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美展金獎作品有什麼特質?

全國美展,堪稱美術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才是我們心目中的獲獎作品呢?究竟應該具備哪些拔俗的“特質”才配得上“全國美展金獎作品”的殊榮呢?

竊以為,欲於全國美展獲獎,首先,作品必須擁有超邁的立意。對歷史與現實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未經受過坎坷與寂寞的淬鍊,則斷無寬闊的胸襟與悲憫的情懷,更遑論迥出常流的創作構想。這方面,第九屆全國美展的油畫金獎作品《陽關三疊》即為優秀個案。茲作反映社會轉型階段特定現象的深度與力度,基於現實而又超越現實的“詩意”表達,對蒼涼古韻與嘈雜生計的反覆揉搓,都使其具備了攀摘金獎的足夠彈跳力。

其次,必須擁有鮮明強烈的個性化藝術語言,這是檢驗一個畫者是否真正成“家”的試金石。躁狂而泡沫的當下,勢必有越來越多的描頭畫角者,在這條標準面前失魂落魄。但油畫家忻東旺除外,他斬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的《早點》,人物造型裡隱含著的那股子漢唐墓葬陶俑的古拙味道,一如他筆下的民工飯後打出的“飽嗝兒”氣息。

全国美展金奖作品有什么特质?

忻東旺 早點 200×190cm 布面油畫 2004年 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

對於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據中國美協官網所載: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認為,油畫作品“果斷地擺脫了過分的照相感”,把寫意的、表現的、更加具有繪畫性的語言追求作為學術目標。而中國美協副主席閆平,則被一批“呈現原生態、野生狀態”的油畫所觸動,感到這種“野生的狀態”很有希望,因為這些作品較好地保持了中國某一個區域的特點。中國美協副主席李象群,直言不諱地指出部分雕塑作品存在“關注的主題不夠豐富”“思想深度稍顯不足”“重大歷史題材主題較少”等弊端;對於版畫作品,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廣軍喜憂參半: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所獨有的水印木刻數量顯見增多,但另一個嚴重問題是“照片化”傾向蔓延,這在油畫和中國畫領域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已經討論多年,但此風難剎。

歸根結底,還是大眾審美的高度一直沒提上去。未經系統訓練的眼睛,認為“逼真”才是美,這使得當今美術創作的進步受到很大幹擾。須知細膩、繁瑣、精緻並不等於精彩,作品的思想深度、文化含量和藝術高度,或許才是應當下功夫追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