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和航母有哪些差別?稱兩棲攻擊艦為“準航母”準確嗎?

腹黑的小憂鬱王子璇



航空母艦不用多說吧,體形最大的戰艦,以艦載機為主要戰鬥武器,母艦自身作為艦載機的海上活動基地,裝備有很長的飛行甲板。依靠艦載機,航母可以攻擊水面艦艇、潛艇,也可以襲擊沿岸和島嶼的敵軍,甚至對部分內陸敵軍進行攻擊(取決於艦載機的作戰半徑),還可以針對敵方戰機,奪取作戰海區和陸地的制空權,支援我方作戰。


兩棲攻擊艦從廣義上說,凡是具備兩棲登陸的艦隻,都可以稱為兩棲攻擊艦。根據兩棲投放兵力的手段,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主要用直升機投放的,簡稱“直升機母艦”,主要依靠運輸直升機將搭載的人員、車輛等投放到海岸上,特點是具有長長的飛行甲板。

第二類是主要用登陸艇、氣墊船或水陸坦克投放的,稱為“船塢登陸艦”,這特點是設有巨大的塢艙,士兵可以在塢艙中登上小艇,然後小艇再駛出塢艙,搶灘登陸。

第三類,兼有較長的飛行甲板和塢艙,能同時進行大範圍的直升機、垂直或短距離起降戰鬥機和登陸艇投放,往往同時還具有較大運輸艙,被稱為“通用型兩棲攻擊艦”。顯然,它的能力更全面,持續作戰性能更優良,噸位也更大。



被稱為“準航母”的,往往是第三類兩棲攻擊艦。以當今世界最大的兩棲攻擊艦——美國的黃蜂級為例,其滿載排水4.1萬噸,飛行甲板長250米,船塢能運載3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數十輛LVTP-7兩棲突擊戰車,還能承載數十架運輸直升機、攻擊直升機、垂直起降攻擊機、傾斜旋翼機等。



美軍戰略編制的“遠征打擊群”,就是以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核心,還有兩艘船塢運輸艦或船塢登陸艦、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一艘佩裡級護衛艦以及一艘攻擊核潛艇,搭載約兩千名陸戰隊員。



總體而言兩者相同之處:

1兩者都是體形龐大的艦艇

2兩者都擁有較長的飛行甲板,能夠搭載大量飛行器

3兩者自身的武器裝備都不太強(俄羅斯把巡洋艦武器裝上航母是少見的),搭載的飛行器是其主要戰鬥方式


兩者實質差別:

1雖然都是大塊頭,但航母的體形往往比兩棲攻擊艦要大上一圈。4萬噸這個量級,對兩棲攻擊艦是上限,對航母而言,則是“正宗航母”的下限

2結構上,航母的主要任務是搭載飛機,而兩棲攻擊艦往往還具備船塢艙,能夠搭載氣墊船、登陸艇等裝備

3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一般只有200米左右,只能供垂直或短距離戰機起降,不能作為普通固定翼艦載機的機場;“正宗航母”的飛行甲板長達300米左右,可起降固定翼艦載機

4兩棲攻擊艦的應用場景比航母更廣泛

當然,如果放寬兩個艦種的概念,廣義的兩棲攻擊艦包括直升機航母、船塢登陸艦和通用型兩棲攻擊艦,廣義的航空母艦則包括直升機航母、“輕型航母”和“正宗航母”。


這裡,直升機航母一身跨了兩邊,而通用型兩棲攻擊艦本身則具備200米的飛行甲板,能夠起降垂直-短距離艦載機,符合了“輕型航母”的特點,將其歸於“輕型航母”或“準航母”不能算錯。


桐桐剪輯


近期,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號(LHA-6)在東太平洋進行了一次演習活動,而演習的亮點就是多達十幾架F-35B短距起降戰機登上了“美國”號的甲板。F-35B短距起降戰機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的F-35系列機型中的第二個版本,這些短距起降固定翼戰機擁有遠超AV-8B戰機的性能,所以也使得“美國”號瞬間成為一艘排水量接近5萬噸的STOVL航空母艦。“美國”號的這種艦載機搭載模式,也更引發了一種討論,即大型兩棲攻擊艦是否可以直接視為“航母”?

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的重要區別

兩棲攻擊艦和航母,其實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棲攻擊艦的艦體內部格局和航母不一樣。因為兩棲攻擊艦主要用於執行兩棲投送和登陸支援等作戰任務,和航空母艦“大洋決戰”的定位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兩棲攻擊艦通常都會有標配的車庫和塢艙,其作用是停放大批登陸裝甲車輛、支援補給物資以及各類登陸艇。

以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例,該級艦型的排水量已經達到4萬噸,和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中型航母處於同一水平,但是戴高樂號是使用彈射裝置起降常規固定翼陣風M艦載機的航空母艦,而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則不是,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擁有戴高樂號航母所沒有的大型塢艙,其艙室可以容納多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LCM-8機械登陸艇等兩棲登陸載具;同時車庫裡面能停放60輛左右的LVTP-7兩棲突擊載具,這些設備的存在充分體現了兩棲攻擊艦的核心性能,即用於兩棲作戰任務。

兩棲攻擊艦發源於直升機航空母艦,所以這些戰艦一般也擁有飛行甲板,但是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並不會考慮配置彈射器,而且兩棲攻擊艦的甲板長度一般也不會像大型航母的甲板那麼長和寬,因此兩棲攻擊艦的甲板很多時候主要是為了滿足起降直升機的需要。比較典型的如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其滿載排水量為2.15萬噸,在直升機母艦模式下,能夠裝備多達16架的多用途直升機,這就是兩棲攻擊艦的典型性質。

另外,雖然現在的兩棲攻擊艦越造越大,但是和主流的大型航空母艦,即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福特級航空母艦相比,兩棲攻擊艦的規模還是偏小的,即使是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也遠遠不及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雖然排水量並不是區分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的最重要指標,但總體來看主流航母的排水量確實要偏大一些。

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的相似之處

兩棲攻擊艦之所以會和航空母艦有交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STOVL艦載機的出現。雅克夫列夫設計局研發的雅克-38戰鬥機和英國宇航公司開發的海鷂戰鬥機,都具備垂直起降的能力,所以可以在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使用。當然,

並不是所有兩棲攻擊艦都具備此類性能。要起降STOVL艦載機,兩棲攻擊艦必須擁有足夠強的甲板,以承受艦載機著艦的壓力和高溫。美國的AV-8B戰機是從英國引進之後改良的,早期美國海軍陸戰隊購買的是英國的“鷂” MK50戰機,於1977年列裝完畢。上世紀80年代,英美合作改進了AV-8B戰機,從1989年開始入役。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也是從1989年開始服役的,這種艦型就能配備AV-8B戰機,同時也能裝備重型直升機,以及MV-22傾斜旋翼運輸機,因為它們的甲板強度非常好。也正是因為有了STOVL艦載機,所以兩棲攻擊艦才開始變得像航母。

但是,像AV-8B這樣的機型,實質上仍然和真正的固定翼彈射型戰機存在性能差距,AV-8B達不到超音速飛行的標準,而且選擇垂直起飛模式時,其起飛重量非常有限,這導致戰機的作戰半徑很小,載荷量也不高。在實戰中,AV-8B戰機更多的也是用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戰鬥行動,而不能直接取代真正的航空母艦彈射型艦載機。

所以,美國進一步發展了F-35B戰機,這是一種隱形戰機,同時也是一種短距起降戰機,F-35B的隱身性能,能確保其戰場生存能力得到提升,而短距起降的優勢,又使得它可以不用彈射器就能從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起飛。F-35B的各方面性能,都遠遠超過AV-8B,它是一種超音速戰機,速度更快,作戰半徑更大,空戰能力也更強悍。有了F-35B的話,美國的兩棲攻擊艦看起來就更像航母了。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在搭載十幾架F-35B戰機的情況下,實力已經相當於一艘中型航空母艦。

兼容擴展,或是未來兩棲攻擊艦發展一大趨勢

AV-8B和F-35B戰機的應用,實際上還影響到另一些國家海軍戰艦的發展模式。歐洲的意大利自行研發的加富爾號航母,實際上就綜合了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兩者的性能特點,而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就是因為加富爾號航母使用了AV-8B戰機,當然接下來F-35B戰機也會登艦。

使用類似方案的還有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具備使用短距起降戰機的能力,但又兼具兩棲攻擊艦的性能特徵,該艦的庫房可分隔為機庫和車庫,能停放100輛輕型兩棲戰車,並且也能搭載主戰坦克和兩棲登陸艇等。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的設計理念,也直接影響了澳大利亞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的發展。

可見,STOVL艦載機的出現,實際上降低了航母俱樂部的門檻,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追求發展能夠起降STOVL艦載機的兩棲攻擊艦,這樣新兩棲攻擊艦就能夠兼具航空母艦的性能特點。對於無法發展真正大型航母的國家而言,這是相當有吸引力的。而且這樣造出來的新艦型可以一艦多用,其多任務優勢在實戰中非常突出,對於海軍實力的提升也有重要意義。

美國現在顯然也有意增強兩棲攻擊艦的航空力量配置,其目的是確保在航母資源緊張的時候,能夠使用兩棲攻擊艦來彌補航空母艦的位置。所以,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才會造得更大,而且也將F-35B列為標配艦載機之一。美國現在有8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未來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產量可能達到11艘左右,如果都配備F-35B戰機的話,則將是規模巨大的“中型航空母艦”戰鬥群。

由此可見,未來出現的兩棲攻擊艦,規模上可能會更大,而且也會更加重視航空力量上的提升,這是兩棲攻擊艦定位兼容擴展的體現,其結果將是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性能重疊區間更大,兩棲攻擊艦甚至有臨時接替航空母艦執行任務的能力。

當然了,兩棲攻擊艦終究還是兩棲攻擊艦,只要它的兩棲作戰屬性沒有消失,它就和真正的航母存在區別。而且其實如果真的需要航空母艦的話,最理想的方案還是直接啟動航母項目,而不是強求兩棲攻擊艦擁有航空母艦的全部性能。畢竟“術業有專攻”,兩棲攻擊艦有其定位要求,它可以和航母互為補充,但兩者的概念還是不應被混淆的。


白虎堂


航母是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手段的平臺,是海軍進攻的絕對核心,自身防禦較弱,需要水面護航艦艇、潛艇保護自己;而兩棲攻擊艦則是結合航母+船塢登陸艦特點發展而來,他不但有航母的機庫,還有船塢登陸艦的塢艙,還有各種供士兵訓練的場所,正因為如此,兩棲攻擊艦需要更大、更寬敞的內部空間,因此整個船型設計就比較方,但卻不是不犧牲適航性,因此兩棲攻擊艦的速度普遍都偏慢一些!

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根本區別

航母組成的艦隊叫做航母戰鬥群,兩棲攻擊艦組成的艦隊叫兩棲打擊群,兩者在任務上有著本質的區別。航母是純粹的海上移動機場,為遠離大陸作戰無法得到空軍支援時去爭奪制空權,並奪取制海權,然後可以執行對陸縱深打擊;而兩棲打擊群自身攜帶大量的武器裝備,大規模裝載運送兵力與裝備到作戰到目的地,幾乎所有的任務都是登陸作戰服務,甚至還可以獨自執行遠洋任務!

兩者的任務完全不一致,因此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壓根不是一類艦船,航母就是用來爭奪制空權、制海權,並且完成打擊癱瘓陸地目標後,這時候就輪到兩棲攻擊艦上場了。兩棲攻擊艦利用自身優勢立體的像安上運送登陸部隊,並掩護鞏固灘頭陣地!雖然兩棲攻擊艦有直通甲板,但是由於甲板跑道很短,因此不能起降艦載機(垂直起降除外),當然直升機和F35、海鷂這樣的垂直起降戰機也是他的主要作戰手段,但因為其用途和方式的不同並不能將其稱為航空母艦!

兩棲攻擊艦等級劃分

目前世界上的兩棲攻擊艦大致分為3個等級,排水量20000噸以下的為小型兩棲攻擊艦,比如韓國的獨島號;排水量20000~40000噸的中型兩棲攻擊艦,比如黃蜂級;還有40000噸以上的大型兩棲攻擊艦,比如美國級等。由於兩棲攻擊艦大小和排水量也就比航母小一點,所以很多沒有裝備或沒能力裝備航空母艦的國家,都會以兩棲攻擊艦為首選,而且這些兩棲攻擊艦也會成為這些國家的旗艦 !

F35B出現徹底改變兩棲攻擊艦的命運!

隨著美國的F35B短垂起降戰機出現,而且這是一款四代機隱身戰機,作戰半徑也高達600~800公里,裝備這款戰機後,兩棲攻擊艦也有了爭奪制空權、制海權和打擊岸上縱深目標的可能,這樣兩棲攻擊艦也就具有了輕型航母的功能,為那些更裝備不起航母的國家指明瞭一條道路。

目前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現在就能搭載13架F35B訓練和作戰,日本的出雲級也準備改裝後裝備10架左右的F35B,還有意大利、西班牙、韓國等國家也有著這樣的打算!這樣一來,兩棲攻擊艦在未來很可能取代掉4萬噸以下的輕型航母,而各國裝備的兩棲攻擊艦既具有航母的功能,又有兩棲攻擊艦的作戰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在F35B出現之前稱兩棲攻擊艦為準航母肯定大有問題,但是在裝備F35B的兩棲攻擊艦稱之為準航母就真的不為過了!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