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腦卒中”預防很重要

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中風”,是危害健康的殺手之一,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而且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腦卒中危險因素普遍暴露,腦卒中發病率急劇攀升。

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預防為主,遠離卒中”,口號是“遠離卒中,從健康生活開始”。在此期間,市內不少醫院都將舉行防治大型義診活動,進行諮詢義診、健康宣教。我們也特別邀請了厚街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黃益洪來我們講解下這個疾病,以及它該如何預防?

腦卒中發病率逐年增多

“腦卒中指的是因血供異常所引起的腦損傷,通常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黃益洪介紹,據有關數據統計,其中缺血性腦卒中佔70%以上,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嚴重者可引起死亡,而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

據介紹,一旦發生腦卒中,將對患者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給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

“在去年國際公佈的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我國腦卒中的發病呈逐年增多的趨勢。”黃益洪還用厚街醫院臨床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據統計,從今年1-9月厚街醫院神經內科診治缺血性腦卒中一共458人次,而去年同期是390人次,增長率達17.4%。去年我們全年一共靜脈溶栓71例,今年前三季度就已經超越這個數字,全年估計可達100多例。”同時,在神經外科,收住的腦出血病人也較前有明顯增多。

控制10項可改變危險因素

那麼,是什麼原因會導致卒中疾病呢?黃益洪介紹,卒中的危險因素有很多種。

“我們將其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年齡、性別、種族、家族史等。還有一大類是可以控制等因素。”他介紹,2016年發表在《The Lancet》雜誌的來自32個國家的Interstroke研究結果顯示,全世界90.7%的腦卒中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吸菸、酒精攝入、飲食、超重或肥胖、體力活動不足、心理因素在內的10項可改變危險因素相關。同時,研究結果也提示我們,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並且腦卒中的一級預防也是降低腦卒中發病率的根本措施。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積極控制這些危險因素,這也是降低腦卒中發病率的根本措施。”

據悉,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是減少腦卒中發病以及復發的關鍵。腦卒中的一級預防是指疾病發生前對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積極控制,包括生活習慣調整和藥物調整。生活習慣控制包括:加強體育鍛煉、合理飲食、戒菸、限酒等。藥物控制包括通過藥物對基礎疾病進行干預,如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房顫等的藥物干預。

腦卒中的二級預防是預防已有腦卒中症狀或已發生腦卒中的患者再次發病,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降低血栓風險,以及對血管狹窄、動脈瘤、煙霧病等進行手術干預,預防腦卒中的再發。

他還介紹,腦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種後遺症,包括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清等,嚴重影響生活。及時的康復治療對於腦卒中後遺症的恢復至關重要。理論上來講,只要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即可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越早地開展規範的康復治療,患者的預後會越理想。腦卒中的康復治療包括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治療、心理治療、矯形器治療、中國傳統治療以及康復護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