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腫瘤標誌物?看完心裡就有數了

什麼是腫瘤標誌物呢?

我們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大夫會讓我們去做一下腫瘤標誌物的檢測。什麼是腫瘤標誌物呢?

腫瘤標誌物主要存在於腫瘤細胞的表面以及細胞內,是腫瘤細胞分泌到血液當中,或者體液當中的一種生化物質。

所以如果我們血液中的腫瘤標誌物達到一定程度的話,就說明體內可能有腫瘤的存在。

不懂腫瘤標誌物?看完心裡就有數了

正常人體內能夠檢測到腫瘤標誌物嗎?

因為腫瘤標誌物是腫瘤細胞分泌產生的,所以正常人體內沒有腫瘤細胞,所以就不會分泌腫瘤標誌物,所以就檢測不到腫瘤標誌物這個指標。

我們去醫院做腫瘤標誌物檢測的時候,拿到報告單的時候,發現上面是有數值的,但數值在參考範圍以內,這就是正常的。但為什麼有數值?

這數值不代表就是腫瘤標誌物的數值,它是非特異性結合產生的數值,就是檢測方法中抗原抗體結合有非特異性的物質檢測出來了,所以不是腫瘤標誌物的濃度值。只要超過參考範圍,這個濃度值有可能是腫瘤標誌物在體內的濃度值。

不懂腫瘤標誌物?看完心裡就有數了

我們知道不同醫院之間可能用的檢測方式不一樣,腫瘤標誌物的參考範圍就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不同醫院如果檢測方法和檢測儀器不一樣,所以有的高有的低,有可能這次檢測在參考範圍之內,去別的醫院有可能超過參考範圍,但是不會超過太多,應該是在邊緣。

參考範圍是醫學統計學上計算出來的,叫95%置信區間,簡單的說就是95%的人在參考區間之內,還有5%的人在參考區間的邊緣,所以這5%也是正常的。所以就不要過分擔心。

如果這個患者拿著在這個醫院檢測的報告單去到另一家醫院,是不是它們之間的數值不能流通使用?

這是不能互相使用的,因為檢測方法和檢測儀器、試劑不一樣,檢測的值不一樣,所以就沒有可比性。必須在同一家醫院檢測出來的腫瘤標誌物的值才具有可比性。

不懂腫瘤標誌物?看完心裡就有數了

肺癌的腫瘤標誌物都有哪些呢?

根據最新版的《中國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建議推薦的腫瘤標誌物有五種:

一個是CEA,叫癌胚抗原。

還有NSE,全稱叫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還有CYFRA21-1,全稱是細胞角蛋白19片段。

還有SCC,全稱是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

還有ProGRP,全稱是胃泌素釋放肽前體。

檢測時建議這五種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這樣能提高肺癌檢測的敏感性。因為單項腫瘤標誌物,敏感性比較低,只有30-40%。如果五項聯合起來檢測,特異性能達到60-70%,大大提高了肺癌的檢出率。

關於肺癌腫瘤標誌物的詳細闡述,下一節內容我會更加深入的談到,歡迎關注。

關於腫瘤標誌物,你的觀點是?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