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沒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

小小小百科全書


按照陳壽《三國志》的記載,劉備只能算是一個地方上的割據勢力,並不是正統王朝的皇帝。《三國志》中魏國的皇帝都是以帝王本紀的形式記載,而蜀漢和東吳的皇帝,都是以普通傳記的形式記載。帝王本紀記載的是皇家的事情,而普通傳記記載的是諸侯和大臣的故事,也就是說在正史記載中,劉備和劉禪只是一方諸侯,連進入帝王本紀的資格都沒有。

劉備作為漢朝的宗室,蜀國也一直以漢作為國號,然而劉備的“漢朝”卻沒有被承認,只留下了一個“蜀國”的稱號。劉備之所以沒能成為漢朝的皇帝,主要有三個直接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劉備的漢室宗親含金量不高,劉備一直自稱漢室宗親,卻從來沒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來。而且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東漢皇族的祖先是長沙定王劉發。劉勝和劉發都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景帝去世和劉備稱帝相隔了340多年,劉備和東漢皇族的血緣關係並不親。

第二個原因是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了曹丕,漢獻帝代表著漢朝的正統,雖然漢獻帝是在曹丕的逼迫下才將皇位禪讓給了曹丕,但是曹丕也在形式上繼承了漢朝的衣缽。劉備雖然是漢朝的宗室,但是劉備的皇位是自封的。

而且西晉的建立者司馬炎也效仿曹丕,逼迫曹奐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假如不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西晉的正統地位也會受到質疑,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正是在西晉統治時期,陳壽只能把曹魏寫成正統王朝。

第三個原因是曹魏佔據了中原地區,具備成為正統王朝的實力。東漢共有十三個州,曹魏佔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豫州、徐州、司隸、涼州、兗州,以及部分的荊州、揚州、益州,實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

而且曹魏還繼承了東漢的統治中心長安和洛陽,東漢的統治中心地區都被曹魏繼承,曹魏還佔據了三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從人口和領土的角度來看,曹魏都要比蜀漢更具備成為正統王朝的條件。

因為《三國志》將曹魏列為了正統王朝,劉備建立的國家也就不能繼承“漢朝”的稱號,只能被稱之為“蜀國”。


史海泛舟擺渡人


歷史上公認的漢朝,一般指得是西漢和東漢,其實在這期間還有其他的以漢為國名的朝代,一個是玄漢,另一個便是劉備的蜀漢,但均不被歷史認為是正統。因而劉備也不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

那為什麼劉備不被承認為漢朝的皇帝呢?原因有三。

其一,受《三國志》影響,曹魏被公認為正統,蜀漢就只能靠邊站了。

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是公認的三國正史,其作者乃西晉時期的陳壽。西晉王朝承襲自曹魏政權,為維護其正統地位當然要尊曹魏政權為正統。

所以,在《三國志》中曹魏皇帝的傳記稱為本紀,而蜀漢和東吳皇帝的傳記被稱為傳。

其二,蜀漢只是割據政權。

說到底蜀漢只是割據蜀地的割據政權,而曹魏是佔據中原政治中心的北方大一統王朝。

反觀中國古代史,具有正統地位的要麼是大一統王朝,要麼是實力最強的漢族政權。

比如南北朝時期雖然北朝的實力要比南朝的實力強一些,但北方的統治者不是漢族,所以,一般認為南朝是正統。

再比如五代十國時期,以實力最強的漢族政權五代為正統,其他政權被稱為割據政權。

其三,劉備漢室身份存疑

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實際不一定,最多能追溯到其祖父劉雄,往上便不可考了。

其是正史上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有比較清晰的族譜,羅貫中為了美化劉備,讓其成為合法的皇叔才這樣做的。

據載劉勝有120多個兒子,所以,劉備到底是不是他的後代實則不可考。


混沌聊史


這個問題等同於劉備建立的蜀漢是否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延續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之一,後人以之與唐朝並列,我們被稱為漢人也是源於此。公元前202年,剛剛戰勝項羽的劉邦在長安受到各路諸侯公推為當帝,建立漢朝,而後漢朝歷經200多年,於公元8年被王莽篡位,西漢滅亡;後漢朝宗室光武帝劉秀奪取政權稱帝,定都洛陽,開啟東漢王朝的歷史,又195年,曹丕篡漢稱帝,建立魏國,漢朝到此國祚約有400多年,算是徹底滅了

需要注意的是,佔據益州的劉備此時也建國稱帝,以漢朝為國號,史稱蜀漢或季漢,那麼劉備為什麼沒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呢?

在歷史學家看來,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國的皇帝,他自立為帝時,其時的最終一位漢朝皇帝漢獻帝名義還在,三國分立後,漢朝滅亡。所以劉備不算漢朝皇帝。 他和劉秀實際上不是一個情況,舉個例子,如果劉秀沒有統一天下,只是割據三分之一中國,然後立國號漢,之後存在50年或許100年被滅掉,那麼他還能被前史承以為漢朝麼?小編覺得應該是不能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劉備沒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說明大傢伙良心還在,沒有被劉大忽悠一頓並不太高明的忽悠衝昏了頭腦,這說起來是值得點讚的事兒。下面稍微詳細論述。

皇帝,朕,這兩稱呼都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秦始皇之前沒有人敢稱皇帝,因為誰會大膽到要超越三皇五帝呢?即使只是與三皇五帝並列都會被認為不謙虛,哦,錯了,是極度不謙虛,因為我們一直有強烈的祖先崇拜,上古賢君“必須”是最牛叉的,最無與倫比的。朕,這個字,在秦始皇之前,即使是你我平民都能用來自稱的,但秦始皇之後就專用了。可見,秦始皇改變了遊戲規則,從他開始,皇帝成為最尊貴的稱呼!

要做皇帝,就需要大夥兒承認,我們古人的意思其實就是必須全天下人都承認才成,這得多難啊?必須具備兩樣,一是實力,二是名分。

第一,先看劉備的實力。就統治的地盤看,劉備只是做了蜀漢的“皇帝”,統治著今天以四川為中心的包括四川周邊在內那麼一塊地方,大概估算一下,面積只有天下的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左右,就這樣,您好意思稱自己是漢朝的皇帝,難道人心真的順服嗎?漢朝,可是擁有十倍左右於你的天下的哦!就軍事實力而論,劉備最多與東吳打個平手(實際都難),與曹魏差距太大,您說您繼承了漢朝,大傢伙並不傻,所以不會認的。再者,就人心而論,根本不存在著主流意識的“興復漢室”的擁泵,否則無法解釋無論曹魏還是東吳的老百姓對劉備的態度嘛,如果真的主流社會是支持劉備的,那幹嗎不倒戈支持一下劉備呢?

第二,再看劉備的名分。先說他的出身,他自稱西漢中山靖王之後,即中山靖王第N代孫。但中山靖王只是一個普通的王,類似他的這種王,在整個漢朝歷史上最少數以千計,我的個天吶!您知道劉備是什麼出身了吧,即使是他自己的說法,也並不特別高貴。就現實角度來說,他的說法真假難辨,我們都熟知,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前他是賣草蓆的,這就難怪了當時人真心願意相信他的人並不多。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漢朝的江山是通過禪讓傳給曹魏的,曹魏才是漢朝的繼承者!既然曹魏比劉備早一年稱帝,那麼,劉備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漢朝皇帝呢?可以說,曹魏接受禪讓徹底杜絕了劉備自稱漢朝皇帝的正當性!

劉備自稱漢朝皇帝,這是陽謀,雖然他的陽謀破產了,我們該不該歡呼呢?如果劉備真的統一天下,歷史走向又會如何呢?但可惜,歷史無法假設。



通鑑智慧傳承—兔珞遙


劉備在成都建立的政權不叫蜀漢,就叫漢!換言之,劉備自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漢王朝的皇帝,沒有疑問。但是,自己定位是沒有用的,除了少數史家將蜀漢政權稱為季漢,將之置於了與前漢(西漢)、後漢(東漢)同等的地位,絕大多數史家都沒有將劉備的蜀漢政權認可為漢王朝的延續。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後世王朝維護自身正統性的需要

眾所周知,晉是司馬氏受魏“禪讓後”建立的,換言之,魏的禪讓是晉正統地位的唯一來源!晉想要讓自身更加正統,就必須認可魏的正統地位。那麼,魏的正統性來自哪裡?來自漢獻帝劉協的“禪讓”!與劉備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晉認可了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便等於是否定了魏的正統性。魏的正統性被否定,受魏“禪讓”的晉又算什麼?



後來南朝的宋齊梁陳,實際上都存在這種正統地位的傳承關係。否定了魏、晉,等於就是否定了自身。彼時可不是後來的大一統王朝,這個正統地位對於南朝而言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因此,無論是晉、還是南朝政權全部選擇了認可魏的正統地位。《三國志》成書於晉、《後漢書》成書於劉宋,自然不可能認可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不認可劉備為漢王朝的皇帝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隋一統天下之後,無論南朝、北朝皆歸於隋,正統地位對於隋王朝而言已經沒有什麼疑議,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推翻南朝之前的結論了。後來的王朝亦然,他們的正統地位來自於隋,就更加不會去糾結這些問題了。久而久之,魏便成了正統,劉備的蜀漢政權自然只能是割據政權!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還在世

小說《三國演義》為了尊劉抑曹,說漢獻帝退位後被魏文帝曹丕給沉江了……其實,這完全是套用了明太祖朱元璋對待小明王韓林兒的套路,曹丕並沒有如此對待漢獻帝。漢獻帝退位之後,被曹丕封為了山陽公,享受“三恪”待遇,直到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後,漢獻帝才去世。魏以帝王之禮將漢獻帝葬在了禪陵,諡孝獻皇帝,這就是漢獻帝這個稱呼的由來。



也就是說,直到劉備去世,漢王朝的正牌皇帝漢獻帝還活著,劉備自認漢王朝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如果劉備是皇帝,漢獻帝又算什麼?



後主劉禪降魏

鄧艾偷渡陰平,劉禪投降的事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有一點很多人或許沒有在意,那就是彼時雖然司馬昭掌握著實權,皇帝卻依然姓曹,國號依然是魏!換言之,劉禪投降的不是晉,而是魏!魏既然已經受漢獻帝“禪讓”成為了正統王朝,認可劉備父子為漢王朝皇帝,那魏算什麼?不要忘了,彼時的劉禪已經成了魏的階下囚、安樂縣公!實際上,從劉禪降魏時起,蜀漢政權就已經失去了成為正統的一切可能性,它只能是割據政權!



三分天下,劉備實力最弱

三國鼎立、天下三分,魏是實力最強的一家,統治者政治中心中原地區。劉備雖然自認是漢王朝的皇帝,可實際上蜀漢政權卻是最弱的一家,而且偏處西南一隅。雖然諸葛亮多次北伐,卻依然無法改變蜀漢政權偏安的事實,蜀漢政權是徹頭徹尾的偏安政權、割據政權。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更加採取了守勢,全然失去了一統天下之心,只求偏安自保,又怎麼能夠代表漢王朝?



劉備的血緣太過疏遠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想必大家都知道。可很多人不知道,劉勝在史籍中的名聲。史籍記載,劉勝“樂酒好內”,一生生了百二十餘子。當然,也有說是百二十餘子女的。但不管怎麼說,劉備祖上起碼也是六十分之一!更何況,東漢政權的始祖漢光武帝本就是西漢宗室遠支,劉備與東漢政權的血緣就更加疏遠了!而且,更嚴重的是劉備的世系非常模糊,根本沒有明確地說法。換言之,他這個劉到底是不是漢高祖劉邦的那個劉恐怕都有待商榷!



光武帝世系明確,尚且不敢尊親父為帝,而是選擇了將自己過繼給漢元帝劉奭為嗣。劉備又算什麼?他又憑什麼自認是漢王朝的皇帝?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劉備自稱自己是西漢的後代,但要確定一點,那就是東漢的建朝者劉秀,只是承認劉備的先祖,也就是西漢的那些劉姓的身份,但沒有恢復他們身為王室血脈的身份。所以,在這一點上,劉備自稱的西漢血脈,已經不是皇室血脈了。而劉備最後沒有被承認為漢朝的皇帝,原因如下。

其一,成王敗寇。劉秀所建立的東漢政權,以劉秀的話來說,他是在中興漢室,恢復漢室的榮光。但實際上,劉秀就是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權,併為這個政權匹配上了合適的新的符合時代的漢朝制度。

在歷史上政權更替,書寫史冊的第一法則就是——成王敗寇。雖然劉秀重新建立了漢政權,但是他成功的統一了全國,打下了偌大的江山。所以,他有權書寫史冊,有權把新的政權書寫成中興漢室。

而劉備則不同,他在承認自己是西漢的後代之後,就先天性的撇開了皇室血脈,已經不是東漢這一隻血脈的後代了。所以,就算他建立了政權,也自稱為漢。但是,這個漢都不是在東漢的皇室血脈上延伸過來的,不是一家人,又怎麼能說是漢的延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武則天取代唐朝所建立的周朝,是否就是東周或者西周的延續?再者,歷史上的南宋又和劉備的情況不同。南宋的建朝者趙構,本身就是皇室血脈,也是北宋皇帝所親封的王爺。所以,趙構的身份是得到公認的。

因此,在這種前提下,北宋的太上皇和皇帝都被抓了,他趙構逃了出來,並且以王爺的身份去繼承北宋的名號,建立的政權也是“宋”。只不過趙構是在南方建立的政權,被史學家稱作是“南宋”罷了。

所以,劉備在身份條件不明顯的條件下,他還建立了一個“漢”朝。但是這個“漢”朝的領土面積,沒有劉秀所建立的東漢面積大,也沒有趙構建立的南宋面積大,人口多。在這些條件都不滿足的情況下,劉備的小小“漢”根本得不到承認。

其二,兩帝並立。在劉備稱帝之前,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山陽公)還活著,只要他活著,那他就還是被公認的漢朝皇帝。而最後,不管他是自願的,還是被逼迫的,他的皇帝位置還是以“禪讓”這種古老而得到承認的方式過渡給了曹魏。

由此可言,曹魏還是從漢獻帝的手上得到了認可的“傳國玉璽”,再加上後來的曹魏被同樣的方式“禪讓”給了晉帝司馬炎,而司馬炎所率領的晉朝,統一了全國。為了給自己加上好的名分,司馬炎當然認可了曹魏才是正統,而不認可小小的“蜀漢”。

所以,在漢獻帝劉協還活著,且沒有親自認可和傳下傳國玉璽的情況下,劉備在成都建立起了新的“漢”政權,並從自沉的漢中王過渡到漢帝。這種不正式的身份根本無法得到漢獻帝,甚至是曹魏的認同。這樣一來,蜀漢政權自然就不是漢朝的延續,而劉備自然也不是傳統漢室的皇帝了。

所以說,也許劉備“光復漢室”的理想沒有錯,但是卻沒有能力做到統一全國,也就沒有成王敗寇之說。劉備自然也就不被人認可為漢朝的皇帝。


韶華傾夢


劉備建立的蜀漢不被認為是正統是必然的,正統王朝更替的幾個條件蜀漢都不滿足:

1.繼承大部分疆域領土。蜀漢只有益州一地,東漢統治中心和絕大多數疆域都在曹魏,蜀漢很難成為東漢的繼任者。即使是大面積丟失疆土的南宋,也繼承了大半個北宋的疆域。簡單一句話,劉備地盤太小,就是個諸侯軍閥的地位。

2.皇帝沒有延續性,不合法。一個新王朝宣稱自己繼任為中原正統王朝,除了開國皇帝特牛逼,造發打下前朝絕大多數疆域且佔據中原,滿足第一條,可以宣稱繼任正統,如劉邦之西漢,朱元璋之大明等,還有一種途徑就是接前朝的班兒。曹魏自稱正統,一個很大優勢是曹丕皇位來源於漢獻帝的禪位,手段雖然噁心一些,法律程序上沒毛病。而劉備在漢獻帝退位後,自稱皇帝,明顯不合法。

3.繼任者身份不明。劉備自稱漢室宗親,漢景帝玄孫,拿不出有力證據,與漢獻帝在300多年前是一個祖宗漢景帝,這有點兒太扯了。劉備稱帝的法理基礎是他的漢室宗親身份,太牽強了。繼任者要有明確的身份方才是名正言順。比如趙構建立南宋,被視為繼承北宋,是正統王朝,因為趙構自己是宋徽宗的親兒子,兒子繼承父親,後朝繼承前朝,沒毛病。劉備接的不是漢獻帝的班兒,他不是漢獻帝的兒子,人家漢獻帝有兒子,而且劉備稱帝后也沒有尊漢獻帝為先帝,一切都表明劉備皇位來路不明,是自封帝號的割據軍閥。


小義老師扯歷史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比較可憐劉備的。

劉備不被承認,自然蜀漢也不被承認。所以明白蜀漢不被承認的原因,劉備這事也就差不多了。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比。和誰比?和那些被承認了的後繼王朝相比。

血統很重要

代表王朝:

東周、東晉、南宋。

這些王朝是為後人所承認的,開國君主也被看成了後繼。

他們憑什麼?

東周開國春秋起,從此周天子成為傀儡;東晉只保存了不到一半的國土,被胡人騎臉打,中原土地誰都能分一杯羹,“東晉十六國”可以成為一千年的黑點;南宋,偏安一隅,一百多年的昏君奸臣孤兒史,就一個孝宗英略,還愚孝誤事。

然而算是這樣不堪的王朝,也能被承認,劉備和蜀漢是難以企及的。不因為別的,就兩個字——血統。

周平王是周幽王之子,晉元帝是晉武帝的侄子,宋高宗是宋欽宗的弟弟。

所以他們再不濟,也被看成周、漢、宋的後繼。而劉備,一句無從考據的“皇叔”並不能給他帶來皇家血統,所以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當然,血統也不是唯一的標準,於他之上還有一句“成王敗寇”。

成績更重要

西漢末年時候,劉秀的爹就是個縣令,他這個漢室宗親其實和劉備也差不了多少。但他有本事,統一了天下,所以東漢,沒人不承認。

而南明,弘光帝也好,永曆帝也好,都是光宗、神宗實打實的嫡親子嗣。但他們站不住腳,連個偏安的朝廷也立不起來,自然也沒人當他們是明朝皇帝。

劉備的悲哀

看完了上面那幾個,就知道劉備多慘了。

跟東周東晉南宋比,能做到偏安一隅,但無奈血統不純,而且還有魏紹漢統。

跟東漢比,血統差不多,成績差遠了。

跟南明比,成績好一點,血統還是不夠。

所以,拼了一輩子,劉備和蜀漢也得不到一個後繼的肯定。


難得青史名姓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定國號為“魏”,沒過幾個月,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定國號為“漢”,以示自己繼承了漢統,但是《三國志》的作者並不買劉備的賬,在記載歷史的時候分為《魏書》、《蜀書》、《吳書》,蜀漢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以致於到後來只有蜀,沒有漢了。

那麼為什麼陳壽忽略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不講蜀漢作為漢室正統呢?原因如下:

1、名不正言不順

繼承漢統並不是依靠劉備嘴上說一說或者是漢室宗親就能服眾,這是有一整套流程的,而將執行這個流程的恰恰是曹丕。

沒錯,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就是在法理上將漢室的皇統轉移給了曹魏,漢統到此已經中斷了,曹魏是普天之下唯一合法的皇統。

而劉備和孫權只能算是割據政權,因為他們是自立為帝,沒有得到合法的傳承。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劉備的宏願“興復漢室”得以實現,滅了曹魏,搶回正統,那個時候他可以名正言順地說自己繼承了漢統。

現實當中的劉備並不具備這個情況,所以蜀漢政權只能是割據政權,也不能被當做漢統的延續。

2、陳壽在曹魏當官

陳壽原本是蜀漢官員,蜀漢滅亡後仕官於晉朝,隨後才編寫了《三國志》。《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既符合實際情況,同樣符合政治需要。

陳壽仕官的晉朝從何而來?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玩的和曹丕一樣的把戲,晉朝也得到了皇統的傳承,引為天下正統。

如果將蜀漢作為正統,那麼繼承曹魏皇統的晉朝合法性不就存疑了嗎?

所以曹魏必須是正統,這樣晉朝才是正統,而蜀漢和東吳只能是地方割據政權。

3、後世同樣存在正統性的需求

與三國曆史相關的史書除了《三國志》外,最出名的就是南朝劉宋時期范曄編纂的《後漢書》,在這部史料裡面,蜀漢也沒有被當做漢室正統,為啥呢?因為劉宋也有正統性的需求,而且需求迫切。

劉宋繼承自東晉,東晉繼承自西晉,西晉繼承自曹魏,所以往上追溯,還是要奉曹魏為正統,才能顯示當前王朝的正統性,為什麼說急迫呢?

因為劉宋處於南北朝時期,北方大地淪為異族統治數百年,非常需要用正統來喚醒他們對南朝的認同,將來北伐時才能獲得最大化的支持。

所以無論是從法理上,還是從現實需要上,後世王朝都不會尊劉備的蜀漢政權為正統,也就自然不會認為他繼承了漢室的皇統,兩漢到漢獻帝而終,劉備不是漢朝皇帝。


榮耀歷史


因為劉備的的蜀漢不是正統王朝,所以劉備的漢昭烈帝稱號缺乏一定的法理性,所以後世王朝均不承認劉備的蜀漢是漢朝的延續,劉備是漢朝的皇帝。

都知道曹丕稱帝,是大漢法定天子漢獻帝劉協昭告天下禪讓給曹丕的,因此曹魏代漢是有法理依據的,並且孫吳孫權立即向曹魏稱臣,明確承認曹魏的中央政權,而當時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比如交州的士燮政權在被孫權吞併前一直向曹魏納貢。就是不講劉備稱帝不具有法律依據,就是劉備漢中王都是非法的。

正因為如此,往後各朝各代,在記錄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是以曹魏的年號進行記錄的,並且曹魏為本紀,蜀吳為傳。

加上司馬氏的晉朝政權,是受禪於魏的,如果不承認曹魏的正統性,蜀漢的非法性,那往後的政權代替性就混亂了,就不說政權交替法理依據的問題,更重要的就是歷史連不上了,打個簡單的例子,東漢是25-220年,蜀漢是221-263年,西晉是266-316年,那東漢和蜀漢中間的1年,蜀漢和西晉中間的3年,就消失了嗎?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短暫的承認蜀漢的正統性,只有南宋王朝,因為南宋但是被北方打的偏安一隅,他為了證明,自己國土雖然小,但是中華正統,主張血統正統論,意思就是,南宋北宋都姓趙,所以南宋就是隻有一座城池了,那也是正統,所以必須要承認劉備是正統的漢朝延續皇帝,雖然如此,在後世看來也不過是自娛自樂,血統論的話,那宋太祖趙匡胤是繼承了誰了血統?難不成趙匡胤是柴家又或者是郭家的?到了元明清,雖然承認南宋和遼金並列都稱為正統,但是不承認血統論,自然劉備的蜀漢又成了地方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