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七大“求救信號”,別忽視

大部分的慢性炎症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一般的患者都會選擇不治療,自行觀察一段時間等它自愈。如果實在不舒服,就會隨便吃點消炎藥,可是慢性炎症的處理真的這麼簡單嗎?腫瘤內一科袁媛副主任醫師認為:現有證據表明,慢性炎症和癌症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我們要重視身體向我們發出的異常信號,因為,那些異常信號很有可能都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

身體的七大“求救信號”,別忽視

1、黏膜白斑

發生部位:好發於口腔、消化道、陰道等組織粘膜。

可能誘因:口腔(吸菸、牙齒位置不正等原因);外陰(可能與陰道分泌物長期刺激有關)。

具體表現:最初的表現是白色的煙霧狀,表面手觸摸光滑;往後發展會慢慢凸出黏膜表面,有粗糙的沙粒感;最後就會開始潰瘍,基底部分變硬或變厚。

2、乳腺囊性增生

發生部位:乳房。

可能誘因:卵巢內分泌的刺激等。

具體表現:乳腺小葉小導管及末端導管高度擴張形成囊腫。乳腺內腫塊常為主要症狀,可發生一側乳腺,也可發生於兩側乳腺,偶有多種表現的疼痛如隱痛、刺痛、胸背痛和上肢痛,與月經週期的關係也不密切。少數患者可有乳頭溢液,多為自發性乳頭排液。

3、多發性腺瘤樣息肉

發生部位:好發於胃腸道黏膜,在結腸內更多見。

可能誘因:多與家族遺傳有關,也受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影響。

具體表現:病變為大小不等的有蒂或無蒂的息肉狀,可多達數百、數千個。

4、慢性萎縮性胃炎

發生部位:胃部。

可能誘因:般胃部動脈硬化、血流量不足或者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具體表現: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患者會感到上腹部脹痛、脹滿、噯氣、食慾不振等表現。

5、肝硬化

發生部位:肝臟。

可能誘因:肝炎、酒精、血吸蟲病、工業毒物、膽汁淤積、循環障礙等。

具體表現:在早期時,患者無明顯症狀,到後期會出現肝功能損害或門脈高壓、多系統受累表現。有可能會出現腹痛等症狀,但幾乎無特異性,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6、宮頸重度糜爛、不典型增生

發生部位:子宮頸。

可能誘因:機械性刺激如性交,宮頸的損傷或是細菌、病毒的感染,還有化學藥物刺激等。

具體表現:主要表現為子宮頸的鱗狀上皮不正常的增生,患者可能會有白帶增多、腰骶部疼痛或會陰部墜脹的感覺。

7、交界痣

發生部位:身體各個部位。

可能誘因:反覆的摩擦、針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用藥物腐蝕及自身的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

具體表現:一般為褐色或黑色,隆起於皮膚表面,特徵是在表皮和真皮交界的地方有痣細胞。

通常無惡變可能,但是如果發現有痣在短期內突然生長變大、顏色變深,開始瘙癢或疼痛

表面潰瘍、結痂等情況出現,一定要注意是否是交界痣開始惡化,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當身體發出這些信號的時候,只是證明你的身體出現了異常。出現了這些病變並不意味著一定患癌,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我們只要在這個過程中間阻斷它,就可以阻止演變成最終最壞的那一種結果。對待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我們要做到的就是“理性應對、聽從醫囑、正確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