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已取消中英混排,司機開車認路更方便

交通部: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已取消中英混排,司機開車認路更方便

全國高速公路新增或調整約7.6萬塊交通標誌

近一年來,路上指路標牌上許多公路的名稱和編號逐漸發生變化。比如,一些相同起訖點間存在多條公路時,標牌上使用了“複線”、“第二高速”等表述方式。又如,南京繞城高速和杭州繞城高速,原編號均為G2501,現在分別修改為G2503、G2504。

上述變化都源自交通運輸部去年3月份啟動的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調整工作。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今早的新聞發佈上透露,目前,這項工作已基本順利完成。

早在2013年5月,國務院批准《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由原規劃的“7射、9縱、18橫”(即“7918”),調整為“7射、11縱、18橫”(目前的“71118”),以及6條地區環線、16條並行線和104條聯絡線,總規模約11.8萬公里,另有規劃遠期展望線約1.8萬公里。

普通國道網由原規劃的“12射、28縱、30橫”共70條路線,調整為“12射、47縱、60橫”,以及81條聯絡線,共200條路線,總規模約26.5萬公里。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周榮峰介紹,交通運輸部是從2015年起著手開始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調整的準備工作。去年3月,調整工作正式啟動。

“這次調整工作,涉及國家高速公路里程約8.4萬公里,新增或調整交通標誌約7.6萬塊;涉及普通國道里程約23.5萬公里,新增或調整交通標誌20.7萬塊。” 周榮峰透露。

據悉,這次調整工作是在新規劃的國家公路網發佈後,第一次對命名編號及相關交通標誌進行梳理和規範。

周榮峰介紹,命名編號調整後,每個城市繞線環線都有全國唯一的編號,每條國家公路均有獨立名稱,每個重要道路節點均有明顯的標誌,確保上路司機認得清、看得懂、行得通,走得對。

調整後駕駛員更方便路更好認

格局《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新的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40.1萬公里。

如此大規模的調整工作如何進行?周榮峰介紹,這次調整在原來基礎上完善,不是推倒重來,比如規定了交通標誌調整的必選項和可選項,避免了大規模的改造。

與導航系統協同方面,本次調整依託“圖像識別AI算法”“數字化電子地圖”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大範圍海量路網數據的快速採集。

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調整後,駕駛員會明顯感到更加方便。一方面,指路標誌連續,路更好認了。在普通國道的重要平交口,駕駛員都能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編號標誌,告訴駕駛員這條路的編號和前行方向,沿線的里程碑也會不斷顯示該路的里程樁號;同樣,在高速公路入口處也都設置了命名編號標誌和方向標誌。

另一方面,編號規則優化,更易理解了。調整後,城市繞城高速公路的編號進行了全國統排,編號全國唯一;並行線編號和聯絡線、城市繞城環線一樣,採用了全數字編碼方式,取消了中英混排,如用G1522代替了G15W,也就是常臺高速,理解和使用更加方便。

多個社會企業以“監督員、觀察員”身份參與調整工作

據交通運輸部透露,此次調整的一個重要成效是指引信息更科學,司機“走得更準了”。

例如,我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路網密度已達到世界前列,駕駛員要到達目的地,需要多次轉換路線,有時可選路線還有多條,處理不好往往使人一頭霧水。這次調整,除完善路線編號、行駛方向、控制性地點和距離等四大信息外,還提出了多路徑公路指引、間接到達信息指引、雙標識信息指引的方法。

周榮峰介紹稱,本次調整建立了適合於中國駕駛員出行習慣的路網指引技術體系,並邀請了多個社會企業以“監督員、觀察員”的身份參與到其中,高德等導航企業第一時間更新導航數據,確保導航播報與指路標誌相協同。

“從社會評估結果以及互聯網出行行為大數據顯示,本次調整工作完成後,駕駛員轉換行駛方向的行動點普遍提前,急減速、急換道等不安全的駕駛行為大幅度減少。” 周榮峰表示。

南都記者 唐孜孜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