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電動汽車有哪些優勢?為何有些新能源車企不願意生產?

陳康喜


增程式電動汽車優點在於節能,老牌車企涉足這一領域的品牌有很多。

增程式汽車在乘用汽車領域很少見,早期的寶馬別克比亞迪以及後期的理想汽車有少數幾款可以參考,但在普通的並聯式插電混動汽車普及後陸續消失或退居二線,這是為啥?

其實理由很簡單:單純的增程有些資源浪費。普通家用代步車再大也不過D級,整備質量再高也很少有超過3噸的車;絕大部分家用混動汽車只有個2噸左右的重量,這種重量對於恆扭矩發力的電動機而言並不是負擔,驅動其行駛的電耗也不會很高。

所以插電增程式電動汽車只需要功率比較低的小排量發動機,但是這就帶來了第一個大問題:性能羸弱。

  • 增程式電動汽車單純使用電機驅動能讓中低速加速體驗良好,因為恆扭矩可以在起步瞬間爆發峰值扭矩。但是電動機在高轉速達到恆功率區間後扭矩會下降,動力自然而然會變差。而想要讓性能變強則需要提高轉速加大扭矩和功率,然而大多數車企沒有自主研發高轉電機的技術儲備,直接購買電機的成本又會比較高,內燃機又不能參與驅動,這種車動力必然會比較差。

  • 而插電式混動汽車則沒有這一問題,因為在恆功率區間可以利用內燃機一定程度補償扭矩,燃油驅動系統與電驅系統因動力曲線的不同實現了性能的【1+1>2】。其次這臺內燃機只要集成功率足夠大的BSG發電啟動一體機則同樣能實現增程駕駛模式,那麼能同時實現高性能和增程低油耗的混動系統,比單純只能增程讓而發動機性能完全浪費的混動系統對比,哪種更理想呢?

這就是插電增程混動系統無法普及的原因,有技術的車企可以實現REEV(增程)、HEV(油電混合)以及EV三種模式並存並隨性切換,想要節油能節油、想要性能可以任性,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而沒有技術的車企只能去造功能只有REEV和EV的增程,重點是這些車企絕大多數還沒有製造電動機、電池和內燃機的能力,依靠採購會讓造車成本水漲船高,於是這些車即使造出來也是高價車,比如增程的理想ONE與比亞迪唐Dm3.0兩車對比,綜合實力很顯然是後者更強且價格更低,那麼在預算相當的前提下誰會去選ONE呢?

所以增程式技術很難在乘用車領域成為主流,但在商用車領域卻能大放異彩。

混合動力綠色牌照的公交車基本都是增程式技術,原因首先是增程發電內燃機運行負荷小所以油耗低,對於功率的要求不高則能夠將五六升排量的柴油機換成1~2升的小排量增程器,油耗還會再一次下降。而這些車又多以60km/h以下的中低速行駛,高轉電機直驅或低轉電機與AMT變速箱匹配並不會讓讓電機達到恆功率,動力足夠用且電耗可以合理控制,那麼這種不需要高性能的車則只需要增程節油即可,畢竟並聯式輸出榨取性能時油耗會略高一些。

所以中型商用車多采用增程式混動技術,不同車型對技術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異。至於重型車輛由於整備質量或載重量過大,這些車的電耗會非常高,如使用增程系統的話仍然會有較高的油耗;所以這些車只適合通過架空接觸網加充電弓的無軌電車模式實現無限續航,不過實現的前提是硬件配套設施的建設,供參考。


本文由天和Auto原創發佈,內容請勿站外搬運(保留版權保護權利),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天和Auto


你真該去逛一逛車展,很多車企還是以主推純電動汽車,雖然也能看到一些混電,氫燃料,但還是純電最受歡迎。像我今年就是奔著純電動汽車去的,我留意到像北汽、比亞迪、威馬今年都推了新的電動汽車。現在,很多買車的人都注意到純電動車綠色環保,特別是國家很多補貼都是針對純電動汽車的,就預算和後期福利來說,純電動汽車真比其他新能源更吸引人你真該去逛一逛車展,很多車企還是以主推純電動汽車,雖然也能看到一些混電,氫燃料,但還是純電最受歡迎。像我今年就是奔著純電動汽車去的,我留意到像北汽、比亞迪、威馬今年都推了新的電動汽車。現在,很多買車的人都注意到純電動車綠色環保,特別是國家很多補貼都是針對純電動汽車的,就預算和後期福利來說,純電動汽車真比其他新能源更吸引人。我還在展區的一個小區域內發現了一個叫國機智駿的車企,他們應該是才成立不久,展臺上有三臺電動汽車,看來是專門開發純電動汽車的公司,所以純電動汽車這款的市場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我還在展區的一個小區域內發現了一個叫國機智駿的車企,他們應該是才成立不久,展臺上有三臺電動汽車,看來是專門開發純電動汽車的公司,所以純電動汽車這款的市場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檸檬愛跑步


不願意生產,無非兩個原因:成本或者技術,以現場的市場規模情況,我個人認為主要是成本,以現在的成本生產,市場的售價是非常高的,必然導致沒有銷量,短期看不到利潤的事情,廠家自然不願意生產。

增程混動,就代表一臺車擁有燃油、電動兩種驅動方式,兩套驅動系統,對車企來說,每多一個零部件代表的都是成本的增加。不管是傳統燃油車還是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成本佔比都是非常高的。這部分成本勢必增加到汽車的售價裡面。加上目前技術不夠成熟、市場小,導致單車攤銷成本也會比較高(傳統車企都是把零部件的模具成本攤銷在單個零部件中,如果目標銷量低,單個成本就越高)。這樣一來,增程混動的市場就更小了,試想一下,讓你多花幾萬去買一個同級別的車型,你願意麼?

第二,最近新誕生的新能源車企,很多都不具備傳統燃油發動機的研發生產能力,如果依靠外部購買,又是新的成本。加上發動機本身就是每個車企的核心技術,一般是不會出售的,即便是出售,也是一些低端機型。所以大部分的新能源車企,是不具備製造增程混動的能力的。目前接觸到的一是理想汽車,二是金康汽車在做增程混動。


兜兜哎粑粑


新能源太陽能電動車,曬太陽充電增加行使里程效果好,充電方便,綠色能源,清潔動力,低碳出行,使用成本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