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現今,家裡只有一個寶寶的家庭很多,多一些的,也就兩到三個孩子,而且生活條件好了,對孩子也就更加寵愛。

這一代年輕家長們大多是從苦日子過來的,出於不想讓孩子經歷自己兒時的貧窮生活的想法,父母們寵愛孩子,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失了分寸,導致讓孩子變得有些“失控”。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

天天已經九歲了,是家裡的獨子,備受家人的寵愛,平時無論想要什麼東西,家人都會無一例外的滿足。

再加上家境富裕,天天爸媽給孩子提供的生活,幾乎是無微不至,在錢的投入方面,從不含糊,無論吃穿,都是頂好的。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也因為被家裡“供著”,孩子比較挑食,平常尤為喜歡吃的東西,就是鮑魚海鮮麵。

一次去餐館吃飯時,孩子的爸媽照例給他點了最愛的鮑魚海鮮麵,可是服務員疏忽,錯把普通的湯麵端了上來,爸媽們忙著說話,並沒在意,可是孩子一看不是他最愛的麵條,立馬就不樂意了。

小小年紀的天天,竟然二話不說直接將那晚熱騰騰的湯麵,直接潑向了服務員,雖然躲得及時,但服務員還是被燙傷了手臂。

服務員也是個暴脾氣,當即抬手要揍天天,護子心切的兩個家長當即和那個服務員動起手來,而天天卻在旁邊,幫著爸媽去打那個服務員。

之後被店裡老闆和客人一起制止後才停息,天天一家人走之前還放話說,走路時小心點,還跟店老闆說,招的是什麼人,我家寶貝怎麼可能吃著清湯寡水的面。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之後店內其他客人,也不由對天天一家嗤之以鼻,明明可以好好商量就解決的事,偏偏要動手,還這麼寵孩子,明明是孩子太偏激,錯在先,再加上說的那幾句話,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但溺愛就有些不適合了

麵條沒有毒,但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就像是一碗“毒麵條”,成了毀掉孩子的“慢性毒藥”。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那麼,家長的哪些做法是太寵溺的表現呢?

1、總“聽”孩子的話

作為大人,在人生經驗、為人處事上等要比孩子有經驗的多,也就是這樣家長們總希望孩子能聽他們的話,想教會孩子如何更正確的處事和生活。

可是如果反過來,家長總是“聽”孩子的話,無論孩子有什麼要求都滿足,指東不往西,只會讓孩子“長歪”,未來很容易成為個“鬧事精”。

2、不管教,過分縱容

不對孩子多加管教,讓孩子自由成長,這種不管教,也代表著對孩子的過分縱容。尤其是在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不管教,孩子的性格就很可能會過分驕縱叛逆,影響人際,也會限制孩子的人生格局。

舉個比較形象例子,可以更直觀的感受下不管教孩子的後果:可能不少人家裡都養過花,若是主人家經常照料施肥、修剪,花就會越發鮮豔茂盛,反之,倘若任憑花生長,不去多管,那麼很快,勢必會雜草橫生,花株也會出落的比較小氣。

這碗“毒麵條”害了很多孩子,家長們要深思,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養孩子如同養花,家長們時常去關注孩子的成長,一旦發現他們做了錯誤的事,就立馬去糾正,不縱容,才能引導他們更可能朝著光明的方向發展。

3、孩子都是對的

孩子是心頭肉,無論做什麼都是對的,持有這種觀念的家長不在少數,也許在家長的眼裡,自家孩子看著總是哪裡都好,但這世上壓根沒有完美的人。

承認孩子的不完美,也是爸媽的必修課,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有錯,家長應該去指出來,讓孩子及時改正,而不是替孩子掩蓋錯誤,還一邊安慰自己“孩子都是對的”。

教養孩子向來都是不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小心對待,耐心教導,不過度寵愛,才能讓孩子未來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