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1953年,《罗马假日》上映,一代顶级女神奥黛丽·赫本横空出世。

1993年,这位影史顶级女神去世,随之而去的,是影迷的无限惋惜。

时光也许可以夺取世纪美人的生命,却夺不走她的芬芳四溢。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谁将是奥黛丽·赫本的接班人呢?

在国内,她是“神仙姐姐”刘亦菲的超级偶像,一生追逐的生命之光。

在好莱坞,则是安妮·海瑟薇,她一度被称为“小赫本”。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2001年,一部名为《公主日记》的电影上映,很快赢得全球的瞩目。

安妮·海瑟薇因为片中“公主”的角色,一炮而红,名动四海。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这和她多年以前的前辈奥黛丽·赫本一样,都是因“公主”而成名。

所以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那一年,安妮·海瑟薇19岁,正值青春年华,满脸都是胶原蛋白。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精致的五官,白皙的皮肤,灿烂的笑容,修长的身材,堪称完美。

颜值巅峰时期的她,似乎很难找到一处所谓的硬伤。

如果有的话,恐怕就是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像极了夜空最亮的星。

她的美,像极了一幅经典油画,故友“油画美人”的说法。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安妮·海瑟薇笑起来之时,绝美,就像是史诗大片里的绝代佳人。

都说颜值烘托气质,安妮·海瑟薇的气质,已经无需赘言,公认的。

戏里戏外,都活成了公主的模样。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父亲是律师,母亲是艺术家,从小家境优渥,难得会有吃苦的机会。

受到母亲熏陶,耳濡目染之下,选择了从事演员这条路。

可是大学还没有毕业,就得到出演《公主日记》的机会,还是女主角。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试镜当天,其实一波三折,起初,她一度以为自己和角色失之交臂。

因为她从椅子上摔下来了,这个意外,甚至连试镜的导演都没有想到。

这一摔,就摔出来一个明日之星。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成名后,安妮·海瑟薇片约不断,从来就不担心没戏可拍。

她担心的是,总被人误以为是“小赫本”。

奥黛丽·赫本风华绝代,能与之媲美,该是后世女星何等的荣耀。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安妮·海瑟薇偏不,她坚持拓宽戏路,不惜突破“公主”形象的边界。

在影片《爱情与灵药》之中,她不惜为艺术献身,尝试了一番大尺度。

从少女到少妇,再到放飞自我,她很清楚,这不是叛逆,而是成熟。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身为演员,再美的容颜,再仙的气质,亦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

如果说《成为简·奥斯丁》《悲惨世界》是她对经典名著的致敬。

那么《穿普拉达的女王》就是她写给时尚圈的一封情书。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而《实习生》则是回归现实,对于职场女性的一次真实写照。

浪漫主义爱情纵然很美,但哪里比得上现实主义奋斗更接地气呢?

她凭借自己的超凡魅力,让女性题材在好莱坞不容小觑。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甚至,她在诺兰导演的超现实主义题材中,即科幻大片里,大放异彩。

尽管只是配角,谁能否认她演得猫女,不性感,不聪明呢?

被誉为“奥黛丽·赫本”的接班人固然可喜,但做回自己,更为重要。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如今的安妮·海瑟薇已经功成名就,结婚生子,家庭幸福美满。

美满不代表极限,她依然有足够的能量,继续用电影表达热爱。

试问,巨星是如何炼成的?女神是如何崛起的?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安妮·海瑟薇的前半生,也许是万紫千红之中的一种颜色。

而这一抹颜色,足以惊艳万芳,名留影史。

此间的香气,恰如美人一笑,因镜头,定格为永恒之光。

她是“油画美人”,被誉为小“奥黛丽·赫本”,惊艳万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