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作为80后,我非常羡慕那些90后们的童年,尤其是95后。他们的童年里,爸爸妈妈没那么忙碌,而我们小时候,爸妈们都是奔波于工作,很少管我们,对教育更是疏忽。

印象中的爸爸高大威猛,但却不善言辞,一般有事儿找妈妈。我的一个闺蜜和我截然不同,她更多的是在爸妈的呵护下成长,尤其是爸爸,小时候对她的疼爱,现在说起来还会嘴角上扬。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她说有次自己想要给洋娃娃搭一个小房子,但自己又不会做,就去求助爸爸。爸爸二话没说,就上街买了木板子,开始给她做。一下午,木屑满天飞,看着爸爸的背影,她感觉到满满的力量,自己想要的爸爸都能给。

后来她和爸爸一起完成了搭建工作,看到小木屋她非常开心也很幸福。但转身看到爸爸手上被锯伤的印记,她有些心疼,那一刻她才明白,原来父爱是默默的,为了自己想要的小木屋,爸爸受伤却也不言不语。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谢谢爸爸,让我更独立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慕琳小时候家里条件好,爸妈都比较宠爱她,上小学了也很少帮忙做家务,有些娇娇公主的样子。有天保姆请假了,妈妈外出,只有爸爸和她在家。两个人到了中午还没吃上早饭。爸爸说自己不会做饭,不然我们一起饿上一天吧!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慕琳觉得爸爸很不靠谱,后来爸爸提议,去菜市场买点食材,回家来做面条吃,两个人跑了菜市场,都是慕琳在前,买了瘦肉、青菜、面条。回到家后两个人对着食材发呆,最后是慕琳起身做了一碗面,爸爸说那是他吃过最好吃的瘦肉蔬菜面条。

从那以后慕琳常常帮忙做家务,而且还爱上了做饭。但她一直都不知道,那一天,是爸妈合伙"演戏",才逼出了一个爱做饭的她。这些话是妈妈在她出嫁当天才告诉她的。无疑,慕琳哭的稀里哗啦。但她还记得,爸爸当时跑起来的背影很帅。

不仅是慕琳的爸爸,我们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爸爸,都是"甩手掌柜",老妈不在家,要么下馆子要么点外卖,反正自己也不会做。有时碰到一些其他的"家务事儿",你问他,他也不懂,只能逼着自己去思考去摸索,慢慢的也会更独立起来。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谢谢你爸爸,让我更勇敢

一般说勇敢都是指男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男性的雄性荷尔蒙作用下,他们的行为会更有活力,更勇敢,也富有冒险精神

敬恩喜欢攀岩,有次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这项运动?他说,因为我的爸爸!敬恩的爸爸喜欢登山、攀岩这类运动,但小时候敬恩是不敢的,甚至走路都是捻手捻脚,生怕踩到蚂蚁,平时也不爱说话。

爸爸有次带着他去攀岩,刚走到山下,他就吓得哇哇哭了起来。爸爸蹲下来跟他说,别怕,我的孩子,我们今天只是来看看,并不需要你爬上去的。一天的时间,他们就在那里看着别人攀爬,听登顶的人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连着去了三天,敬恩跟爸爸说,自己也想试试,而他的男性荷尔蒙,也就是在那时候被激发出来了。第一次攀岩,爸爸一直在旁边说"好样的,我的儿子,你真勇敢!"萦绕在耳畔的是"我很勇敢","我是好样的",是爸爸的爱。

从那以后,他变得越来越爱笑,爱说话,也爱运动,跟小伙伴分享他攀岩的成就和经验。他说,没有爸爸,他永远不敢想,一个人是怎么可以攀爬到那么陡峭的山顶的?是爸爸给了他勇气,给了他希望。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谢谢你爸爸,让我懂得如何爱

还记得开头我闺蜜的故事吗?她的爸爸,默默的给她做过的事情不止小木屋,还有很多她想要的小物件,都是和爸爸偷偷完成的。

妈妈常常会说,女孩子捣鼓那些干什么?就该文文静静的。而爸爸则是一副知道了的样子,但私下还会跟她一起做,她想要做的物件,最后拿给妈妈看。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闺蜜开始不懂,为什么妈妈不让我做这些,我最后还要拿给她?爸爸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妈妈不让你做这些,其实是怕过程中会弄伤你自己。但你做到了还毫发无损,妈妈也会为你自豪的。而一家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欺瞒。我们做了就是做了,就算有时候妈妈不开心,会教育你,也不要生气,那是因为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不过,其他事情你还是要听妈妈的,相信妈妈是为你好的!

听完闺蜜的话,我觉得她爸爸真是高情商,虽然不知道他背后是如何跟自己的老婆说的,但一家人的融洽氛围,是真的让人羡慕。

爱是包容和理解,在他们家展现的淋漓尽致。现在闺蜜也结婚了,和老公一家人也相处的很好,而他老公带娃也有一套,常常陪着孩子玩耍、做游戏。父亲的行为,对亲子关系会产生"复制作用",影响到下一代。我想,闺蜜应该深有体会。

童年有爸爸陪伴,孩子长大优势明显,心理学家: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一个家应该有爸爸和妈妈

前几天有个朋友离婚了,她说离婚对她的打击都没有儿子的一句话大,儿子说:"一个家应该有爸爸和妈妈"。是啊,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替代对方在孩子心里的位置,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

孩子从小跟爸爸长大,能习得更多的是独立、勇敢、会爱家人,但妈妈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妈妈的情感细腻,孩子受伤了,往往更依赖妈妈。而爸爸的一句"别怕"、"坚强点"只能让孩子在成年后才能逐渐懂得,而不是当下就被安抚到,不是吗?

凌晨妈妈来叨叨:

在孩子的成长中,大多数家庭的父爱比例失调,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儿。但我希望,看过上面三个故事后的爸爸们,能更爱你的孩子。相信爱是可以被复制的,

爸爸爱妈妈,爸爸爱孩子,妈妈爱孩子,都一样,你说呢?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