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浪"和"宅家裡"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止一點點

孩子各有各的性格,有的比較安靜乖巧,有的比較活潑愛玩。一到放學放假的時候,有的孩子只想"宅在家",有的孩子喜歡到處玩。可是你知道嗎?總是"宅家裡"和喜歡"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有很多不同的特徵點,而且越長大越明顯。

小雯和小麗家的孩子,就是這兩種情況的代表。小雯家的孩子一放假總喜歡宅在家裡,搗鼓自己的東西,小雯喊他約同學出去玩,孩子也興致不高地拒絕了。雖說這樣很省心,可孩子越長大,小雯心裡越覺得不妙。

原因無他,小雯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了,雖然學習成績不錯,可整個人就有些過於安靜。語文課上,老師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在課前增加了一個幾分鐘的小演講。輪到孩子的那一次,孩子上去唯唯諾諾的,眼神躲閃。那手腳無處安放的模樣,讓人看了心疼。

小麗家的孩子則不同。小麗家的女寶寶跟小雯兒子同班,小演講剛好排在男孩後面。小女孩上臺的時候,言談舉止自然活潑,她分享了假期一家人去旅遊的經歷,講述了自己見到的美景和聽到的傳說,獲得了小朋友們熱烈的歡呼和掌聲。


"出去浪"和"宅家裡"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

♦交際能力,差距不只一點點

出去浪的時候,孩子在跟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也得到了鍛鍊,比起總愛宅在家的孩子,他們更懂得如何跟人交流。並且,家長帶孩子出門時,與人交談時的表現也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從而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學習到這種生活經驗。

此外,孩子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也會慢慢學會與人相處的本領,掌握溝通技巧,情商會越來越高。而總是宅在家的孩子,由於交流的對象只有家長,社交圈子又小,性格往往怯懦,沒辦法很好地掌握溝通技巧,容易缺乏情商。

♦綜合能力,"出去浪"的孩子更優

出去浪的孩子,思維更發散,性格更活潑開朗,懂得如何規劃行程和生活,在處事待人方面更有優勢。而宅家裡的孩子,由於經歷的單一,思維往往受到侷限,思想的獨立性不如前者。

孩子出去浪,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見過多姿多彩的外界,內心更加堅定而強大,能夠客觀看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總是宅在家的話,孩子的眼界也會受到限制,未來容易沒有格局。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孩子不光要學習課本知識,還要多走走、多看看,假如經濟、時間不允許旅遊,那就帶孩子去公園郊遊、跟小朋友玩耍,或是去博物館增長見識,或是參加公益慈善活動。帶孩子一起做出遊計劃,讓他們出去玩、出去浪的同時,也學會規劃人生,豈不樂哉?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出去浪"和"宅在家",對孩子來說都有哪些好處壞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綠葉媽咪,是三歲寶寶的媽咪,關注養育生活點滴。

藉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為更好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