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1、《貴賤雖殊途 因果竟何在》

思想家範縝與南朝梁竟陵王蕭子良交情深厚。

蕭子良篤信佛教,而範縝卻竭力宣傳無佛的觀點。

蕭子良對他提出疑問:“君不相信因果報應,但是如果真的沒有因果報應,那麼世間為什麼會有富貴有貧賤呢?”

範縝回答道:“人活在世上,就譬如一棵樹上的花,一旦風吹花落,結果便大不相同,有的落在雅潔華貴的地方,有的落在鄙陋骯髒的地方。殿下您是屬於前者的,而下官我就屬於後者。貴賤在我們身上的確有天壤之別,但是從何處看得出您前世是積德行善,而我卻是平平常常,所以今生您享樂,而我必定受苦呢?所謂的因果報應究竟在哪裡呢?”

蕭子良無言以對。

(《梁書》卷四八,《南史》卷五七)

【範縝】(約 450 —約 510 )字子真。南朝梁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北)人。出身寒微。曾任尚書左丞等職。

【蕭子良】(460 — 494 )字雲英。南朝齊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齊武帝次子,封竟陵王,官至太傅。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2、《重金買骨真愛馬 虛心事隗誠納賢》

燕國遭到齊國重創之後,燕昭王即位,收拾殘破的國家,為圖恢復,洗刷國恥,他渴望招納賢士。

他去拜訪大夫郭隗(wěi 委),請教納賢興國的方法。

郭隗勸他以對待師長的態度謙恭地與士相處,主動地拜訪賢者。

燕昭王便問:“我先去拜訪哪位呢?”

郭隗說:“我聽說古代有位君主,派人去買千里馬,結果使者用五百金買回一匹千里馬骨,死馬尚且花了五百金,可見這位君主是真想要千里馬。不久,獻馬者紛紛而至,很快就買到了三匹千里馬。大王您真想招納賢士,就請先從我郭隗開始吧。我郭隗尚且得到大王重視,何況那些比我有才能的人呢? 他們自會投奔到這裡來。”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建造了宮室,拜郭隗為師。

不久,樂毅、鄒衍、劇辛等名士都來到了燕國,為燕昭王效力。

(《戰國策》卷二九,《新序》卷三)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3、《利害皆未見 心意有高低》

巫馬子對墨子說:“你提倡兼愛天下,但對天下卻未見有什麼好處;我不愛天下,對天下也未見有什麼害處。功效都沒出現,你憑什麼只認你的主張是對的,而否定我的主張呢?”

墨子說:“假如有人在這裡放了一把火,一個人提了水準備去撲火,一個人卻捧了柴準備往火上放。雖然都沒有成功,你贊成哪一個呢?”

巫馬子說:“我贊成撲火,反對加柴。”

墨子便說:“所以,我贊成我兼愛天下的主張,而反對你不愛天下的思想。”

(《墨子》篇四六)

【墨翟】(前 468 —前 376 )即墨子,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早年曾學儒術,後另立門戶,創立墨家學派。其學說力主“兼相愛,交相利”,反對侵略戰爭,主張節儉。現存《墨子》五十三篇,保存了墨子和墨家的主要學說。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4、《然明主毀鄉校 子產倡開言路》

鄭國人有一種習慣,就是經常聚集在鄉校(鄉間的學堂)批評朝中大臣行政的得失。

大夫然明就對子產說:“把鄉校都解散如何?”

子產回答說:“為什麼要解散呢?那些人早晚工作完了到學堂聚會,藉機討論國家政治的得失,人民認為好的行政措施,我就發揚光大,努力推行;人民認為不好的行政措施,我就重新檢討改正。對待人民,誠懇和親切可以化解怨謗,作威作福卻無法杜絕怨恨,就像防止洪水,應該疏導,不能堵塞。聽取人民的批評,可以作為治療我行政弊病的良藥,怎麼能把學堂解散呢?”

然明深為歎服地說:“閣下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領袖,我實在是一個不中用的蠢才。”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新序》卷四)

【子 產】(? —前 522 )即公孫僑,一字“子美”。春秋時鄭國政治家。鄭簡公時為鄭國執政大夫,實行改革,“作丘賦”“鑄刑書”促進了鄭國的發展。曾提出“天道遠,人道邇”的命題,反對迷信舉動。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5、《遭免職不生二心 遇征戰無懼一死》

箕之戰時,晉軍主帥把車右狼瞫(shěn 審)免職,因此狼瞫很生氣。他的朋友勸他發難造反。

狼瞫卻說:“《周書》上記載,仗恃勇敢而欺凌長上的人,死了以後就不能進入明堂供奉。雖然犧牲了性命卻不合正義,這算不得勇,只有為國家而死,才算是勇。我如今被人認為不勇敢而免職,也是應該的。”

到了秦晉發生彭衙之戰時,兩軍擺好陣勢,狼瞫率領部下,衝進秦軍陣中廝殺,壯烈犧牲。晉軍隨後奮戰,把秦軍打得大敗。

人們都說狼瞫是位壯士。

(《左傳》文公二年)

6、《百里奚飯牛得舉 公孫支見賢能讓》

百里奚是虞國的亡臣,逃亡到國外做了奴隸,最後以五張羊皮的價格被賣給了秦國的一位鹽商,替他喂牛。

有一次鹽商替秦穆公運鹽回來,秦穆公去看鹽,看到拉鹽車的牛雖然拉著很重的車走了很遠的路,卻依然膘肥體壯,精神抖擻,就與養牛的百里奚交談起來。

交談中發現百里奚非同尋常,是個人才,就把他請到宮中,沐浴更衣,交談終日不倦。

第二天,秦國大夫公孫支上朝,見穆公面有喜色,言談也不同往日,便問:“您今天耳目聰明,思慮審察,是不是得到聖人了?”穆公便將百里奚的事告訴公孫支。

公孫支十分高興,祝賀穆公得到了社稷之臣,並表示要把自己的官職讓給百里奚。

秦穆公說:“百里奚雖是賢才,但畢竟是用五張羊皮買來的奴隸,委以重任,恐怕要取笑於天下。”

公孫支說:“舉賢而任之,乃君之明也;見賢而讓之,乃臣之忠也。舉拔了百里奚,治理好國家,敵國就會害怕我們,誰還會取笑呢?”

於是秦穆公便拜百里奚為上卿。

百里奚果然不負重望,謀無不當,舉必有功。

秦穆公便封他為“五羖(gǔ古)大夫”。

(《呂氏春秋》卷一四,《說苑》卷二)

【百里奚】亦稱伯裡子,春秋時虞國大夫。晉滅虞後,被虜為臣奴,後被秦穆公舉拔為相。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7、《叔敖埋兩頭之蛇 孫母論陰德天報》

孫叔敖幼年時,有一次出外遊玩,在路上看見一條兩頭蛇,他就把它殺死並埋掉了。

回家後他哭了起來,母親問他為什麼哭,孫叔敖說:“我聽說看見兩頭蛇的人都得死,我剛才看見了兩頭蛇,恐怕我要與媽媽死別了。”

母親問道:“那兩頭蛇現在何處?”

他回答說:“我害怕別人再看見它,就把它殺死埋掉了。”

母親說:“我聽說有陰德的人上天會降福給他,你做了件好事,是不會死的。”

後來孫叔敖果然沒有死,長大之後還當上了楚國的令尹。

他還沒有開始治理國政,楚國的民眾就相信他是有仁德的人了。

(《新序》卷一)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楚莊王時為令尹,為相三月,施教導民,吏無奸邪,盜賊不起。

8、《為相多煩惱 無官自逍遙》

楚國郢都有一位北郭先生。楚王聽說他有賢才,便派人帶了黃金百斤去聘請他做楚國的相。

北郭先生說:“這事我得和妻子商量一下。”

他回去便對妻子說:“楚王請我為相,做了相,出門便可車馬結隊,吃飯時便有滿桌的佳餚。你看可不可以去呢?”

妻子回答說:“你在家裡喝粥、步行,卻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為什麼呢? 因為什麼事都不要你管。你去做了相,一國的事都要你管。再說那成群結隊的車馬,供你享受的不過是膝蓋前那一小塊地方;滿桌的佳餚,撐死你不過吃一兩碗。你為得到這膝蓋大一點地方和一兩碗菜餚,而把整個楚國的煩惱和憂慮都攬到自己身上,值得嗎?”

北郭先生於是沒有接受楚王的聘請,帶著妻子逃走了。

(《韓詩外傳》卷九,《列女傳》卷二,《渚宮舊事》卷一)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9、《願棄人間事 欲從赤松子》

秦末漢初,張良輔佐劉邦東征西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漢一統天下,建立了蓋世功勞。但他功成身退,不貪戀富貴。

在建議劉邦任蕭何為相國後,他便對劉邦說:“我家世為韓國國相,秦滅韓國,我不惜散盡千金家財,立志要報國仇家恨。現在我封侯萬戶,顯貴至極,已心滿意足了。從今以後,我願拋卻人間俗事,專心修煉仙人赤松子的功夫。”

此後,張良便學辟穀(不食五穀),修煉輕身氣功。

(《史記》卷五五,《新序》卷一〇,《漢書》卷四〇)

10、《淳于巧設隱語 鄒忌應答如流》

鄒忌得到齊宣王的賞識,當了齊相。

齊國的稷下先生淳于髡等人都瞧不起鄒忌,決定去試試他的才能。

見面時,淳于髡等人很傲慢,而鄒忌卻很謙卑。

淳于髡問:“白狐裘袍,用破羊皮來補,怎麼樣?”

鄒忌回答:“遵命!我一定不讓小人夾雜在賢人中間!”

淳于髡又問:“斧柄是方的,斧孔是圓的,怎麼樣?”

鄒忌回答:“遵命!家門之內一定謹慎,不敢私留客人!”

淳于髡又問:“三人共牧一隻羊,羊吃不到草,人也不得休息,怎麼樣?”

鄒忌回答:“遵命! 我一定精減官吏,不讓他們煩擾百姓。”

就這樣一來一去幾個回合,鄒忌總是對答如流。

淳于髡等人無話可說了,便告辭而去。

(《新序》卷二)

【鄒忌】亦作騶忌,戰國齊人。以鼓琴見齊威王,任齊相,封於下邳,號成侯。故又稱成侯忌。

【淳于髡】戰國齊人,稷下學士之一,以博學、滑稽、善辯著稱。齊威王時為大夫,嘗以隱語諷刺威王。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11、《陳堯諮誇箭 賣油翁注油》

陳堯諮精於射箭,很少有人能夠超過他,他經常以此炫耀自誇。

有一次他在自己的菜園裡練射,恰好有一個賣油的老翁站在那裡冷眼旁觀,當他看到陳堯諮十支箭能夠射中八九支,也只不過微微地點一點頭。

陳堯諮禁不住問道:“你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術難道還不高超嗎?”

老翁笑笑說:“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你經常練習射箭,所謂手熟而已!”

陳堯諮見他這副輕視的模樣,不由得勃然大怒道:“你竟敢小瞧我的射技!”

老翁很鎮定地說:“設身處地,從我灌油的經驗就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老翁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口上,然後輕輕地用勺子斟油注入葫蘆中,只見油從小小的錢孔中流進而孔邊絲毫未沾溼。

老翁毫不在乎地說:“其實這毫無驚人之處,只不過‘熟能生巧’罷了!”

陳堯諮也不由地笑了起來。

(《歸田錄》卷一)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12、《太守兒子好刑殺 故里母親備墓地》

漢宣帝時,河南太守嚴延年,雖然為官較為清正,但終因嗜好刑殺而名聲不好。當時,人們稱他為“屠伯”。

一次,母親從家鄉東海趕來看望兒子,剛至洛陽,聽說大批犯人被處決,老人家心驚肉跳,便住在都亭客舍中,不肯去見酷虐的兒子。

嚴延年聽說母親前來,趕到都亭看望母親,母親閉門不見。

嚴延年免冠跪在門前很久,母親才開門相見。

她怒斥兒子說:“你為官不以仁愛之心去教化百姓,反而施用刑罰濫殺生民,哪裡像個父母官的樣子?”嚴延年心悅誠服。

不久,母親回家,臨別她對兒子說:“老天有眼,一個人不能專事刑殺。我年歲已老,不願親眼看見兒子被殺的情景!所以我要回家去,為你準備一塊墓地。”

果然不出母親所料,一年後,嚴延年就被朝廷判罪斬首了。

(《漢書》卷九〇)

十二個古代小段子,讀後若有所思

以上十二個故事均選自《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中國曆代文人風趣小故事全集》(全10冊)

10卷本,包含2282篇歷史小故事,668個重要歷史人物,215幅中國傳統名畫插圖。從不同側面展示歷史“文人”這一最具聲色的階層。

他們或正或邪、或忠或奸、或智或愚、或雅或俗、或莊或諧、或經或誕的人物形象及其品格、情性、風貌躍然紙上,令人讀來或肅然起敬、或忍俊不禁、或嗤之以鼻。

既富有歷史掌故的知識性,又具有淺閱讀的趣味性,

意味兼備,趣味十足,怡情怡性,老少咸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