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文|末小北

01

我媽是從甘肅遠嫁到山東來的。

以前,我聽我媽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以後,我一定要把你妹妹留在身邊,不讓她遠嫁。嫁得太遠了,孃家人幫不上忙,會受很多委屈。”

雖然現在我奶奶和我媽相處得還算融洽,可是我媽年輕那會兒,尤其在我沒出生前,她剛嫁進門的那兩年,受了很多委屈。

首先是語言不通,甘肅那邊講話,跟西安話差不多,而山東這邊全都是地道的本地方言,我媽剛嫁過來的時候,根本就無法跟人交流。

遇到什麼事情時,她會用普通話來解釋,可是我奶奶卻說不來普通話,她覺得饒舌,不習慣。

那時候,村上很多人都說我媽說的話,是“鳥語”。

我媽在外面受了委屈,哭著去找我奶奶,我奶奶頂多就是用本地的方言罵上兩句,然後嫌棄地說:“你啊,趕緊學會我們當地的話,這樣不就不會被別人說了?”

我奶奶沒文化,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我上初中那會兒,才教會她認電子錶,對於現在的時鐘表,她還是不認識。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所以,她平時說話,都是很直接,從來都不會拐彎抹角。

雖然這種性格看似很爽朗,可是對於性格內向的我媽來說,卻有些傷自尊。尤其是在這種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會引起很多誤會。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班裡老師組織春遊,我們去踏青遊玩。回來之後,我媽就問我:“你這是去哪裡浪了?”

平時我奶奶也是對我有些溺愛,所以聽到我媽說“去哪兒浪了”,她以為我媽是在罵我,就直接懟我媽說:“說什麼浪不浪的?我孫子是去春遊了,玩去了。你才浪呢!”

奶奶的口無遮攔,一下子把我媽給說哭了。其實,她就是問我去哪裡玩了,可是由於甘肅那邊把“玩”都會說成“浪”。

就是這誤會,我媽委屈了好幾天。期間,她還跟我外公外婆打電話,說自己實在適應不了山東的生活,如果不是有了我和妹妹,她早就離開我爸,回甘肅孃家了。

這應該是大多數的遠嫁女人,在受了委屈,唯一能傾訴的方式了,給孃家人打個電話,把自己肚子裡的苦水和委屈,說出來。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02

後來,我媽學會了山東本地的方言之後,在跟人交流上也暢通了很多,跟我奶奶之間的矛盾,也變少了很多。

其實,我奶奶並非真心針對我媽。她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知道一個遠嫁女人的辛酸,可是有時候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張嘴,忍不住就說出來了。

當然,這也跟我媽自己有關係,她性格內向,加上又聽不懂我們本地方言,所以難免會覺得別人只要是大聲說話,就是在針對她。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遠嫁女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們因為遠離孃家,自己的丈夫不敢忤逆公婆,導致自己在婆家受盡委屈。

農村老家我有個堂哥,娶了一個四川姑娘。他們是在深圳打工的時候認識的,兩個人談了差不多三年才結的婚。

當時,堂嫂的孃家人,是不想同意這門親事的,因為四川距離山東太遠了,坐火車要十多個小時,就算坐飛機,也得六七個小時。坐飛機雖然快,可是住的村子,距離機場的車程,就得兩三個小時。

後來,堂哥去了幾趟堂嫂的孃家,在那邊住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也許是用實際行動感動了堂嫂的父母,兩個老人就沒再攔著堂哥和堂嫂結婚。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堂嫂從小在山裡長大,是個很勤懇的姑娘。嫁給堂哥之後,家裡有什麼活兒,她也會搶著做。可是,由於孃家離得太遠,我那個大伯母,就覺得沒人給她撐腰,於是就各種難為堂嫂。

堂哥又是個好說話,容易心軟的人,尤其是在面對他那個跋扈的母親時,更是個沒主意的。但是,他對堂嫂是真心的好。知道堂嫂受了委屈,他會給堂嫂買新衣服和化妝品來哄她高興。

其實,只要堂哥疼堂嫂,堂嫂就算有些委屈,也是願意忍的。更何況,半個村上的人都知道,我那個大伯母,是個不好惹的人,無論對誰,她都是那副盛氣凌人的樣子。

他們結婚的第三個月,堂哥就一個人去了深圳打工。因為在本地小縣城找的工作,賺的錢實在太少。他只有個初中的文憑,想要找到一份輕鬆的,賺錢多的工作,有很大的困難。

堂哥走後,堂嫂在家裡又是種地,又是照顧家裡,還要給兩個老人洗衣服做飯,很多鄰居都誇堂嫂是個能幹的兒媳婦。可是,我那個跋扈的大伯母,卻不珍惜。

她覺得自己好不容易當上了個婆婆,自然要把這個“官銜”上的權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堂哥走了之後,她對堂嫂的難為,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忍耐都是有限的,就算有人願意遷就愛人的親人,可是當自己的底線和尊嚴被踩在腳底下的時候,就會奮起反抗了。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當堂嫂得知自己懷了孩子以後,大伯母依然難為她,她就奮起了反抗。她指著自己的肚子說:“我現在有了你家兒子的孩子,如果你還這樣無緣無故地難為我,別怪孩子保不住。”

大伯母得知堂嫂懷孕的消息之後,就對堂嫂變了態度。她變臉,甚至比“川劇變臉”都快。從那之後,一會兒一個“好兒媳”地叫著,也不讓她下地幹活了,家裡的髒活累活,她也都使喚著大伯父幹了。

在堂嫂懷孕期間,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大伯母對她的照顧,第一次覺得原來婆婆也有好的一面。

可是,這種好,卻是有目的的。因為她懷了孩子,所以大伯母對她好,倘若她沒有身孕,那麼大伯母就不會對她好。這一點,她們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不過,跟以往比起來,懷孕期間,堂嫂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懷。

在她懷孕八個月的時候,堂哥也從深圳趕了回來,雖然說離臨產還有一段時間,可是他卻高興的忍不住,就跑了回來。

其實,從女人懷孕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一個男人是否是真心待她了。

堂哥是真心待堂嫂,知道她懷孕的月份大了,機會都不讓她下床了,需要什麼,只要她招呼一聲,堂哥就屁顛屁顛地去做。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03

雖然大伯母對堂嫂的態度好些了,可也僅僅是看在她懷孕的份上。看到堂嫂使喚堂哥,她心裡還是會不舒服。在她看來,自己的兒子,只能她自己使喚,別人敢使喚她兒子,就是跟她過不去。

尤其是在堂嫂生下了侄女之後,她更找到了奚落堂嫂的理由,她對堂嫂的態度,又瞬間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對於堂嫂坐月子,她直接說:“甭想讓我照顧你個沒本事生兒子的外地女人。要想坐月子,就把你媽接來吧。”

從那之後,大伯母就沒進過堂嫂家的院子(兩家只有一牆之隔)。

堂哥是個做粗活的大男人,對於照顧女人坐月子也是頭一次,他試了兩天,覺得自己應付不來,於是就打電話,把他岳母請了來。

其實,現在很多女人在坐月子的時候,一般都會主動請自己的母親來照顧。雖然有些婆婆也很願意照顧兒媳婦坐月子的,但是相比親生母親的話,女人更能舒心一些。畢竟,婆媳之間還隔著一層血緣關係。

堂嫂的母親接完電話後,就著急忙慌地收拾行李,當天就買了火車票來了山東。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堂嫂的母親,來照顧堂嫂坐月子,堂哥很是感激。不過,對於我大伯母這種寧可出去遛彎,跟人聊天,也不願意照顧兒媳婦坐月子的婆婆,堂嫂的母親是看在眼裡,恨在了心裡。

可是,堂嫂勸她母親不要發作,畢竟她的後半輩子,是要跟著堂哥一起生活的。能忍的,就忍過去。除非到了忍不了的時候,才會跟她吵上一兩句。

實際上,女人在結婚以後,如果遇到了刁蠻的婆婆,沒必要忍讓。因為,你越是忍讓,她越是把你當成軟柿子來捏。與其受委屈,不如直接跟婆婆講明白,想要家庭和睦,她就一定得跟自己和睦相處,否者,誰都不好過。

可惜的是,堂嫂不懂這個道理,她只覺得,只要自己忍,就能換來婆婆的體諒和理解。誰知道,她越是忍讓,而我那個大伯母就越是得寸進尺。

就在前兩天,堂嫂剛出了月子,就因為天氣變化的緣故,感冒了。她母親就去替她買藥,臨出門前,讓堂哥好好看著孩子跟堂嫂,順便也把孩子用過的尿布泡起來,等她回來洗。

可就在她前腳剛出門,大伯母后腳就來了。

看到堂哥在泡尿布,她一把奪了過去,然後氣憤地走進屋裡,還沒等堂嫂有反應,她就把那剛沾了水的尿布,直接摔到了床頭上,一副“容嬤嬤”的樣子,扯著嗓子說:“都出月子兩天了,自己不會洗尿布嗎?還要勞煩我兒子這個大男人。你一個女人家家的,該乾的活,得自己幹。”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04

女人在婚姻裡,最委屈的時候,不是婆婆平白無故的難為自己,而是在婆婆難為自己的時候,丈夫就站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別說向著了,連句向著的話都不肯說。

堂嫂被大伯母的舉動嚇到了,隨著孩子也跟著嚇哭了。

“婆婆,你幹什麼呢?我這才剛出月子,並且我現在還感冒著呢,我怎麼去洗尿布?再說了,我媽也只是讓小偉(堂哥)把尿布泡上,等她回來洗。也沒說讓小偉洗啊。”

從反抗過一次大伯母之後,堂嫂也學會了不再讓自己受委屈。大伯母見堂嫂敢跟她頂嘴,然後直接上前去拽堂嫂的胳膊。

“你這個外地女人,可真嬌貴。我生我兒子那會兒,不到十五天我就下地幹活了。你們這些小年輕,就是愛裝嬌貴。起來,給我下地去種麥子去。我兒子照顧了你這一個多月了,也累壞了,就讓他在家好好休息吧。”

大伯母當時的理論,不知道是從哪個學來的,簡直就是個“無賴”的表現。

兒媳婦剛剛出月子,她就要求兒媳婦下地幹活。她還拿堂嫂跟她那個年代比,那個年代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稍微一放鬆,就得餓肚子。

她生完孩子,十五天就下地幹活,只不過是形勢所迫而已。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就在爭論的時候,堂嫂的母親買藥回來了。

看到堂嫂的婆婆在那裡大呼小叫,而堂哥躲在門外不敢進去,她直接衝進屋裡,只把把大伯母給推搡到一旁去了,然後轉身怒視大伯母說:“親家,你這是做什麼呢?我女兒坐月子的時候,你不來看看,這會兒出月子了,你就來鬧騰,什麼意思啊?”

看到母親回來,堂嫂委屈地哭了。然後,就把婆婆難為她的事情講了出來。

聽到大伯母要讓堂嫂下地幹活,堂嫂的母親頓時就火了:“親家,你說說你這是什麼意思?你兒子洗個尿布你都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你就下地幹活,誰心疼?不要覺得我女兒是遠嫁到你們家來,你就可以任意欺負她,只要有我這個親媽在,我看你們誰敢欺負我女兒!”

說著,堂嫂的母親又走到門口,伸手揪住了堂哥的耳朵,“你說說看,當初你是怎麼跟我保證的,說不會讓我女兒受委屈。你看看,才結婚一年多,你讓我女兒受了多少委屈。我這是在這裡,你母親都敢來鬧騰,使喚我女兒下地,我這要不在這,她還翻天了啊?”

其實,堂嫂的母親性格一向是很溫順的,可是看到自己的女兒被親家母欺負,自己心裡實在窩火。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呢?

“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都不心疼我女兒,我就把我女兒接走。不是你們家親生親養的,你們不疼,我這個親媽來疼。女婿,你別愣著了,去收拾東西,明天我就帶我女兒回四川。”

說完,堂嫂的母親,就踢了堂哥一腳,讓他去收拾東西。

“親家,女婿洗尿布你心疼,我女兒剛出月子就下地幹活,誰心疼”

05

當然,這件事的結局是,堂嫂並沒有跟著她母親回四川。

不過,自從那次堂嫂的母親撂下“狠話”之後,堂哥變了一些。身為兒子和丈夫,雖然他夾在母親和妻子之間,很為難。

可是,面對母親的不講道理,他是沒必要“愚孝”或者說心軟的。更何況,妻子還是遠嫁來的,在這個家庭裡,她能唯一依靠的就只有丈夫,如果在這個時候,丈夫都不能伸手幫著她,那麼她會很心寒的。

婆媳矛盾,在每個家庭中都存在,想要讓婆媳能夠和睦共處,那麼就得讓兩個人都明白,她們的共同利益是什麼。

一對婆媳的共同利益,無非就是希望家庭和睦幸福。想要收穫這份幸福,兩個人就一定要攜起手來,共同經營好彼此的關係,才能不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

再有就是,遠嫁的女人,在進了婆家門之後,一定要讓丈夫和剩下的婆家人,看到你自己強硬的態度。不能讓他們覺得,你離孃家太遠,沒有人給你撐腰,你就是好欺負的。

首先,你既然嫁進門了,也就成為婆家的一員了。所以,你要讓他們明白你的位置,以及他們的位置。

其次,如果你出嫁的時候,父母給了陪嫁,那麼請一定要牢牢握在自己的手裡,別給婆家人哄騙走了。你要給留一份餘地。

有些遠嫁女人內心裡的委屈,也許不止這些。

但希望那些娶了遠嫁女人的男人,要好好珍惜這個遠嫁的女人,她全部的未來,都在你的肩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