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媽媽,別讓孩子聽到你說這幾句話


琴童媽媽,別讓孩子聽到你說這幾句話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總有每個人的脾氣,我們都有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不喜歡聽的話,有許多孩子們來上課的時候,也會跟我分享在家時,不喜歡聽到家長說的話,以及聽到這些話後的感受。那麼今天我就給各位家長聊聊孩子們到底是怎麼想的,也希望能夠給家長們一些小提示。

01


“我花這麼多錢讓你學琴,

你可不能不好好學,浪費錢”


家長這樣的說法,會無形中給孩子很多的壓力,讓孩子覺得家長讓自己學琴不是因為自己喜歡,也不是為了藝術,而是和金錢扯上了關係,家長只是期望自己的鋼琴學習能“值回票價”,不要浪費交了的學費,並不是真切的希望自己能擁有一項技能。這對孩子來說,是十分打擊他的主動性的。

02

“你這個地方怎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彈錯呢?”


練琴的時候,孩子在同一個地方反覆彈錯,其實是件非常常見的事情,許多時候,學一首曲子,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攻克難點上,所以孩子很多時候會在卡在同一個地方。


琴童媽媽,別讓孩子聽到你說這幾句話



多次犯錯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有了一些心理壓力,也會比較著急,如果這時候家長還責怪孩子,孩子反而會更加慌張,增加錯誤的幾率。其實這時候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陪著孩子把反覆錯誤的片段多練幾遍,練好、練熟,看到孩子每一遍的進步,並誇獎他。

03

“你看隔壁家的孩子,跟你差不多一個時候開始學的,怎麼人家彈得那麼好?”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許多家長們喜歡跟孩子提到的,希望能通過別的孩子的優異成績激勵自家孩子努力學琴,雖然家長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殊不知,孩子們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這樣的對比下,一方面,會讓孩子喪失對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其實每個人都是希望有人能無條件的愛自己,如果要想到誰能無條件的愛自己,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父母吧,但如果父母老是誇獎隔壁家孩子,嫌棄自己家孩子不夠優秀,孩子也會覺得家長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如果自己做不好,家長只會更愛那些優秀的小孩,我想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件十分令人難過的事情。

04

“叫你練琴老不去,我再也不管你了,

你愛練不練,跟我無關。”


現在大多的孩子都有拖延症,一到要去彈琴的時候,就總能找出很多事情要做,希望能晚點練琴,少點時間練琴,家長為了這個事情也是十分頭疼, 有時候煩躁起來,也會說出這樣的狠話,希望通過這樣讓孩子知道自己真的很生氣,能乖一點,好好學琴,但這卻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放棄了自己,便覺得很傷心。要是家長們能將這份好意換個方式,更加耐心的引導孩子、多帶孩子參加音樂會等音樂活動,讓孩子愛上鋼琴,做到主動去練琴就更好了。

05

“老師在課上是這麼教你的嗎?

我覺得你這樣不對。”


許多家長是沒有鋼琴底子,並且沒有陪孩子上鋼琴課的,但孩子在家練琴的時候,總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哪裡不對,就去打斷孩子,問孩子這樣的問題,並且表達自己的否定。


琴童媽媽,別讓孩子聽到你說這幾句話



一方面,這對正在認真練琴的孩子來說,是十分唐突的,這會打斷孩子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家長如果不太瞭解,自己沒辦法做到陪練,就找陪練,不要主觀的去否定孩子,打擊孩子自信心。

06

“你要是今年能考到xx級,

我就給你買xxx。”


家長們把考級變成孩子學習的目標,並給這個目標設立了獎品,這件事情從表面看來好像沒有太多問題,但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來說,會有許多不同的結果。有些孩子會為了得到獎品去努力,別的曲子平時也不好好練習,變得功利,只練習考級所要求的曲子。還有的孩子,會因為畏懼困難,覺得自己在今年內沒辦法考到幾級,便提早放棄,認為反正我也拿不到獎品了,我現在努力學琴也沒用了,還不如隨便糊弄過去就好了。


琴童媽媽,別讓孩子聽到你說這幾句話



上面總結的這幾句話,現在在家長們看來可能會有些誇張,怎麼可能老是對孩子說這些話呢,但其實靜下來想想,這些話確實是存在於家長與孩子的對話中的,並且每位家長,或多或少的說過類似的一兩句話。

許多時候,家長一句無心的氣話,能讓孩子反覆思考很久,並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希望家長們能在今天看完這篇文章後,多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看他們是怎麼想的,和孩子們一起進步,一起走鋼琴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