅對內政事務負責,他可以對弟弟趙勝封賞爵位與財貨,趙勝從此也開始大量地招攬門客,這位平原君得以與孟嘗君並列與史冊。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卻得到了“靈”這個惡諡?

但被廢的兄長趙章對這些當然不會認可,難免要一門心思地將王位爭奪,自然而然表現在臉上就是很不快樂,在父親面前也故意顯得孤單寂寞,畢竟父子之間的親情無法割捨,這竟然讓趙雍後悔自己不應該那麼做,如何補償趙章也成了趙主父難解的困惑,他甚至想過要將趙國分割,讓兩個兒子各得一半領土可以平息風波,可這些想法讓趙國的群臣不知所措,因為這對兄弟誰都不好招惹,群臣應該與誰積極地聯絡,又與誰不要表現得關係太過親熱,這都使得君臣關係都不再緊密貼合,刺激了趙國人陽奉陰違等舉動的齷齪,使趙國的未來如同在水中隨意漂泊,這一切都是趙國埋下的隱藏災禍。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卻得到了“靈”這個惡諡?

不過眼下的趙國還憑藉著“胡服騎射”,正在享受著改革帶來的幸福成果,得意忘形的趙主父甚至開始對秦國琢磨,於是他決定親自考察秦國的地形輪廓,以便於研究征服秦國的戰略對策,讓人猜不透的趙雍奇思妙想總那麼多——他為了避開君主外交程序的繁瑣,竟然讓隨從人員冒充自己與秦王交涉,而他自己化妝成隨從牽馬趕車,為的是可以輕鬆離開外賓的館驛寓所,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觀察秦國山澤。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卻得到了“靈”這個惡諡?

可嬴稷作為國王畢竟見識廣博,他覺得眼前的“趙主父”平庸木訥,那種氣場一看就特別淡薄,而那位“隨從”器宇軒昂站在“主父”身側,一看就是個有來頭的“大傢伙”。讓他覺得這所謂的主父可能就是個空殼,於是下令將這位“隨從”抓獲,不想那“隨從”早已從秦國逃脫,最終調查出的真相當然讓秦昭襄王錯愕,他感到這位趙主父的膽量與謀略超卓,有這樣的對手領袖實在是險惡,同樣趙雍也見識到了秦地的強盛與肥沃,明白了面對中原各國相對的“軟弱”,自己的騎兵團可以與之奮勇拼搏,但實在不宜與秦國大動干戈。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卻得到了“靈”這個惡諡?

這反而導致趙國放緩了對軍事力量的建設,“外患”失去後“內憂”便不易藏躲,趙國再一次陷入了這個漩渦,隨著趙主父將中山國徹底吞沒,似乎他已經填平了可以填平的坎坷,逐漸老去的英主也避免不了驕奢,甚至補償兒子的想法也逐漸開始壓縮,可趙章對王位始終如飢似渴,一直在尋找機會成為新的王者,而歷史上無數次經驗教訓都證明著,這將使趙國陷入混亂與苦厄,所以綜合上述分析趙武靈王的功過,他得到“靈”這個諡號不難推測,其實趙雍作為國君並不算很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