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的痛點在“醫”不在“養”,國家衛健委即將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醫養結合的痛點在“醫”不在“養”,國家衛健委即將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見習記者 安曉雙 北京報道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正成為我國進一步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許多人在年老的時候又伴隨著各種疾病的折磨,因而養老問題又往往與健康醫療問題息息相關。如何讓廣大老年人在頤養天年的同時,又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和更健康的生活,是當前養老工作必須儘快解決的一大問題。

一位從事“醫養結合”研究的專家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傳統的養老機構與醫院分開獨立建設的做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養老和治病的雙重需要。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做到邊養邊醫的“醫養融合”的養老模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的歡迎。

本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是,為進一步推動醫養結合的發展,國家衛健委即將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醫養結合”應勢而生

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4949萬,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了16658萬,佔總人口的11.9%。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那麼這個國家就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我國政府對龐大的老齡人口給予重大關切。如何解決好老年人的養老問題、生活問題、醫療和健康問題,讓每位老年人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中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養老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家庭的養老承載功能更是日益弱化。老人的養老需求已從淺層次的“生存需求”過渡到“品質養老”階段。未來隨著50後、60後進入養老階段,他們的消費觀念會更前位,經濟基礎也更紮實,一定程度上對養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這些健康養老需求。

醫養結合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的基礎上,提供醫療衛生方面的服務。醫養結合不僅能滿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也能切實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據Analysys易觀預測,到2020年,醫養結合市場的規模將達到5.7萬億元,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高齡化、失能化趨勢的繼續發展,醫養結合的市場還將伴隨醫療保險、康復護理等剛性需求的增加而快速增長。

德勤發佈的一份報告稱,醫養結合的最終目的是要處理好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即讓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不只依靠醫院途徑解決,而力求能在養老院甚至家中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政策層面也給出相應的支持。國務院多次提出要求,社區醫療、養老、家政等生活設施,都應該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國家將給予相應的財稅支持。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14億元,用於支持養老服務骨幹網、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體系化養老服務等119個項目建設,提升普惠養老供給能力。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曾表示,為了更好地適應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更好地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失能老年人提供醫療健康服務,未來國家將繼續大力提倡發展醫養結合。將其作為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同時醫養結合已被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和《“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

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數據顯示,到目前,全國已設立了90個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市,各地也陸續出臺了省級實施意見,22個省份設立了省級試點單位。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近4000家醫養結合機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係的有25000多對。全國養老院以不同形式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達90%以上。

醫養結合,重點在“醫”不在“養”

有專家提醒, “醫養結合”難題的核心和實質來自於國內門診機構的羸弱,使得失能半失能老人難以方便的獲得門診服務和上門服務。所以說醫養結合的痛點在“醫”不在“養”。

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也表示,醫養結合,不等於簡單的養老院+醫院,更多的要從醫養結合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上去理解,要通過建設醫療養老聯合體等多種方式,服務老年群體。

為此,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為進一步推動“醫養融合”的發展,應該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在政策上,符合條件的可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鼓勵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在形式上,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可以開辦自營的醫療服務機構,還可以與醫院建立合作關係。

針對近年來各方反映較多的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堵點和難點問題,由衛健委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的《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已於9月11日國務院第6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擬於近期由多個部門聯合印發。

《意見》提出強化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銜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保障政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五方面的內容。面對醫養機構供給不足,《意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支持社會辦大型醫養結合機構走集團化、連鎖化發展道路。鼓勵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投資主體舉辦醫養結合機構。

同時,要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普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檔案。鼓勵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整合資源,重點加強護理院、老年專科、臨終關懷機構等,或派出分支機構進駐養老院。加強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健康行為的培養。要對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系統的干預,通過專業、便捷的社會化服務,幫助老年人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召開的國家衛健委例行發佈會上,王海東透露,為進一步推動醫養結合的發展,國家衛健委即將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文件內容,各地區在發展醫養結合時,應著重加強社區和農村醫養結合的補短板工作。同時要進一步提高醫養結合的服務質量,積極深化醫養簽約服務。這意味著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將會更加緊密,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將成為促進“醫養融合”發展的關鍵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