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記原陽縣路寨鄉指揮寨村黨支部書記陶雲波

九曲黃河滋養了這裡無數勤勞的人民,也湧現了許多帶民致富的感人故事,指揮寨村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二十年前的指揮寨村還是全縣聞名的貧困村,群眾靠一畝半耕地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群眾僅僅解決了溫飽問題,千把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心切。

這個村的帶頭人、村黨支部書記陶雲波是個極具有事業心的人,在“俺不把群眾帶富,就不是好乾部”這個人生信條激勵下,他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創業,使曾經一貧如洗的村莊發生了鉅變,如今的指揮寨村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群眾安居樂業,成為當地方圓幾十裡乃至中原地區令人羨慕的小康示範村,陶雲波也是中原大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被發現認可的又一先進典型。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養鵝富了一村人

這個村有1400多口人,2310畝耕地,人均耕地不足1.5畝,進入九十年代後,貧窮仍然是這個村的代名詞。初中畢業之後,陶雲波就跨入了經商做生意的行列,1996年,他就在外鄉承包了一個麵粉廠。經營失敗後,1997年,他又在本鄉從事麵粉經營。後來,他又到鄉糧管所上班。幾年間,他先後跑過運輸、養過豬、辦過企業,幾經周折,歷盡辛苦,練就他了不服輸的人格和魅力。2000年,年僅30歲的陶雲波當選為村支部委員,責任就是使命,這更加堅定了他致富的夢想。一次,他從電視臺得知新鄉縣有人養鵝,便騎車百餘公里去打探養鵝的消息。回家後不久,他便在土炕上孵化200只鵝苗。“聽說有養雞的、養鴨的,哪有養鵝的,能掙個啥錢?”老父親的懷疑沒有打消他堅定養鵝的夢想。經過他的精心飼養,後來這200只鵝分兩批賣了出去,還賺了2000元錢。後來,他又孵化了200只鵝,由於缺少技術,病死的只剩70只,賣出後仍然沒有賠錢。

“只要技術成熟,養鵝利潤空間很大,準能掙大錢,”通過兩次試養,陶雲波悟出了這樣的道理。

2003年,陶雲波決定大幹一場。他和六個村民合夥孵化鵝苗,僅三個月時間,除去成本每人還分了6200元錢。2005年,他與人合夥開始採用電子孵化機,一次上了四臺孵化機,不僅成活率大增,還大大節約工人成本,到2006年,年銷售量達二、三萬只,年純收入十多萬元。從此,陶雲波也認定孵化鵝苗是一條致富之路。

2007年,陶雲波被組織上選送到新鄉市農村幹部培訓班學習。培訓班裡,史來賀、吳金印帶領群眾致富的事蹟深深感染了他,“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這句話在他腦海裡深深地紮下了根。

不久,他和幾戶村民入股成立了雲波鵝業合作社,當年就收入55萬元,2011年,他和幾個合夥人就賺了80萬元。孵化鵝苗成為本村農民發家致富的好產業,“要致富、就養鵝”已成為村民認準的致富項目。

截至目前,陶雲波的合作社成員達300多名,帶動農戶100多戶,全村僅此一項就增收3000多萬元,人均增收兩萬元以上,成為全省鵝苗孵化產業的龍頭,被譽為“河南省國鵝孵化產業第一村”。今年8月24日,中國鵝業孵化交流大會在鄭州召開,截止到上半年,河南全省鵝業孵化箱為1957臺,僅指揮寨村就有1283臺,佔全省的65%,被中國鵝業發展大會譽為國鵝孵化產業第一村。陶雲波的合作社先後榮獲國家、省市級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養鵝孵鵝富了一村人,也使陶雲波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鵝王”。他成立的合作社先後榮獲國家、省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生產的鵝苗遠銷海南、新疆、黑龍江等地。他本人也榮獲市、縣返鄉創業優秀農民工。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心繫群眾擔使命

陶雲波對群眾愛的情深。自己致富之後,陶雲波想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生活貧困的群眾。今年47歲的村民陶雲海是二級殘疾人,行走不方便,全家3口人,生活極度貧困,是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去年,陶雲波幫助他建起了孵化廠,購買了四臺孵化機,悉心為他傳技術、包銷售,使他當年就收入15萬元,一舉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貧困戶朱麗雲,丈夫、公公先後去世,領著婆婆和三個孩子過日子,兒子又在上大學。2018年,陶雲波給她安裝了四臺孵化機,當年就收入了8萬元。今年上半年,就純收入11萬元。

群眾要致富,黨員更要致富。他要求黨員幹部要帶頭致富,示範帶動群眾致富。目前,村幹部六人中有五人有孵化廠。支部委員陶雲忠在他的幫助下,發展了50臺機器規模的孵化廠,年出欄鵝苗200萬隻以上,年產值達500萬元以上,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學習的榜樣。

在扶貧工作中,陶雲波帶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目前,他的合作社有22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安排了36個公益性崗位,與43戶貧困戶簽訂了勞工合同。村民別懷風,丈夫、兒子去世,女兒上大學,陶雲波安排她進廠務工,每月固定收入4500元,減輕了她的生活壓力,今年,她還光榮脫貧。

2016年,陶雲波自籌資金,建立了商品鵝屠宰加工扶貧基地,日屠宰量5000只,不僅解決了養殖戶的後顧之憂,還帶動安置70勞動力就業,其中貧困人口17人,2018年,就有15戶光榮脫貧。目前,全村孵化廠61個,帶動就業人員465人,全村僅服務鵝業運輸車輛就達120臺,帶動300人就業。下半年,將新建孵化廠21個,總孵化廠達到81個,可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

村裡人居環境差,為改善人居環境,2016年,他個人出資3萬元,為村裡修建綠化帶2000米,埋地下水管道2000米。每年春節他都帶頭捐款一、兩萬元,慰問村裡的老人和各類先進,從當支書到現在的十一年間,他累計捐款30多萬元。

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他把自己的三個企業分別交給了孩子和親戚經營,專心當好群眾的服務員。群眾發展企業,他跑資金、傳技術,一刻也不停歇。去年夏天,也是村裡脫貧攻堅的緊要關頭,他連續工作半個月,每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超負荷的工作使他患上了心臟病,心管堵塞了一多半,血壓高達200,差點失去生命。“群眾選我當幹部,俺就得一心為群眾服務”,陶雲波說到做到,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諾言和初心,也贏得了全村群眾的交口稱讚。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崇尚德孝育新人

“群眾不僅物質上要富,精神上更不能貧窮。”十多年來,陶雲波堅持抓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和諧之風。

村裡每年都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優秀共產黨員、教育之星等評選活動,引領民風正能量。本村50多歲農民張國俊崇尚教育,注重培養孩子上學,孩子不僅上了名牌大學,還出國深造。去年,張國俊被村裡評為教育之星。村民楊興菊兩個孩子上大學,公公婆婆都有病,她一個人既打工掙錢,又悉心照料兩位老人,是遠近出名的好媳婦,為表率她的孝行品德,她連續兩年被村裡授予好媳婦稱號。去年,全村共評選出各類先進人物40多個。

為活躍村民文化生活,村裡成立了盤鼓隊、腰鼓隊,60多名文藝骨幹,村裡天天有活動,每年村裡都舉辦文藝晚會。從去年開始,村裡為70歲以上老人過集體生日,舉辦愛心餃子宴。

馬廣勤是村裡的公益之星,她今年30歲,每天堅持早上起床打掃村裡街道衛生。她在服裝廠打工,有時寧願不打工少掙錢,也要義務打掃街道。去年,她下班回家路上,見本村一名殘疾老人突然病重倒地不起,她和另外一個村民緊急把老人送到醫院救治,還捐款500元為老人治病。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河南原陽:守初心贏民心的中國鵝王

72歲的共產黨員陶義是抗美援朝時期的老兵,村裡有啥不正之風的苗頭,他第一個站出來糾正,還為村裡提了不少好建議。80多歲的老黨員張洪彩每次村裡召開黨員會他都是第一個到場,公益活動一次不落。

潤物細無聲。如今,指揮寨這個千人小村,全村大專以上的大學生就達88人,其中研究生、博士就有22人,崇尚教育,培養人才,是村民最大的希望和追求,指揮寨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狀元村”。

幹部帶啥頭,群眾走啥路。在陶雲波的帶領下,近十年來,全村沒有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沒有一起離婚的,全村沒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全村比致富、比孝順、比學習、比文明蔚然成風,指揮寨村成為一片向善向上的一方淨土,成為方圓村莊百姓嚮往無比的美麗之村。

“愛群眾,勝自己;守初心,贏民心;獻愛心,播情深;擔使命,心為民,他是群眾的貼心人……”村裡群眾自發地為他寫歌謠歌功頌德。近年來,陶雲波先後榮獲河南省新農村建設模範帶頭人、河南省百佳優秀村支書、河南省服務三農模範人物、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個人、新鄉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無論你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俺是大家的帶路人,一定要把村子帶好,讓群眾滿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不負黨的培養!”面對富裕安康的小康示範村,陶雲波仍不滿足,他誓言一定將指揮寨村建設成為全國的文明富裕村。

(卞瑞峰 李雲 馬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